如果三國殺將勢力修改為「漢 魏 吳 群」會怎麼樣?

時間 2021-05-06 10:51:43

1樓:究極體布馮

劉協:那我為什麼是群?

其他人,呂布到死也是漢溫侯,袁紹也是名義上的漢大將軍冀州牧,董卓:漢相國太師,真的把蜀勢力改成漢了,這些人屬於群勢力不就很奇怪嗎?漢獻帝第乙個就不服啊。

2樓:廢物男孩

其實不衝突,因為這是勢力,不是國籍,三國的國號是魏漢吳,但是簡稱是魏蜀吳

群也不是國號,只是代表其他勢力

三國殺自己搞的細分勢力裡面也有董、袁、騰、黃、繡、蠻、晉、漢、表…這很多都不是國號就是乙個字表明勢力讓你知道他是誰家的人

畢竟劉協和劉備是兩個勢力,不能合在一起

3樓:馬家巖

多出當然可以的,sp型別的武將多出幾個增進一下玩家對歷史的了解挺好的。孫尚香有蜀有吳,關羽有魏有蜀,真的是挺周全的考慮。在蜀字後加個漢的注釋也可以,提醒大家劉備設的國號是漢。

你要把蜀改成漢我反對。北宋跟南宋不分,是因為南宋的幾乎全部都是北宋的。蜀漢不是漢,蜀漢跟漢遠遠沒有南北宋的關係親密。

劉備的大多數家業是靠這個皇叔名號得來的嗎?漢獻帝劉協又為劉備帶來多少呢?假借名號增加自己正統性合理性罷了,逢場作戲的東西還當真了?

再直接點,就問你蜀漢如果真是漢的正統傳承,劉協到了蜀地能不能取代劉備直接當上一把手,而不是傀儡皇帝?

蜀雖然有點侮辱性質,但也不算太過分。

4樓:噴子祖師禰正平

改為漢不好的是「漢」一般指劉邦建立的漢朝,那是大漢,那是強漢,可不是你這個偏居一隅的季漢能代表的,孫子和祖宗的輩分不能亂了吧?

改這個乾脆把三國殺的名字也改了,那時候可不止三國。

5樓:Cerptcte

三國殺的勢力劃分,大概是模仿了《三國志大戰》的魏蜀吳群。之後三國志大戰又加入了紫色系的漢勢力,也就是後漢到三國之間的擁漢諸侯,但這個三國殺就沒學來了,反倒是在同ip的tcg三國殺對戰卡里,加入了這個勢力,和三國志大戰一樣的定位和配色,但那個遊戲很快就涼了。

至於大地之鼠,我覺得改叫西朝也不錯,簡寫就叫西,雖然也不是什麼好說法,但可以跟這個人搭嘎

羅馬正統在西朝,奧古斯都昭烈,新朝雅政。

6樓:臻肅

個人認為修把蜀勢力修改為漢勢力是可以的,而且只需要把所有蜀勢力的武將改為漢勢力即可,其他勢力原封不動(劉協張讓等還是群勢力)。

至於為什麼劉協張讓等還是群勢力,因為這遊戲叫三國殺。

7樓:葉清秋

蜀還是漢,其關鍵就在於蜀漢政權和東漢政權的關係是什麼樣的。事實上無論劉協自願與否,東漢政權最終是通過禪讓這種合法的方式傳承給了曹魏政權。更何況對於一代梟雄劉備,漢室姓劉沒錯但這個劉必然要是他劉備的劉。

而且強行把蜀漢和東漢合為一體,勢必會帶來一下特殊人物的歸屬問題,比如劉璋劉表,一方面他們是東漢宗室,另一方面他們又擁兵自重幾乎不聽東漢政權號令,而且他們與劉備有多少有些矛盾。

現在的三國勢力,所有的主公角色都是順延的,其餘角色都是同時期主公的忠實追隨者(荀彧對曹操也是很忠心的)。而群雄勢力則是雜亂無章的人物關係,這也符合群雄這個勢力名字。

但是一旦東漢與蜀漢合併,劉協劉表劉璋以及其麾下武將的加入,勢必造成漢勢力人物關係的混亂,削弱劉備在該勢力的代表性。

所以把蜀改成漢可以,但這個漢只能是蜀漢的漢而不是東漢的漢

8樓:Acedia

其實如果一開始就這麼操作的話,其實沒有什麼問題,畢竟無非就是個習慣的事。

咱且不論武將大量sp衍生的情況,這在日後難免不成為必然趨勢,畢竟知名不知名人物都快出完了。

首先,與大眾認知不太吻合。普通人一聽三國自然反應魏蜀吳,結果三國殺離連個蜀都沒有,不免怪怪的。(多少人知道蜀本名季漢)

其次,這漢的範圍不免大了點,群的範圍也有點模糊。魏蜀吳這樣分,三邊範圍大致相似,你這劉漢一出來,那範圍好像接著就比另外兩個大了,就算把晉劃到魏裡面去,漢魏平衡,那吳也太卑微了,這一不對等感覺就怪怪的,說好三足鼎立呢?而且群怎麼定,恐怕不太好判斷到底是漢是群,還是每個分不清的都設兩個呢?

不是不可行,只是很奇怪,而且sp太多對玩家似乎不太友好。

個人拙見。以上。

9樓:黃色皮卡丘

可以改,但是牽扯的人物有點多其實,改了容易把好多年攢下來的平衡(其實也不平衡)完全打碎。

主要漢勢力這個範圍有點廣,廣義上劉協沒退位之前,都是漢,姓劉的不必說,曹家兄弟父子都是漢,孫家也是。如果按照這個定義拓展,辣麼大魏吳王孫權其實算魏。

所以我覺得沒必要改,要改不說遊戲性問題,光設定就會有一堆人各執一詞咬在一塊,比如我就會認為是無論忠奸,只要不稱帝,都是漢勢力,所以算來算去可能只有張角和袁術和他們的部下不是漢勢力。

老曹和老劉包括老孫,從生到死都是漢臣。那麼魏蜀吳突然少了仨扛把子,那麼他的部下,只要死在他們前面的,比如祖茂,二哥三弟,還有典韋這些,都是漢了。

還有一些為漢做事的,比如貂蟬呂布,賈詡曹節,等等等等,都是漢,

總結一句,會很亂,會有很多人參與進來撕,沒必要。

不過想想很刺激倒是真的

10樓:

我看了好半天才明白這個分法跟現行版有什麼不同,原來是把蜀漢和東漢合併了……

個人認為會帶來不小的問題……

首先,通常來講,大家認為的三國開始點,應當是黃巾之亂,也有認為應該是桃園結義的……然而這不管是哪個點,原則上,這個時間是東漢末年,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大家都是漢……哪怕曹操,這時候也是漢臣……

然後,三國明確成立,那要等到曹丕、劉備、孫權都稱帝,否則大家一直是漢將,包括曹操在內(曹操活著的時候並沒稱帝)……而這段時間很長,有很多沒來得及對某一勢力表過忠心的人死了……曹操就不說了,袁紹也是啊……最極端的,董卓和呂布都是漢臣,你要說這倆算群雄,大家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但是如果他倆跟劉備乙個勢力,你要是劉備你怎麼想?而且孫堅咋辦?這可是一輩子也沒想背叛漢朝的啊……

再次,很多搖擺人怎麼處理呢?比如……荀彧?……他到底是忠於曹操還是忠於心中的漢朝?……

這麼分問題不小的……

11樓:若兮姑娘

瀉藥,我也不懂什麼,強行回答一波。

首先,三國殺不是根據三國正史改編的遊戲,而是三國演義,否則周瑜死的時候也不會說既生瑜何生亮,但問題是,看過三國演義(央視版)都知道,劉備稱自己也是漢,而不是蜀。

劉備的政權叫做漢,為了和東漢區別,後人叫做蜀漢,如果劉備的漢和東漢完全沒有關係的話,完全可以把所有的蜀將改成漢,其他的不動就行了,這是最好的方法。

但問題是,劉備的蜀漢和東漢並不是沒有關係,劉備作為東漢劉家人,其實他是想一心復興漢室的,這樣的話,劉協,伏皇后這些人又要歸到漢裡面。

如果你們非說曹丕登位之前死的人都算漢的話,那基本上大部分三國知名人物都算漢人了(羅貫中沒有把筆墨花在三國後期,基本上知名人物都是三國前中期的人物)。

至於晉國,人數可能有點少沒有必要單獨劃出來。

不過,這倒可以作為涼企騙氪的手段,例如,我完全沒有必要把司馬懿改成晉國,我完全可以出乙個SP司馬懿(晉司馬懿),乙個全新的武將來賺錢。

12樓:E·C

扯犢子。

漢:曹操劉備孫堅孫策

聽起來就扯淡。

蜀漢與兩漢無關。

政權合法性就有問題。

你說呀魏篡權,實際上流程沒什麼問題禪讓嘛,山陽公嘛問題不大。

三國殺勢力分配基本沒啥問題

漢成為勢力,那劉協禪讓曹丕之前,全他媽的都是漢臣,怎麼打,國戰不要玩了,4個漢打4野心家咯?

13樓:

此劉非彼劉,此漢非彼漢

人家《三國志》以魏蜀吳定分,稱蜀不稱漢,也是為了彰顯正統。

《後漢書》裡,雖然把曹操貶作奸賊,但也沒有說劉備就是正統。"秋七月庚子,劉備自稱漢中王",在《後漢書》記載裡,劉備連王位都不合法,更遑論帝位?而《三國志》裡,劉備稱王還是給漢帝上過錶文的。

那麼,關於漢末三國最有最重要的兩部史書都沒承認蜀漢是正統,憑什麼要把蜀漢改稱漢?

難不成,我匈奴偉男子劉淵也該是大漢正統皇帝?

14樓:非衣二公子

還是蜀吧。

三國殺不是乙個真實的歷史,而是乙個遊戲,遊戲面對的一定是廣大群體,對於歷史名稱沒那麼多在乎,所以一看就能明白怎麼回事是最好的。

如果把蜀替換成漢,那麼漢獻帝劉協為什麼是「群」?因為「群」的本質是兩類人,乙個是漢朝皇帝和忠於漢朝的臣子,另乙個是本來想單幹但是沒起來的諸侯(比如說袁紹,劉表)。

《三國演義》裡有乙個特別著名的章節叫「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實際上你要是懂歷史名詞就知道這個時候的各地刺史不能叫諸侯,因為諸侯是封國國君,他們只是各地刺史,但是你一管他們叫諸侯,他們是什麼性質,東漢末年是什麼局勢,就都清楚了。

15樓:金生水起鷹

如果按所謂歷史的「嚴謹」去計算的話,公元220年後算「三國」而之前算「漢」,那麼:

曹操是漢,

荀彧是漢,

郭嘉是漢

周瑜是漢,

魯肅是漢,

龐統是漢

所以就要根據人物效忠的物件及其日後的國家來分配。

關於是蜀是漢,已經有很多專業回答了,我自己不了解,不瞎猜。

我個人覺得,歷史上約定俗成的稱呼,不必要強行更改,因為「蜀」實在用得太多了……否則朝代歌不成了:

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漢(蜀)吳,兩晉前後延。

聽著都難受。。。

16樓:常昕

不怎麼樣。

伯仲叔季顯惠雅幼,西漢為伯,東漢為仲,魏漢為叔,蜀漢為季,吳漢為顯,晉漢一統後有晉惠帝。

司馬八達,終於圓回來了。

三國打從此改名叫漢打,你們覺得呢?

17樓:涯LL

你可以去玩英雄殺,完美解決。

是不是要把所有勢力都細分呢?

為什麼三國時期叫三國呢?怎麼不叫16國八十國。

遊戲叫《三國殺》不是《漢末英雄殺》

魏 ,蜀 ,吳 ,三國

在此期間不屬於此三國勢力的統歸為群

至於漢獻帝——劉協,他在魏王手裡的人呢

怎麼不出個魏劉協?搞笑嗎?

人家主題是三國不是東漢

要論,曹操沒死之前都是漢臣包括董卓

拋開張角袁術這些跳反的,是不是給現在所有已有的在出乙個漢版本?

18樓:銅汞銀鉑金s

魏蜀吳群再加個晉可行。

就是這個王基要重新配音了哈哈哈哈。

你說我乙個晉朝人怎麼就成魏中國人了呢

天下之勢,必歸大晉,可恨,未能得見啊哈哈哈哈

19樓:十方見正

我覺得不太行,有點矯枉過正了。

三國殺畢竟是面向全民大眾的遊戲,該俗的地方得俗,不能太認真。在很多普通大眾的認知和三國演義裡,三國就是蜀魏吳,其他的都無所謂(是雜魚)。而且三國殺的設計絕大部分是根據三國演義來的,我覺得這裡就直接俗一些好,蜀魏吳,然後三國之外的統稱群雄,就可以了,大家都能理解,快樂打牌就行。

(我覺得群雄並不是乙個勢力,就純屬是蜀魏吳武將之外的武將沒地方放,統稱個群,畢竟群雄裡面單拿任何乙個勢力出來人數都不怎麼夠)

統稱漢,體系太複雜,不去深究那段歷史只看演義的玩家並不一定能理解,而且武將的分撥也不好搞。

不過我覺得如果在蜀魏吳群的基礎上加乙個漢勢力,如果設計合理也是可行的(我總覺得漢勢力人不夠多),或者我覺得可以加乙個漢武將擴充套件包,比較簡單粗暴有效。

好吧問的是改了會怎麼樣。

如果一開始出就是這樣,我覺得影響不大。

但是如果真的改了,粗略來說,兩種情況。

不考慮涼企的神仙操作,單純改動勢力分配和名稱,不太影響除國戰之外的模式,我覺得就還可以接受,畢竟只是換了名稱,不影響遊戲體驗。但是國戰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問題了。

考慮涼企的神仙操作,比如改動勢力後原有特殊武將不能保留之類的,那就不談了。

將三國殺規則修改如下會好玩嗎?

瘋四爺 本質問題沒解決。當前機制核心的根本是反賊4打3,內奸看戲或者淪為打工仔。雖然加強了內奸,但內奸死亡收益反而會促使強勢忠強殺內奸換爆發擊殺反賊。實質上內奸依然毫無體驗甚至被削弱。主公更是因為和內奸必須雙死才導致局面主公的重要性直線下降,甚至於強勢忠可以賣主保內玩養豬政策。反賊本質沒變,無非只是...

如果將《三國殺》中武將孫策的技能做以下修改,能否改變他被黑的現狀?

仲影 感覺強度只提高了一點兒 其實,孫策被黑之根本原因不在其強度。當年出孫策時,一群人吹他強。剛上線時人們也不懂得克制孫策的方法,經常送覺醒。所以人們就覺得孫策強。後來,人們漸漸找出了打擊 克制,甚至 戲弄 孫策所方法和訣竅,孫策也就變成了 孫笨笨 孫策不是弱,而是沒有達到人們期望中的強! 煙柳畫橋...

2023年了,三國殺陰間將頻出,那麼如果三國殺現在所有武將都加強到陰間將的水平,是不是另類平衡了

曙天 不是的。三國殺被人詬病的大多是遊戲體驗問題。假設你主公選劉焉,開局刷到丈八,你擁有了清場的能力,那不管二三四五六七八號位選什麼,就算禰衡留讚神甘大寶一堆陰間將扎堆,那他們連動都動不了遊戲就結束了,這樣的場面會隨著陰間將的增加而越來越多。平衡也會越來越差。 楊宗昊 這是標準包的曹操 奸雄 當你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