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有可能取益州嗎?

時間 2021-05-06 08:47:02

1樓:大師兄peter lee

高中有篇課文《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泛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若捨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睏,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正所謂: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以東吳上下一貫的行事風格,越過劉大耳去打益州是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就算劉大耳剁根手指頭賭咒發誓不搗亂他們會信嗎?假途滅虢這種事才是他們的風格。

關鍵點並不在於攻打益州的是週大都督還是那個誰,關鍵點要看東吳的話事人是誰,話事人沒變,行事風格就不會變。

另:《三國志先主傳》

權遣使雲欲共取蜀,或以為宜報聽許,吳終不能越荊有蜀,蜀地可為己有。荊州主簿殷觀進曰「若為吳先驅,進未能克蜀,退為吳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讚其伐蜀,而自說新據諸郡,未可興動,吳必不敢越我而獨取蜀。

如此進退之計,可以收吳、蜀之利」先主從之,權果輟計。

就算孫權拿了荊州,劉備新據諸郡,未敢興動,孫吳更不敢。孫堅從長沙太守任上介入漢末亂局,但是一路上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乙個遍,殺了荊州刺史,又和新刺史劉表幹架,實在江夏太守黃祖手裡。孫權又為父報仇殺了黃祖。

都是血海深仇。等東吳安定好荊州,有十個益州也都投降曹丞相了。

再另,東吳捉急的不是野戰能力,最捉急的是攻城能力啊。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及鍾會、鄧艾死,百城無主,吳又使步協西征,(羅)憲大破其軍。孫休怒,又遣陸抗助協。憲距守經年,救援不至,城中疾疫太半。

或勸南出牂柯,北奔上庸,可以保全。憲曰:"夫為人主,百姓所仰,既不能存,急而棄之,君子不為也。

畢命於此矣。"會荊州刺史胡烈等救之,抗退。

這可是陸抗啊,很差麼?「距守經年」,夠益州幹很多事了,也夠荊州發生很多事了,也夠濡須口發生很多事了。

2樓:好好幹

取不了。

權不聽,遣孫瑜率水軍住夏口。備不聽軍過,謂瑜曰:「汝欲取蜀,吾當被發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使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孱陵。權知備意,因召瑜還。

3樓:行走的荷爾蒙

沒可能因為歷史上周瑜真的計畫了打蜀地,劉備也真的同意了讓路結果計畫了半年,周瑜覺得就靠東吳自己打蜀地不靠譜,改為讓劉備援助一起打

被劉備拒絕了

計畫中斷

4樓:葉落長安

當然有可能。第乙個機會:曹操南下,劉備打赤壁之戰的時候,直接背後打劉備,就可以入蜀。第二在劉備去見孫權的時候直接軟禁,然後吃了劉備集團。也可以入蜀。

5樓:

不可能。

第一,孫權不放權。赤壁那麼重要的戰役孫權都不給足兵力,何況西征需要耗費的兵力,更是不會少於赤壁。

第二,劉備不幫忙。劉備本人想獨佔益州,很難和周瑜達成一致。而在地理位置上,劉備當時的地盤夾在孫吳和益州中間,是周瑜進攻的必經之路。

進攻益州補給線過長,如果久攻不下,需要靠劉備提供補給。劉備不出力,單靠周瑜必定難以成事。

第三,東吳的陸戰能力堪憂,這點在東吳集團歷次戰役中被屢屢驗證。周瑜進攻以險著稱的益州,就是在用自己的短處攻打別人的長處,如果沒有奇謀外加對面犯了大的失誤,幾乎不可能順利拿下。

所以,周瑜的提出的西征計畫,未必是真的想吃下益州。很有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趁機吃掉劉備,或者為日後背盟找個好藉口。

可惜公瑾去世早,他真正的戰略目標隨著他的離開一併消失,後人也永遠沒法理解了

6樓:天公地道

三國志不是把過程結果說的很清楚?

為什麼後人還要妄自猜測,不是吹周瑜的就是黑東吳攻城能力的?

【權遣使雲欲共取蜀,或以為宜報聽許,吳終不能越荊有蜀,蜀地可為己有。荊州主簿殷觀進曰:「若為吳先驅,進未能克蜀,退為吳所乘,即事去矣。

今但可然讚其伐蜀,而自說新據諸郡,未可興動,吳必不敢越我而獨取蜀。如此進退之計,可以收吳、蜀之利。」先主從之,權果輟計。

道理已經非常清楚了,劉備不是不給東吳打蜀地,劉備把打蜀地的路都讓開了,可是問題卻出在吳必不敢越我而獨取蜀。可是,為什麼你不在制定計畫的時候就把盟友考慮進去,而是要在計畫制定下來完成不了的時候才想到盟友?

7樓:華飛羽

有,只是更可能被射死!

益州除了劉備和曹操估計誰都不好打!

曹老闆不用多說,劉璋本來就想投了!

劉備那是人望,但即便在有內應的情況下還打了好幾年!

東吳除了孫堅有擅長攻城戰的人嗎?

8樓:鷺島笑笑生

周公瑾雄才偉略天下奇才,有開疆拓土之能耐。至於後繼的魯肅,呂蒙,陸遜諸公只有守成之才。周公瑾歷史地位奇高,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江東有可能逆襲成功開創帝業的有小霸王孫伯符和周公瑾。孫周兩人更像是合夥人。當時袁術勢大之時,知道周公瑾賢才,使人延攬,周公瑾深知袁公路平庸之輩,非天下雄主並未理會,而偏偏非常欣賞孫伯符。

孫伯符也非常欣賞周公瑾,每有戰功,給周公瑾的賞賜遠遠超過眾將,這就是英雄相惜,默契神會。

初平元年(190年),孫堅兵討董卓時,他家人住在壽春,當時孫堅長子孫策在江淮一帶很有名氣。周瑜慕名前去拜訪,勸孫策帶母親弟弟移居廬江舒縣,孫策聽從了他的意見。周瑜讓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孫家居住,且登堂拜見孫策的母親,兩家交好。

之後周公瑾跟隨孫伯符開啟了平定江東之戰。孫伯符被刺殺而亡之後,周公瑾盡心盡力輔佐少主孫權。以至於在孫權登基後說,沒有周公瑾就沒有我的帝位啊。

這句話一點也不過分。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在建安七年(202年),下書責令孫權送人質到曹操這裡。周公瑾勸說孫權不要質子,以免受制於人,而應環抱宇內,開疆拓土,以成帝業,而非拱手稱臣,自甘人下。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天,曹操率軍南侵,占領荊州,曹操向孫權進逼。大軍壓境之際,孫權本意與曹操一戰,向下詢問計策。然而孫權的大臣們出現了主和、主戰兩派。

重臣謀士張昭和秦松更是支援投降曹操。於是魯肅勸孫權招回在鄱陽的周瑜。

周瑜回到孫權身邊,向孫權分析曹操與孫權兩軍的勝敗關鍵。一,曹軍勞師遠徵,我方以逸待勞,二,天寒地凍,馬缺少草料,三,曹軍號稱八十萬,實際只有十五六萬,其中新降荊州兵七八萬並未真心歸附曹操,其戰鬥力並不強。聽完周公瑾的真知灼見,有理有據的分析後,孫權才下定決心與曹操決一死戰!

後來周公瑾意圖西伐益州,卻死在征戰途中巴丘。真是天不假壽,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假設令周瑜延壽,周瑜的成就將會更大。天下皆知,孔明未出茅廬便已知天下三分,並給劉備獻策「隆中對」,孰不知周公瑾亦有划江而治的二分天下之計。按照周公瑾之計,以江東之基,擁荊州之沃野,進取益州,西通略巴蜀,友盟馬超,韓遂關西軍閥,北通鮮卑異族,從西北方威逼曹軍,並從江東,荊南,西蜀起三路大軍,可逐鹿中原。

這個計策如果成型將成為曹操統一天下的心腹大患。這也就是為什麼曹操會非常忌憚周瑜,而派周瑜的同窗好友蔣幹來勸說周瑜歸降。

周公瑾此構想非常偉大,然而其夢想隨著他的英年早逝而永沉歷史塵埃。假使周公瑾延壽,以其雄才偉略,必有定鼎中原之資。

其他數字貨幣有可能取代位元幣嗎?

阿根 數字貨幣是人類科技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人類社會生活的每一類產品,都會在人類科技發展過程中不斷更新換代。如象代步工具,最初是騎馬,之後馬拉車,再後是蒸氣機車 以至於現在是飛機,火車,輪船,汽車等。同樣貨幣亦是如此,總之是技術催生新產品,同時社會和人們的潛在需要又會促使科技的創新!位元幣...

Rust 可能取代 C 語言嗎?

WayneYang 雖然Rust在不使用unsafe語句塊的情況下無法寫出一些東西,比如雙向鍊錶結構。但是它附加了unsafe語句塊特性,使得它具備c語言的能力。原回答 JayKay x 自古以來多少語言都自稱或者被稱能乾掉C語言,然而,不好意思,C甚至C 都依然活得好好的 看這標題就想到 我就喜歡...

2020考研複試可能取消嗎?

研咖學長 儘管最近 取消複試 的呼聲很高,但學長堅定的認為,那怕靈活變通,因城分校施策,調整複試形式,也不可能取消複試,具體分析如下 一 取消複試絕無可能!考生諮詢複試是否取消?西安交通大學研招辦 估計不可能 2.複試本身的意義重大,近年來,各高校初複試分數佔比越來越平分天下,多所學校甚至五五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