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滅嗔恨心?

時間 2021-06-07 19:01:07

1樓:信願持名

大安法師:嗔恨心起來了,要這樣對治

瞋恨心重的人可以修慈悲觀對治,把一切眾生都看作自己的父母師長、六親眷屬,並且要觀照清楚。你要思惟瞋恨這一煩惱的後果很嚴重,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恨心一上來,就會障蔽菩提道和慈悲心,不能善解人意;並且隨著瞋恨心的發作,殘忍、嫉妒都能夠隨之而來,所以一定要制控住瞋恨心。

你為什麼會瞋恨?可能是別人不聽你的話,或罵你了,或無緣無故給你難堪,你就覺得忍受不了。

瞋恨心重的人要學習般若空慧。別人罵你、打你,作還債想、消業想,生歡喜心。為什麼他偏偏罵我不罵其他人呢?

想必是多生多劫以來我曾經罵過他。他要打我一拳,肯定我往昔也曾打過他。如果人家罵你一句,你要還他三句;人家踢你一腳,你要還他三拳,傷害他人的同時當然傷害自己,因為自他不二,眾生一體。

所以你假如能夠忍辱,對方就會覺得不好意思,就會想到跟你賠禮道歉。

瞋恨心重的人要多念佛,求阿彌陀佛加持護佑。當遇緣對境,煩惱起現行,無法自控時,趕緊懇切稱念阿彌陀佛聖號, 祈請阿彌陀佛救護你,離開瞋恨的境界。阿彌陀佛所放佛光中有歡喜光,可以對治我們的瞋恨煩惱,令我們剛強難化的身心能調柔,進而達到香光莊嚴。

2樓:

就像消除黑暗要Sunny一樣,就像消除無明要知識一樣,滅嗔心用慈愛心,就像母親慈愛小孩是不會生氣的。滅仇恨,敵意心用悲憫心,就像同情小朋友是不可能加害於他的。所以慈悲喜捨都有其用途。

慈心,慈愛,無嗔。可以熄滅嗔。

悲心,悲憫,無恨。可以熄滅敵意與加害。

喜心,喜悅,無嫉羨。可以熄滅嫉妒與不喜歡他人好,不願意別人超過自己。

捨心,無貪,可以熄滅一切貪愛,涅槃。

在生活中意識到自己被嗔怒,仇恨,嫉妒,貪愛心囚困時可以用慈悲喜捨解脫。

以心遍察一切的方向,

不見有比自己的可愛;

他人都是愛他自己的,

愛自己的不要害他人。

對於忿者即還之以忿者,

他的惡尤過於那忿的人;

對於忿者而不還以忿者,

他能戰勝那難勝的戰爭。

如果是仇敵給予你自身的苦惱,

為什麼非他力你要自心受苦呢?

既然離了悲顏哭泣的恩深骨肉,

為什麼不捨有大害的忿怒仇敵?

斷絕你所護持諸戒之根的忿怒,

你愛它!誰個像你這樣的愚昧?

你忿怒別個造卑劣的業,

為什麼自己要這樣做呢?

要你生瞋,別人對你作諸不快的事情,

難道你偏要生瞋而滿足他人的快意?

你忿怒別個,不知道他有苦沒有苦,

但你自己此刻已受忿怒苦惱的滋味。

如果敵人的忿怒是增長不利的惡道,

為什麼你也忿怒而跟著他們去學習?

敵人是因你而作不愛的瞋,

你應該斷瞋,為什麼不必要的惱亂?

使你不快的五蘊之法是剎那的,

他們已滅去,現在你對誰個忿?

這裡並無那個令你苦惱的人,

你自己是苦因,為什麼忿怒他人。

「慈」以維持有情的利益行相為相。

取來有情的利益為味/作用。

惱害的調伏為現起/現狀。

見有情的可愛為足處/近因。

瞋恚的止息為慈的成就

產生愛著為慈的失敗。

「悲」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為相,

不堪忍他人之苦為味,

不害為現起

見為苦所迫者的無所依怙為足處,

害的止息為悲的成就

生憂則為悲者失敗。

「喜」──以喜悅為相,

無嫉為味

不樂的破壞為現起,

見有情的成功為足處,

不樂的止息是喜的成就

發生世俗的笑則為它的失敗。

舍──對有情而維持其中立的態度為相,以平等而視有情為味。

瞋恨與愛著的止息為現起。

諸有情的業為自己的所有,他們隨業力而成幸福,或解脫痛苦,或既得的成功而不退失」──如是見業為所有為足處,瞋恚與愛著的止息是它的成就。

發生了世俗的無智的舍是它的失敗。

獲得毗缽舍那之樂及有的成就為此等四無量心的共同目的;破除瞋恚等為四無量心的各別的目的。

即破除瞋恚為慈的目的,其餘的悲喜捨以破除害、不樂及貪為目的

慈為多瞋恚者的清淨之道,瞋恚的出離,即慈心解脫

悲為多害者的清淨之道,害的出離,即悲心解脫。

喜為多不樂者的清淨之道,不樂的出離,即喜心解脫。

舍為多貪者的清淨之道,貪的出離,即捨心解脫。

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

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3樓:獨梟SSS

持戒生定,遵守戒律自然會生定力,有定力自然會生智慧型,有智慧型自然就滅貪嗔痴!

舉個例子,你遵守一輩子不做壞事,那麼你自然也不會因為做了虧心事睡不著,自然不會去想怎樣做壞事,因為你從來就沒想過要做壞事,你能遵守就是智慧型的體現了。其實佛學非常顯淺,千萬別讓文字蒙蔽了。

4樓:海闊天空

當見證到無我的時候,或者你覺得嗔恨其實沒有意義的時候。

見證無我要阿羅漢、闢支佛或者八地菩薩。

重點說一說嗔恨有沒有意義。如果您信佛並且想修行那麼嗔恨就沒有意義。為什麼呢?

因為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如果您對事物懷有恨意,那麼最終受報的還是自己。嗔恨只不過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和障礙,所以嗔恨改變不了事情,只會讓事情更糟糕。如果您是修行人想要解脫,那麼明白這個道理也就放下了。

阿羅漢證入涅槃後才不會受報。還有有的人認為出了三界的菩薩就不會受報了,這是錯的。就算在淨土修行,還是有因果業力。

5樓:妙法蓮華

說六波羅蜜,及諸神通事: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般若」。這「六度」是菩薩所行之道,概括了無量的法門,這是採取對治法來幫助我們去除種種煩惱習氣。

一者,布施。從整個修行來講,「六度」是次第圓融。整個的佛法的修行可以歸納為乙個「布施」。

布施就舍呀!「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全部舍全部得,捨光了成佛。捨財得財,舍口福,得健康長壽。

有句話叫「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啊!舍愚痴得智慧型,就看會不會用心。

二者,持戒。持小戒,能得人身安全。不殺生,得健康長壽之報。

不傷害別人,就不會有人來算計你。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沾光,沒有人會吃虧上當。那麼我們持了心戒,知道萬法皆是「我」,你當下成菩薩。

三者,忍辱。世間凡夫能夠修忍辱,他也能成就一定的事業。後漢劉秀修忍辱心,成就一代帝王事業。

能忍者自安。如果修大忍,修無生法忍,你成佛了。你知道一切都是你,你跟誰忍啊?

你忍誰呀?用忍辱來對治嗔恨心,以布施對治貪心,以持戒來對治毀壞。

四者,精進。以精進對治懈怠。外道的精進也能得人天福報。

『如來藏』心地法門乃是最大的精進。精就精在萬法歸一。所以在《法華經》佛講啊:

受持《妙法蓮華經》一偈一句,生一念歡喜心,蒙佛授記。稱讚一句《法華經》即為供養一切佛,這就是精進。我們果真把這個道理搞明白呀,你會拍案稱絕啊!

佛出世間就是幫助我們開智慧型,做事修行不是去傻呆呆地盲修瞎練,你白吃苦。不管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講究用智慧型。

五者,禪定。以禪定來對治惱亂。凡事「三思而行」,不至於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現在有些人講什麼「點式思維、線式思維、面式思維、立體思維」,這都是凡夫的心態。沒有禪定功夫的人他只懂得「點式思維」,就事論事。他有時要麼就忍不下一口氣,往往把事情辦得很糟糕;稍微有點理智的人他會瞻前顧後,他想想過去、再看看未來,叫「線式思維」;智慧型再深一點呢,他知道左顧右盼,這就形成「面式思維」,會涉及多少人、多少面;智慧型再深一點呢,他從長寬高全方位地考慮,面面俱到,不是哪一方面,而是方方面面,就看你會不會權衡利弊,這就是「禪定」。

那麼這裡『如來藏』心地法門是「如來禪」,無量法界包含其中。海陸空、十方法界有情無情,哪一法不是我?這是「法華三昧、首楞嚴大定」。

六者,般若。對治愚痴,般若解釋為智慧型。前五度沒有哪一項能離開智慧型,僅僅是有世間智慧型與出世間智慧型、小智慧型與大智慧型之別。

這個智慧型就是對一切萬法的觀照和運用,它貫穿於五度之中,也成就於五度之中。『六波羅蜜』體現了佛的智慧型。

6樓:西西先生

不用滅,因為你沒辦法一天24小時都保持嗔恨,如果生命只此一天,你應該不會那麼在意什麼嗔不嗔的恨不恨的。所以嗔恨心壓根就不重要也不是乙個值得去消滅的問題。

7樓:「已登出」

首先實證五蘊無常、苦、無我,達到初果,法眼淨。如果做不到的話,滅嗔心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憋著不爆發。

然後根據四念處,觀察五蘊的集起、消散、樂味、過患和厭離:五蘊的集起和消散是緣起法,故而無我;因為樂味,故而在無明下會形成貪愛;過患就是因為五蘊必然的變易、變異而導致貪愛持續不斷的出現,苦不斷的出現;厭離即在遍知五蘊無常、苦、無我後因不執取而解脫。

一段時間以後你會發現你對五欲之樂已經完全沒有任何興趣了,這個時候你自然不會有嗔恨的想法,因為世間已經沒有任何事情值得你追求,你自然也沒有嗔恨的理由。

如果你能做到這點,你已經是三果聖者了。

在以上的過程中,可以培養慈無量心來催化嗔心的消失。具體操作就是以四聖諦的視角觀察世間,那時一切無明眾生要麼已經在苦海中掙扎,要麼正在通往苦海的路上。在這個如實的認知下,慈悲逐漸會頂替掉嗔恨,最終徹底滅掉嗔恨。

8樓:葉天陽

感覺寺廟賺錢的技術是獨步天下(誇張),它的特殊地位,之商業寺廟賺錢技術之利用人們的善意,談談「善」就可以喚起人們的腦子啊什麼,然後交流,把你的能量代到寺廟上,然後寺廟整天大喊「善善」,好像要取得最高權力,這個語言上有打掩護。厲害的廣告

總之,它是乙個什麼架構,學歷可能很需要

希望救世主什麼能早日乾掉寺廟,光穿透黑暗

寺廟業市場似可造成中國1/20-1/4的億萬富豪(不含灰色收入)而網上寺廟賺錢不公開猜想黑暗收入+消毒

就會談不怎麼賺錢的少林寺,窮人,繼續被賺錢你是被賺錢還是賺別人錢這個狀態很重要,(參考數學),而「保持著」也是。

-》被賺錢++保持狀態? 明析的邏輯框架

恨別人可能是因為你被控制,無他吧。

衝動是xx,這樣可能更好控制你

把有基本科學素養的人(年輕人)一腳踢開,他有基本科學素養對無的人進行資訊-不對稱戰壓力壓強

不了解自己

知己知彼戰

不知己而知彼……

但是這裡,「錢」之智商,讓人……

怎麼放下嗔恨心?

信願持名 大安法師 嗔恨心起來了,要這樣對治 瞋恨心重的人可以修慈悲觀對治,把一切眾生都看作自己的父母師長 六親眷屬,並且要觀照清楚。你要思惟瞋恨這一煩惱的後果很嚴重,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恨心一上來,就會障蔽菩提道和慈悲心,不能善解人意 並且隨著瞋恨心的發作,殘忍 嫉妒都能夠隨之而來,所以...

怎麼消除嗔恨心?

普波居士 這個貪嗔痴三毒是眾生習氣,想一下子戒除,還是很難的。儘管大家都知道只要守五戒十善 修忍辱等就能對治嗔。但是一到實際情況下,恐怕就剎不住了。其實我也犯這個毛病,有時候能守住,有時候就不行了。在知乎上回答問題,有些不理解的人一挑逗,自己的火就上來了,跟人家爭執起來。在這裡先向大家懺悔一下,希望...

嗔恨心怎麼去排除?

護法居士 舍利子。又此眼等譬如泡沫不可撮摩。於泡沫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法不生。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又此眼等譬如陽焰。一切煩惱貪愛集生。前際後際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行不轉。離一切相。此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