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人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才會喜歡看悲劇的?

時間 2021-06-03 16:30:25

1樓:禪意-沙盤解夢

基於心理學的研究給出自己的答案。

1 從心靈深處獲得某種來歷不明的優越感。

2 人們希望從悲劇中找到自己,教育自己。

人們甚至不會把它當作純粹的表演,而當作曾經發生過的事實。

2樓:小熊芋圓

悲劇把個體的痛苦和毀滅演給人看,卻往往使人生出快感。

用尼采提出的「形而上的慰藉」說來解釋——

悲劇用一種形而上的慰藉來解脫我們:

不管現象如何變化,事物基礎中的生命仍是堅不可摧和充滿歡樂的。看悲劇時,一種形而上的慰藉使我們暫時逃脫世態變遷的紛擾。我們在短促的瞬間真的成為原始生靈本身。

感覺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慾望和生存快樂。

也就是說,通過個體的毀滅,我們反而感覺到世界生命意志的豐盈和不可毀滅,於是生出快感。

3樓:元氣少女大豬子

特別喜歡悲劇,或者荒誕的喜劇。我喜歡很多荒誕的東西,因為現實就很荒誕啊。(嗯我本質是現實主義者)都說幸福的人大抵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看悲劇能讓我感覺自己的心被擊了一下,我喜歡這種感覺。而那些美好的結局,看完之後我只會哦一下就完了,因為它很無聊,毫無餘味。

4樓:鳳璃酥酥

因為已經沒有力氣去相信喜劇了。

悲劇和人性更加相似,邏輯更加緊密,也可以教人感受與實際一樣的無力感。

你永遠不知道惡意是不是惡意,善意又是否真實,哪怕到死。

5樓:王Jane

走在路上看見乙個美女,和走在路上看見乙個美女突然轉過身來你發現她竟然少了一條胳膊,哪個給你的震撼更大?印象更深?

稍稍一追就到手的姑娘,和讓你求之不得輾轉寤寐的姑娘,哪個更讓你念念不能忘懷?

悲劇給人的震撼,遠遠超越喜劇,往往振聾發聵,直指人心。何況悲劇背後折射出的不完美和遺憾本生就是人世間的真相。人都是在痛苦中躑躅著長大,在一次次悲劇中不斷總結思考,最終強大起來。

在意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

從今天開始 不知道什麼開始,人多的時候,你不在身邊,很難受,人少的時候更難受,吃到好吃的,想到的第乙個是你,看到好看的風景,會拍照給你,工作無論忙不忙都會想到你,想到差點走火入魔 你不在身邊的時候,看見跟你身高體型一樣的人,會心裡突的跳了一下,是心動啊 可惜不是你,然後就又開始難受了,但是,我可以忍...

郭沫若到底是什麼樣的乙個人?

錦麟與秀羽 早期還好,只是到了後期是乙個典型的文革產物。學術和政治緊緊結合,學術是為了政途添光加彩,征途是為了給學術營造霸權。單純去做官反而不讓人這麼反感,單純搞文學創業一定也是泰斗。偏偏要利用政治,給自己搞學術霸權,誰能瞧得起他?學術創作都要自由,互相攻擊無可厚非。無非是拿自己才學講道理,非要搞歪...

喜歡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

Fiona 首先你要先搞清楚,自己的感情到底是愛還是喜歡。其次,任何人對於喜歡和愛的表現和定義都是不一樣的。對我來說,喜歡就是你吃好吃的東西時會第乙個想到跟他一起分享,你去乙個很美的地方旅行的時候會想到有他在就更好,他跟你聊天你會對著螢幕傻笑,偶爾發呆也會想到他的臉,他的一言一行。喜歡是你想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