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心理學與經濟學有交匯的職業嗎?

時間 2021-06-01 12:20:33

1樓:想成貓的狗

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

後者可是金融學中的新興領域,未來大有可為。。。

不過我不知道你們大學有沒有相關老師,畢竟假設學3年諮詢,還是很難跳到金融圈的吧。。

2樓:

本科經濟學,碩士應用心理學的飄過。覺得局外人對經濟學和心理學有太多誤解了,哈哈哈。經濟學不是掙大錢的,心理學也不是算命的(經濟學是做科研的,掙大錢金融才是正道)。

已經有幾個答主說了,經濟學的新興領域實驗經濟學、行為經濟學,這兩者其實和社會心理學更加相似,以實驗設計見長,做得更多的是實驗室研究,像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獲的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而我認為的應用心理學,和管理學的相似之處更多一些,涉及的專業課程有:人力資源、管理學等等,側重應用領域,即使是科研,也是以工業領域為研究背景,問卷研究較多。

如果從找工作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經濟學更容易找工作。而心理學,儘管應用心理學是面向應用領域的,但是目前很多人對它的了解不夠,很多企業在招聘時對口專業也不會出現它。

3樓:doldrums

當然是有有有啊!

心理學作為一門介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中間科學的名字真的不是蓋的。我覺得心理學簡直就是萬能啊,自從學了心理學我覺得我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社會學哲學經濟學商學管理學統計學法學公安學教育學體育學醫學通通都會接觸到啊!!請叫我什麼都懂一點點點點小公舉 ( )雖然我並不是很清楚經濟學和商學還有什麼金融學巴拉巴拉之間的區別,但是我想題主主要是擔心心理學專業僅僅是研究人和行為,然後被心理學專業畢業只能從事心理諮詢,進精神病院之類的大眾忽悠給誤導了。

我知道,很多人都對什麼經濟金融感興趣,感覺進四大做投行搞金融就離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不遠了。畢竟錢錢錢真是這個世界上又美好又實在的東西啦是吧。

但是但是!!心理學也可以幫助你實現理想啊!

行為經濟學。行為經濟學是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執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的,狹義而言,行為經濟學是心理學與經濟分析相結合的產物,它重視對人的非理性行為的研究,試圖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對傳統經濟理論的基本假設進行修正,將非理性等複雜的人類行為分析融入標準的經濟理論中。行為決策學是行為經濟學的基礎。

題主對經濟感興趣,那應該知道亞當·斯密大大吧。他在《道德情操論》裡就已經論及諸如「損失厭惡」等心理,並注意到這些個人心理對觀察經濟現象的作用。20世紀70年代,卡斯曼(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和特沃斯基通過吸收實驗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等領域研究成果,以效用函式的構造為核心,把心理學和經濟學有機結合,從而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行為經濟學」流派。

2023年,他們共同提出了「前景理論(ProspectTheory)」,即區分moment-utility與remembered-utility,通過兩者關係的比較,找到人們行為的支配因素,認為人的行為依賴於對過去行為結果的回憶。

實際決策中存在的三大效應。一是確定性效應 (Certainty Effect) 。 卡爾曼和特沃斯基將風險決策過程中存在的高估確定性結果而低估只具可能性結果的現象稱為確定性效應。

該效應的存在使得風險決策者在同等收益的條件下會選擇風險規避, 同時在同等損失的條件下會選擇風險偏好。二是孤立效應(Isolation Effect) 。 人們在分析各種待選的前景過程中,往往會將忽略與之前前景的相同部分。

在風險決策過程中, 由於個體差異造成對所忽略部分的不同認識,會導致最終決策差異。三是反射效應 (Reflection Effect) 。 人們在面臨負前

景時,表現出風險偏好;而在面臨正前景時, 表現出風險規避。兩者之間呈映象反射的特點,因此稱為反射效應。他們的模型中除了考慮收益( 因素 1 通常用貨幣值表示 )和概率( 因素 2 輸贏的可能性) 因素外還增加了兩個因素:

一是問題表述的語境( 因素 3 )另外乙個是人對前三個因素的內部加工( 因素 4)。

人們早就發現決策者在面臨風險時的決策與經濟學家的標準理論計算不一致。 Tversky 和 Kahneman(1981) 的亞洲病問題已成為眾所周知的經典實驗,是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s)的典型例子。框架效應是指乙個問題兩種在邏輯意義上相似的說法卻導致了不同的決策判斷。

(來自MBA智庫)

想象美國正準備對付一種罕見的亞洲疾病,預計該疾病的發作將導致600人死亡。現有兩種與疾病作鬥爭的方案可供選擇。假定對各方案所產生後果的精確科學估算如下所示:

情景一:對第一組被試(N=152)敘述下面情景:如果採用A方案,200人將生還。

(72%);如果採用B方案,有1/3的機會600人將生還,而有2/3的機會無人將生還。(28%);

情景二:對第二組被試(N=155)敘述同樣的情景,同時將解決方案改為C和D:如果採用C方案,400人將死去。

(22%);如果採用D方案,有1/3的機會無人將死去,而有2/3的機會600人將死去。(78%);

但實質上情景一和二中的方案都是一樣的,只是改變了以下描述方式而已。但也正是由於這小小的語言形式的改變,使得人們的認知參照點發生了改變,由情景一的「收益」心態到情景二的「損失」心態。即是以死亡還是救活作為參照點,使得在第一種情況下被試把救活看作是收益,死亡看作是損失。

不同的參照點人們對待風險的態度是不同的。面臨收益時人們會小心翼翼選擇風險規避;面臨損失時人們甘願冒風險傾向風險偏好。因此,在第一種情況下表現為風險規避。

第二種情況則傾向於風險尋求。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收益和損失完全是以認知參照點為依據的,參照點不一樣,人們決策方式也不一樣。

還有經濟學裡的沉沒成本(Sunk Cost)啊。前景理論對沉沒成本效應的解釋意味著以前的投資沒有被全部折現 。在這些事例中, 人們的期望不是從現狀開始( 圖 1 的點 A), 而是從價值函式損失的一側開始( 圖 1 的 B 點)。

根據這一解釋, 以前的投資被看作是損失 , 當決策者評估下一次的行為時仍存在於決策者的大腦中 。因為價值函式對損失來說是凸的,進一步的損失不會引起價值的更大規模減少。相反 ,從 B 點可以看出 ,盈利會引起價值的大規模增加。

希望有好的結果( 也可能使損失進一步增加) 而向沉沒成本增加資金 ,這種有風險的再投資比完全撤出投資( 會導致肯定的損失)更有可能發生 。

4樓:蘇亮亮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卡尼曼。

框架效應:

前景理論:

應用心理學要學高數嗎

夏天夏天 不考數學的 不涉及高數的內容心理學裡的部分統計內容 實驗內容比數學要簡單一點不會很難的可以放心心理學用的到統計大部分是資料分析類的運用的是軟體不需要手算太多太大太難的數值 萬能學姐 心理學不考數學,但心理學考心理統計跟數學有一些關係,尤其是二項分布等心理學,主要的難點是心理統計和實驗心理學...

跨專業考研教育學和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選擇哪個?

已登出 心理學。因為心理學的就業方向較廣,像教育學的就業方向好像就是做老師了。至於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乙個是大專業,乙個大專業下的小方向。 偽君子 我一直在做心理學考研教育,在新東方和文都,都有講授過全程班。遇到很多學生提出類似的問題。我覺得這主要看您個人對自己未來的發展規劃。但就我個人而言,心理學...

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有什麼不一樣?

多肉學長 一篇文章拯救你 多肉學長 心理學考研必看 全國心理學院校資訊彙總 學碩 專碩347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學考研如何選擇學校?如何選擇專業?價效比超高院校推薦,不看後悔系列 多肉學長 22 23心理學考研擇校必看 全國最新最全心理學院校資訊整理史上最全解讀,心理學考研怎麼擇校?如何選到心儀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