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究竟能否主導對世界的認知?

時間 2021-05-06 16:38:33

1樓:阿如罕

首先,你需要知道,自我意識是一種認知現象,它是認知對行動主體的抽象與限定,而不是乙個認知或物理的具體。所以,不存在主導與否的問題。

其次,認知是「人」與環境互動耦合的過程,它並不侷限於人體或人腦,它具有延展性。這裡的「人」指的也是廣義概念的人,而不是具體的某個人。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對世界的認知也可以說是自我意識。

但這個說法,放在個體上就很奇怪了,心理諮詢上來講,就成了沒有邊界的自我膨脹。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你的自我意識主導了對世界的認知,你就該去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人格障礙。可以選做SCL-90、IAS,主要推薦MMPI或PDQ-4+應該都可以的。

我是說如果。

2樓:海洋

恭喜你你很有慧根。

四面佛從任何一面看都是正面。

其實答案是,你是這個世界組成的一部分,這個世界也是你其中的一部分,你本身就是這個世界一部分。

你生你和世界本身都是乙個整體,你死也是乙個整體。一堆沙子一粒一粒拿走,直到最後剩一粒沙子,就不叫一堆沙子了,那麼請問從第幾顆沙子開始拿走以後這堆沙子含義成一粒沙,如果明確是第幾顆那麼把這粒沙子去掉,其它的沙子在一起呢?

宇宙和你在你心裡是不同的形象,那為什麼你要糾結他們相關的形象,既然他們相關那麼何來的分開不同影響。

3樓:阿拉匕

在自己創造的世界裡問這樣的問題,就是自問自答,明知故問,沒有意義;在客觀世界裡問這個問題,就是瞎問了;無法確定這個世界是主觀還是客觀的話,這確實是個問題,而且在當前狀態下無解的問題,不問也罷。

4樓:懶為俗人拭粥涕

要看你認識的角度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莊子),意為沒有外界就誕生不了我,沒有我,外界就無從體現。

這裡的前後兩個外界(或者說世界)是不一樣的,前句的物質世界創造我自然不必多說,主要講一下後一句所謂的世界。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一點,我們與物質世界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只能靠五感來間接的了解世界。但靠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認識這個的世界顯然不是原本真實的世界,因為我們只能收集五感帶來的資訊,而五感又是有限度的。我們看不見可見光以外的色彩,也聽不見波長20到20000赫茲以外的聲音。

對於很多動物而言,人類既是色盲也是聾子。我們都無法獲取完整的資訊,顯然用這殘缺的資訊構建出的世界也不是真實的,它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學識,見聞,性格等)。

就比如生活在古代的人絕對不能接受地球是乙個球體的事實,在他們的世界中,地就是平坦的。而在色盲患者的世界中沒有正常人那麼多樣的顏色,這就是資訊收集不全的後果。而我們也僅僅只是比上例多收集了一點資訊而已,相較於物質世界原本的樣子還是相差甚遠。

所以,我們雖然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但距離主觀的世界(精神世界)卻更近,處理一切事用到的也是那個主觀世界中的認知。

5樓:九尾

世界是乙個人類所定義的概念,我們的意識中擁有世界的概念,是我們自己所構建的,所以我們創造世界,但在這樣的世界中我們成為不同的個體,所以世界創造了我們,算是不同角度吧

論對自我意識的感受差異

閱讀丈量世界 男女互相吸引是怎麼回事?每個分支的心理學家回答都不盡相同 進化心理學 寫在基因裡的,影響著我們的選擇,無論這些行為是什麼,它們最終目的都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社會心理學 他為什麼會喜歡那個笨笨的又不漂亮的女生?社會關係網路複雜又多樣,我們的思維 情感和行動,多少都在受到他人影響 ...

既然人的自我意識可能只能否定行動,也沒有感情的,那為什麼還要活著?

首先,自我意識不是只能否定行動。行動決策同樣是自我意識驅動的。其次,情感不是自我意識的底層機制,它只是意識系統編碼出來的快捷方式,是一些不穩定的程式模組。演化到今天,意識呼叫這些模組時還經常會出錯,無法匯出確定性的決策結果。最後,為什麼要活著 這種問題,只能說現在還沒有足夠清晰的答案,人類還在探索之...

如何肯定世界上其他人是有「自我意識」的,是和自己一樣的「人」?

無解,即便是有一天你靈魂出竅了得到了第三人稱視角,那也只是以第一人稱的靈魂來看第三人稱的你自己的身體罷了,就像你去網咖看別人玩cf,也只能以你的第一人稱去看,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我不知道,或許第一人稱是永恆的吧。 Rui 他人的都是NPC 哲學殭屍。這個命題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乙個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