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總是想的太多?

時間 2021-06-15 02:16:49

1樓:問心淺笑

我有乙個朋友,時不時就會蹦出來對我說很多他的想法,在我看來,有的想法很不錯,完全可以去嘗試一下。

但在我鼓勵他對嘗試的時候,他卻總是會說:「可是我覺得,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想明白。」

如此,便沒有了下文,周而復始。我總是笑他:「你不要想了,去做吧!」

他也知道自己的問題,總是想太多,卻不行動。卻總是不知道如何解決。

我也很憂心,想要幫他改變這種情況,但我們都不知道應該如何改變。

知道看到《思維病》中,看到了這麼一段話:

「我們之所以會想得太多,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我們一心希望得到充足的資源。此外正規教育強調的是確定性和可靠性,在學習後再進行測試。」

相信也有很多人,和我的朋友一樣,在做一件事之前,總是想太多。

其實,這還和我們的思維有關係,《思維病》的作者馬修.E.梅在書中講述了這三個原因:

1、追求掌控感

事情失控,是一種很差的體驗。

為了避免事情會朝我們無法控制的方向發展,我們會想很多。

就如《思維病》一書中所描述的,擁有分析意識是乙個好的起點。

但是很多人卻會分析出過多的問題,讓自己陷入還沒有做便恐慌的局面。

2、痴迷於計畫

在做一件事之前做出計畫,這是大家一直以來所崇尚的方法。所謂「不打無準備的杖」。

喬然而治.巴頓將軍卻說:「沒有任何作戰計畫在敵人遭遇之後還有效。」

的確如此,很多時候,計畫不如變化,計畫再好,也趕不上變化。

在《思維病》中,作者告訴我們,痴迷於計畫,一部分是因為我們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對資源的追求引起的。

因為資源越多,安全感越足。

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因為我們需要有把握,這樣,我們會覺得自己有了遠離風險的保障。

事實上,計畫並不能保障我們的安全感,相反,因為我們做了足夠的計畫,會降低警惕性,從而迎來更多的風險。

當然,這並不是說計畫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凡事都有度,過度計畫則會讓我們想太多,從而失去做事的動力和先機。

3、想要保持正確

在《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給妹妹五萬塊錢,讓羅子群去做點小生意。

羅子君的第一反應,便是失敗了怎麼辦。

很多人會想太多,在潛意識裡,就是具有這種失敗思維,不管什麼事,第一反應便是失敗了怎麼辦。

也因為這樣的想法,很多事情失去了開始的機會。

想要保持正確性,和我們所受到的教育也是有關係的。

從一開始,我們學習走路、吃飯都會經歷失敗,但也被一次又一次教導正確性。

於是在長大後,做事之前,我們也會想要保持正確性。

那這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慣性,我們還能改變嗎?

《思維病》的作者提出了這樣乙個方法:進行測試假設的試驗。

作者在書中給出了乙個試驗設計的模板,分別列出我們在「想太多」過程中,想到的那些令人擔心的事,並搞清楚為什麼會那麼擔心。

然後明白為了改變這些擔心的因素,我們必須學習什麼,這樣就會把想法落實到行動中去改變,而不是只停留在「想太多」中。

然後進行試驗。

試驗進行得越多,難度就會越低,而難度越低,就會把試驗進行得更多。

這就會進入乙個良性迴圈。

《思維病》的作者是乙個思維教練,有數萬人參加過他的思維培訓課程,並因此收益。

所以,《思維病》中所涉獵的方法,均是可以操作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我們的思維慣性問題。

作者還在這本書中,列舉了邊框思維、整合思維,自我疏離等思維方式,這些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問題時,我們大腦中存在的下意識的反應,都被作者稱為是「思維病」。

這會讓我們的思考方向朝不正確的方向走去。

就如想太多這種情況,當我們想越多,越會覺得問題過於複雜,且不知道如何去解決。

而有的人還把這種思維當作是「成功思維」,因為想得多,才考慮的全面。

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我們想得多,卻並沒有想到點子上。

用試驗,可以讓我們一步步解決問題,分清設想中的真假,進而解決事情。

你學會了嗎

總是想的太多 敏感怎麼辦?

異類 你的介紹比較片面我就大概說幾句,可能是因為外界因素,因為自身不完美的地方讓別人會對你有異樣的眼光,可能還會有評價 玩笑等等,這也會對你自身造成影響,慢慢不太自信有些不自然等等,也會對自己有困惑有迷茫等等,時間一長想的就會很多也會敏感 我在知乎上認識了乙個人也是想的多很敏感,大概就是這些情況產生...

為什麼我總是開心不起來 為什麼我總是想那麼多 為什麼我沒有真心朋友 ?

1 開心不起來那就讓自己做些開心的事看綜藝看笑話和樂觀的人多接觸會好一些 2 我也總是想很多所以對於第二個問題我自己也在慢慢摸索目前的辦法就是樂觀一些至少讓自己想的正面多一些 3 真心朋友。真心大概是這世上最難得的東西。強求不得。你如果真的想擁有不妨先把自己當做別人的真心朋友真心須得以真心換之。你既...

為什麼別人總是想教育我?

一念之間 這種朋友是不是過於熱心,再就是當你說一些傷心的需要解決辦法的煩惱的時候。作為朋友,除了說其實很多人都這樣,包括我也這樣 或者建議你怎麼做,只是言辭不當吧 或者帶你出來玩吃,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嗎 讓光照進來 有時候別人總來教育我們,有可能是我們向別人呈現了一種 我需要被教育 的狀態。當我們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