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會研究人的噩夢嗎,為什麼?

時間 2021-06-18 00:10:51

1樓:辰輝

精神分析學派把「夢」當成重要的研究物件。因為夢是人類潛意識的體現。潛意識中,藏著很多被塵封的秘密。

人類發展要經過幾個時期:

一、前語言期

語言形成之前的乙個階段,大體上就是胎兒階段。在這個階段,人類擁有的更多的是原始的感覺、直覺、以及未被理性、理解力、結構化思維構建的慾望。

二、映象階段

人類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開始構建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為了更好地適應,有些原始的感官體驗被啟用、有些被遺忘,壓抑在潛意識的大熔爐裡。

我們與世界互動的頻率越高,內化的東西就越多。漸漸地,我們衝動的慾望和環境就找到了妥協點,逐漸地構建了自我。

比如,愛哭泣的孩子開始通過表現得像個乖寶Bora取得父母的愛,這個時候,為了達到內外的統一。一定要壓制一些原始的慾望。被壓抑的東西進入潛意識,被遺忘,卻不曾消失。

它們會通過夢境、身體反應、心理狀態等各種方式表現出來,塑造了我們的性格乃至人生。

夢境,恰是我們理解潛意識的一種方式。

為什麼心理學家還會得心理疾病?

tctcoffee 問題的描述其實是有差異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個人認為心理學家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還是很低,但心理學家依然會有心理問題。順著為什麼心理學家會有心理問題來說,首先心理學也是人,人會有的狀態,他們也會有,比如,嗯,心理學家也會親自上廁所,也會打噴嚏,也會生病,也會有心理...

心理學家可以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嗎?

我不要想大象,我不要想大象,我不要想大象.最後總會陷入這種狀態。就好像,當處在單相思的狀態時,我對自己說,忘掉這個女孩兒,你的痛苦都會煙消雲散。當衝突發生時,即使行動上可以強迫自己做出選擇,內心的真正放下是很難的。在這裡我們遭遇了乙個原始問題 人到底是否對自己的思維享有自主權。所以總有一些問題是無解...

有哪些介紹心理學家的書?

鹽選推薦 向你推薦 絕非偶然 這本書。1924 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出版了 社會心理學 一書,標誌著社會心理學正式成為一門科學。在將近百年的學科發展歷程中,無數大師湧現,比如社會心理學之父奧爾波特 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勒溫 社會心理學教皇費Stinger。還有一些大家更為熟悉的知名學者,比如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