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學說人要保持攻擊性,不然會轉化為對自己的攻擊。東方哲學講究慈悲心。這兩者矛盾嗎?

時間 2021-06-25 08:29:01

1樓:

不矛盾,慈悲心就是將外部矛盾轉化為內部心理矛盾,再用慈悲心化解。

當然也可以用慈悲心化解外部矛盾,勸惡人從良。

如果你受到了攻擊,既可以反擊,也可以選擇原諒對方。

二者並無區別。

主要在於你反擊的能力和慈悲心的平衡。這要視具體情況而變。

2樓:935a

果樹修剪有一條原則,叫強枝弱剪,弱枝強剪,辯證思想。生長勢強的枝條如果你猛的在根兒上來一剪子,剪得短短的,它第二年會竄出來一條更強的枝子,光長枝葉不開花結果,白剪了。如果強枝條在枝頭上輕輕剪一點兒,第二年整個強樹枝會弱下來有利於開花結果。

相反,弱枝條兒你狠狠的剪它!它造不了反,第二年再發出來的枝條會更強壯,也是為了更多的開花結果。

所以,人可能也一樣,果樹修剪講因樹修剪隨枝作形,人應該也講因人而異。白人精力旺盛,得留下一點兒釋放渠道,而我們東方人性情偏弱,以增強信心為主,因地制宜。

3樓:娑婆

不知道哪個心理學家說人要有攻擊性。

這說明東西方文化的境界不一樣,西方文化在停留在動物性心理的研究上,東方文化則崇尚聖賢之道,它是由孔夫子,老莊,王陽明這樣的聖哲創造的,所以中國的文化是一種貴族階層士大夫階層的高階文化,為的是謀身治國齊天下,門檻很高!

這兩種文化的適用環境是不一樣的,當然要論適用性的話,肯定西方心理學更容易讀懂並進行應用。

你喜歡哪種文化,要根據你自己的境界和追求而論。

4樓:caoren1a

心理學沒有說人要保持攻擊性,而是說人有攻擊性,而攻擊性要有乙個物件,如果這個物件不對外就會對自己。講慈悲並不否認人有攻擊性,恰恰因為人的攻擊性有不可控制的危險,所以要慈悲來化解這風險。

心理學說根據人所繪畫的內容可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動,那麼請來分析一下圖。?

心理學知識學習者 這個你不說年齡和性別就不是很準 但是我很喜歡做分析,分析之前先和你說個前提,任何人在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的都有創傷,所以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問題 好話術結束開始分析!一切前提是自己畫的,不是抄的 1 從整體來看這是乙個包圍模式的圖形,一般這樣的圖形是和安全感相關 2...

心理學考研是否要二戰?

你最開始考研的初衷是什麼呢,如果你不二戰,以後會不會還有考研的打算。如果你的內心是想考的,建議你二戰,因為以後考研阻力會更大。複試被刷,並不代表你不優秀,可能是你準備的不全面,或者你不了解複試老師看重的是什麼。如果再考的話,今年還是全身心的努力,選擇好學校,複試的時候今年格外注意,或者現在有精力的話...

心理學考研,專碩要參加統考嗎?

子諾 學碩VS.專碩?首先要明確,312統考是指想要考學碩的同學。學碩除了312統考 同樣是統考,有些學校給的分數低,比如上海 北京的一些學校 就是一些大咖學校的自命題考試了。其次,目前的應用心理專碩全部為自命題考試,考某個學校,一定要去官網或者機構或者師哥師姐那裡蒐集資訊,得到靠譜的複習方法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