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停止心理諮詢嗎?

時間 2021-05-07 01:14:05

1樓:心歷程心理

沒有配不配,應不應該,只有適不適合。如果你的諮詢目標只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症狀(失眠,抑鬱,焦慮),消除心理問題(工作學習狀態差,親子關係緊張,社交障礙等),那麼短期聚焦的諮一般就可以幫到你了。聽起來,你通過心理諮詢已經達到了你當初諮詢時的階段性目標了,如果是這樣,你目前又沒有乙個新的清晰的諮詢目標,你可以先終止你的諮詢。

但終止諮詢一般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你的諮詢時間有近一年的時間了,建議留出1~2個月的時間,讓自己和你的諮詢師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回顧和告別。如果你目前的乙個諮詢目標是個人成長或者人格改變之類的,那麼這樣的諮詢一定是乙個長程諮詢,那是需要你考慮自己的經濟狀態來做選擇的。

從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你對心理諮詢的效果仍然持有一些懷疑態度。這樣的情況下,繼續做諮詢,效果可能也沒有那麼好,可以讓自己緩緩,思考清楚心理諮詢是否真的有幫到你,它帶給你的收穫是否大於諮詢費用,當你想清楚這些,你的決定就有了。

2樓:洪權

情緒低落,容易激動,容易失控,這是抑鬱症。中度。

諮詢師對中度抑鬱症,重度,都會轉手給醫院開藥的。因為,這個職業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當然,自癒的很多。就看點好不好了。

每天靜坐五分鐘,放鬆全身。兩周緩解大部分。

3樓:許標-心理諮詢師

看起來,題主目前似乎對結束諮詢的分離恐懼,多過需要心理諮詢幫助應對的諮詢外心理困擾。也許面對和處理分離恐懼,才是主要的。

每個人都是帶著問題前行。

如果當前困擾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可以嘗試結束諮詢;如有需要,可以再回到諮詢。

許標-心理諮詢師:何時結束心理諮詢,我的看法很不精神分析許標-心理諮詢師:諮詢者怎樣評估心理諮詢效果和是否可以結束許標-心理諮詢師:我們可以帶著問題前行

4樓:Anna

其實題主的描述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這句話:「我怕我的好轉只是因為時間,諮詢只是心理安慰。」

也許,突發性情感創傷的過去,疫情期間對工作朝不保夕的擔憂都並不是題主考慮停止諮詢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你害怕諮詢根本就沒有用。我們看到,這種害怕是你在做過幾個月諮詢之後依然有的,說明你並沒有從這段諮詢裡獲得足夠想要的幫助。

可你又說很喜歡自己的諮詢師,好像這和你對諮詢只是心理安慰的害怕是有點矛盾的。有沒有可能實際上題主對於諮詢存在著一些潛在的失望和質疑暫時沒有意識和表達呢?

題主認為心理諮詢情緒救急可以,但是做自我成長似乎太奢侈了,或許這種感覺正是在反映你對諮詢的不滿呀,就像在說:我感覺前面做了幾個月也沒什麼特別大的幫助,還有很多問題,只是看上去好了一點,這個效率和價效比是不是太低了…

我覺得題主可以根據目前對諮詢的需求度、對前期諮詢的感受以及經濟現狀來決定要不要繼續。如果打算停止,或許還是可以和諮詢師做個結束訪談。祝好。

5樓:齊衡弈心理諮詢師

這個時候,可以先把近期的幾次諮詢,用於制定乙個計畫,對自己的情況做乙個全域性判斷。

不是僅僅列出問題來叫做全域性判斷。

是說,從自己的生活全域性看,自己的心靈世界,為何會演化到今天,自己的整個觀念體系,需要哪些改變?

就是說,不要盯著症狀,而是去問實質。

從描述看,所說的問題並非全社會的年輕人共有,而是真的存在需要徹底改變的地方。

從描述中體現的自己的理念來看,關注點依然在表層,在症狀,而對自己的生活全域性缺少深入思考。

這種模式,本來就容易引發問題累積。

大方向明確的5次諮詢,勝於浮於表面的50次諮詢。

6樓:李海濤

你發帖求助,其實就是在猶豫,但我猜你打算繼續諮詢,不然就不會在這裡求助,而是直接結束諮詢,對嗎?而且從你的文字中我也感受到你對諮詢師的信任,諮詢效果似乎還不錯,由於疫情的原因,似乎我們很擔心自己的經濟問題能否支撐今後的諮詢和生活,這是一種正常的擔憂,我們可以跟諮詢師分享這個擔憂然後一起尋找解決辦法,我覺得比在這裡求助更靠譜一些,你覺得呢?

7樓:

1、我已經解決最迫切的問題,諮詢還需要繼續嗎?

2、因為疫情原因,我收入產生問題,但積蓄還能繼續30次左右諮詢。我還需要繼續嗎?

3、諮詢師如此的好,我還需要繼續諮詢嗎?或者說我如果不繼續諮詢,如何跟諮詢師說這件事?因為她這麼好。

在心理諮詢過程中,諮詢師和來訪者都有權利結束諮詢,但如果是因為諮詢師能力(勝任力)問題,則需要轉介或者尋求督導。

所以可以思考一下,上面的問題,或者你自己的問題。試試看找到答案,說不定這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祝好!Silas

8樓:祝曉

在任何時候,你都有進行心理諮詢和停止心理諮詢的權利。

如果,你覺得心理諮詢,會讓你存在吃不上飯的危險,也是可以停止的。

在停止之前,可以專門拿出幾次諮詢,作為結束心理諮詢的時段。

9樓:心之愛心理諮詢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師,孫恩老師:

我覺得題主想要問的重點在於,假如自己繼續花錢做心理諮詢,這個錢花得值不值。

諮詢費花的值不值,首先在於自己是否懂得如何使用諮詢師。包括了解諮詢師的擅長、取向,理解諮詢師的工作方式。建議題主在進行諮詢之前可以做一定的準備。

題主提到自己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頹廢消極,偶爾易怒,人際關係退縮。那麼在諮詢之前可以找出目前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問題,在一次諮詢當中,集中在乙個問題上。當然不同的諮詢師會有各自擅長的工作方式。

在諮詢結束前,可以問問諮詢師平時是否需要自己做些作業、練習,或平時需要注意什麼內容。這樣可以幫助題主提高在心理諮詢中獲得的收益。

在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問題進行一定次數的諮詢之後,相信題主自己就會有主觀的感受判斷,諮詢效果如何,是否真的對生活有所助益,諮詢的錢花的值不值。就可以自己判斷是否繼續諮詢。

個人覺得值不值的乙個關鍵在於,自己是否理解心理諮詢的原理。如果沒有了解其中的原理,那麼個人成長就僅僅是乙個概念,缺少實際含義。在諮詢中也會感到收益有限。

如果了解了其中的原理,不僅平時生活時自己會有所反思,再找諮詢師進行諮詢時,也會事半功倍。對於這點題主也可以向自己的諮詢師詢問,自己最希望在那些方面獲得成長,可以讓諮詢師為自己推薦一些書籍。其實每乙個諮詢師都有獨特的養分,假如一名諮詢師身上的養分很適合自己,而且自己能很好的吸收他身上的養分,這個過程就是值得的。

10樓:楊甯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忘憂無須草,解語難尋花。嫌掛礙則人影自掛。何必去分什麼真共假,何必去辨什麼對和叉,何必去爭什麼上與下,雪化時則還得雪自化。何來一番惆悵,何來一番嗟呀?

11樓:猛打方向盤

當乙個人可以有效的考慮,自己的現實條件以及可能存在或將會發生的危機時;

心理基本沒啥大問題了;

從你的表述看來,你的心理問題源於失戀,,不是說對於戀情本身淡忘或影響如何,而是要對於失戀這種事物看得平淡;

12樓:心理諮詢師離音

很多創傷其實都可以通過時間癒合的,諮詢師的作用是讓你在這個過程中不那麼痛苦,能夠加快癒合速度,但是真正能夠讓自己更好的還是你的努力,而諮詢師只是在告訴你如何努力。

諮詢師可以把水杯遞給你,但是喝水還是需要你自己去喝。

13樓:吃瓜群眾之一

你可以先問問你的諮詢師,她判斷的你的問題是什麼,她的計畫是還需要多少次。

從我的角度來說,答案沒有足夠有效資訊的話,就是浪費諮詢費。

14樓:楊立新

對於心理諮詢,心理學界可能也是有意無意的設定了許多的條條框框,比如,心理諮詢分出了許多所謂的長程諮詢、短程諮詢等,這些其實也是一種固定化。太形式化了。你既然意識到了自己暫時不太需要了,就表明你可以暫時放下諮詢了。

這當中,一是你要注意到,個人成長、學習、提高、改進,是乙個終生的事情,它其實包含了心理諮詢的內容。所以,人生需要主動出擊,而不是總去依賴其他因素。二是需要注意到,要抓住人生成長的核心內容,比如說,你的人生目標,你的生活起居規律,你日常的學習、鍛鍊、生活等的內容,是否都具備了,圍繞著這些去生活、去努力、去提高、去充實,解決了這些問題,可能才會從根本上化解我們生活中的各類問題。

15樓:Amanda Plain

好轉靠的是你自己,醫生就是幫助你自我修復~自己建設好了修復程式,可以丟開拐杖的。

關鍵是對自己的信任!

對醫生依賴的話,試著調整頻率。可以諮詢醫生,最後都是靠自己走出來的。(ω)

用不起心理諮詢……可以交往值得信任的朋友,用安全的關係帶來良性迴圈。可信的長輩也好,同事朋友也好。正向努力,會好起來的。別乙個人硬撐( _)

我的情況需要心理諮詢嗎?

很好 姑娘,我說句實話,諮詢是要花你自己錢的。勸你諮詢的,有可能是打廣告的商家,也有可能是夾雜私人意願的旁觀者。你不應該問別人你需要不需要諮詢,你應該自己考慮下需要不需要諮詢。就好比你拿錢上街買東西,別人給你說該買啥,你不還是得考慮自己想法自己掏錢買?心理諮詢這玩意又不能當禮物送別人,全是自買自用,...

心理諮詢需要上門服務嗎?

慢生活心理 賴誠 首先,我試著從心理的角度給提問者提出問題 如果心理諮詢需要上門服務,你會覺得怎樣呢?為什麼呢?我會這樣問,是因為對於上門服務似乎已經在你的大腦裡存在乙個預設的場景了,而在這個場景的你,感覺並不那麼好。這是可以去思考的。其次,如果回答現實的這個問題,可以明確告訴你,心理諮詢不需要上門...

我是這個樣子否需要心理諮詢?

莫然Hunter 如果沒有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人生主要的三項 的話,並且也沒有一直出現類似的狀況,就沒有什麼問題,無須往心裡去。大多數情況都是壓力大,放鬆放鬆,恢復一下就會好起來的。沒事的。 心理諮詢 亞楠 心理諮詢的來訪者往往是把諮詢作為最後一根稻草而來。往往只有那些想著,我必須去做心理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