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理學或哲學後你變得更快樂了嗎?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08:58:16

1樓:流螢

先說答案,我覺得是的。

倒不是很直接的變開心了,而是,越來越能接納自己和別人,看問題的角度更多樣了,牛角尖自然就鑽得少了,當然就更容易快樂了。

我一直鼓勵身邊的人學點心理學,不為從業,只為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這是人生逃不開的重點,心理學在這兩件事上能極大的幫助我們,價效比很高的喲。

2樓:萬萬

哈哈哈大學被調劑進哲學專業的人路過來回答一下。

水平有限,回答不專業請多包涵。

以下雞湯警告:

我認為的哲學,是一種思考和反思的能力,遇見一些事物,能從另乙個角度去看待它,或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我們如何感知快樂?如何認知這種感覺是快樂,是幸福?意味著我們同時體味過了痛苦和磨難的感受。

學了哲學後會對痛苦或者磨難有更高的接受力嗎?其實也不是,只是你的思維和眼界廣闊了,了解到乙個人類和整個宇宙相比是如此渺小以至於微不足道,這個世界是無限的,這點痛苦和整個世界比起來不值一提,所以就逐漸學著釋然了,這是人的認知能力隨著社會經驗的豐富進一步提公升帶來的結果,不一定是通過哲學學習到的,只是學習哲學會讓你更快的領悟到這些。

但反過來一想,整個世界和我又有什麼關係呢?我的世界乃我之所見所感受,世界之大卻並沒有減輕我的苦難一分,也沒讓我的快樂增加一點,我這樣活著,是為了什麼呢,有什麼意義呢?這樣想的話,又常常陷入一種悲觀的境地,人生觀剎那就虛無了。

我認為人常常對自己的人生發出這樣苦悶的哀嘆,正是由於他自覺(或不自覺)地體悟到了人身的不自由,我們的思想可以隨著認知能力的擴充套件,通過不斷反思達到某個高度,然而即便是再璀璨偉大的思想,卻依然要隨著肉體的消亡而告別這個世界,最可怕的是,這個世界依舊在運動著,並不因為某個人的消亡而產生變化,這個時候才發現,人類無論發明創造了什麼,無論探索到什麼程度,總有乙個更加普遍權威的自然法則,如同磐石一樣無動於衷地執行著。

人類的肉體是有限的,災難疾病隨時都能讓它消亡,而人類的思維卻天然地在不斷突破,這是矛盾的根源,帶來的就是痛苦和迷茫,但追求思維的自由過程雖然痛苦,但隨著認知能力和社會經驗的提高,苦痛的釋然帶來的快樂也在增加。

學了哲學會快樂嗎?會啊,可是你同時也會發現,這世界上這麼多的哲學學派和學說,能完美一次性解決痛苦的根本沒有,相反你會發現隨著你的反思,產生的困境和迷茫反而更多了。

哲學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在每個人的世界中,哲學都只能作為一種工具存在,它能幫你從另外的角度認知世界,但如何解決問題始終是自己的選擇。

3樓:無毒無公害

當我翻開名著或者經典,發現有人經歷過與我相似的痛苦或者扭曲,那此種痛苦或扭曲便不是無法接受且無法逃避之事了。

共苦不是快樂,是止痛劑。

4樓:

有也沒有。

從日常生活的層面看,不管是分析派系、形上學、社科倫理、更或是偏生活文學的Continental存在主義,並不能說學習它們讓我變得更快樂。

但是,探索人生或宇宙間的問題,確是有意義的。能跟當下史上的大思想家交流,有他們成為我的導師,無疑是一種幸運。

讀哲學曾是一段快樂的時光。以至於那時的一些習慣延續至今。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沒有經過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Know thyself. 認識你自己。

The only wisdom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 我所了解的唯一智慧型是我一無所知。

——蘇格拉底

5樓:稷亦寒星

心理學沒讀過,哲學讀過。

讀過一點哲學後,我唯一的感受是,無助。

人類的認識有邊界,理性有邊界,判斷力有邊界。

我們以為的是人主觀創造的東西,都是客觀的。

我們以為我們可以控制東西,最終都被東西所控制。

所謂的「異化」,就是我們創造了一堆我們必須先滿足他,他才能滿足我們的事物。

純粹的精神無法作為哲學的基礎,可悲的是,純粹的物質也不可以。

當我發現,所有的這些終極都已經有人思考過,但是他們都沒想明白時,我就覺得很坦然,反正我也想不明白。

我又覺得很悲哀,他們居然也想不明白。

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倒不如放棄這些,想想明天要吃什麼。

6樓:劉語絲Angela

是的,我變得更快樂了。

我最大的收穫是知道了如何獲得無窮無盡的愛。

答案是,先去付出,把你所有的思想和感受都與愛融合。

愛,是宇宙間最高的能量,最偉大的力量。愛的頻率,是你能發出的最高頻率。

若你能把每乙個思想和感受都與愛融合,那麼,你必將成為愛的磁鐵,吸引無窮無盡的愛,源源不斷地來到你身邊。

——劉語絲Angela

7樓:徐徐淘氣

只要沒有死亡,大腦無時無刻不在心理學或哲學的邊緣試探。但每個人試探的範圍思考的深度不同。而大量的閱讀,帶給我的只有兩個字:

接受。接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想那不一定會感受到快樂但也不會有痛苦。

8樓:風左門

我快樂了,因為我看完之後覺得自己最重要,也懶得管別人,輕鬆好多。覺得孤獨其實是一種慾望的體現,就是渴望自己被別人關注的慾望,可是別人又沒有必要犧牲自己去關注你,你並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然後,克制一下之後,縱使在人群中,我也不會孤獨了。哲學我看的少,但我思考的多,我只是推理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然後解決它們,心理上的或物質上的,都可以解釋。

9樓:大桔子

這麼多答案創造力都一般,看來大部分人還只停留在聰明上。

當你比別人更加看清事物本質的時候那已經超出了快樂的定義了,那是一種甘潤,沒錯,並非所以高興的事情都叫做快樂,看清事物的本質也不能完全用快樂高興來表示,如果用寫意的感受表示,我想說那就是甘潤,是一種靈魂感受到現實世界的細膩柔嫩一絲絲甜蜜滋潤的感覺,綿綿的滋潤著屬於自己的內心世界。

能體會到的自己感受吧。

10樓:

嗯,廣泛的閱讀確實對我的精神狀態有益。更加了解自己,也更了解身邊的人和更大範圍的外部世界。得知某些被泛泛稱為「不良情緒」的東西有著怎樣的主客觀基礎,能夠在什麼範圍內可調節以及如何調節。

不過另一方面感覺此前的邏輯學/科學哲學和歷史普及向的閱讀也對此有增益buff。畢竟如果只專注於某些特定流派的心理學或哲學,也可能陷入悲觀自洽中,那就適得其反了。

11樓:

抑鬱症,自學心理學及哲學及各宗教思想後,沒有變得更快樂。

在崩潰到忍不住起碼能夠明白,這些情緒都是暫時性的,我只是生了一場感冒,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宗教思想開導、帶領、指引著我得到安寧,哲學思考令我思維變得更為清晰,還在自救的途中,這大概就是最大的收穫了吧。

12樓:心心心心心

是!學心理讓我變得更快樂了。

1.學心理之前,遇到有情緒問題,我就只糾結於情緒本身,就各種喪啊,難過啊。

學心理學之後,遇到情緒問題,會想到各種理論,然後想,是為什麼自己的情緒發生了變化,讓大腦產生了情緒,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改變自己的認知或者態度(認知失調理論),而不是只看情緒本身,其實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覺得情緒就沒什麼大不了。

如何通俗地解釋心理學中的「認知失調」?

2.學心理學之前,想要一樣東西,可能會單純就知道自己想要,比如想吃東西,或者想玩什麼

學心理學之後,可能我就會想,是不是自己的口慾期沒有發展完善,所以成長之後還是對這方面有需求(精神分析);又或者是成長過程中,是什麼對我的這種喜好產生了強化,讓我習慣於這種行為(行為主義:斯金納認為:強化是塑造行為的基礎,行為是伴隨它的強化行為所控制的。

)3.學心理學之前,談戀愛,哎呀呀,我就是愛你這個人,很愛很愛你。

學心理學之後,我知道愛情根據激情,親密,忠誠三個方面的有無可以劃分為七種不同的模式,(斯滕伯格愛情三元理論) ,也知道在某些時候由於心跳加速,人們可能會歸因為對方特別吸引自己(吊橋效應);還知道,你愛上某個人,並不是愛上了他,而是從小養成他的環境和教育。

怎樣確定你的女朋友(男朋友)是適合的結婚物件?

4.學心理學之前,可能記憶一些東西的時候,我就找一些技巧,讓自己記憶更牢固一些。

學心理學之後,我知道了遺忘的規律,知道最好是在24小時之內進行鞏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也知道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以及記憶之間的轉化。從而找到一些方式更有助於自己的記憶。比如:

合理有效的複習;分散學習的效果好於集中學習(根據學習材料的難度有差異);一次背誦最有效的方式是記住所需記憶內容的150%效果會最好。

5.學心理學之前,當自己安全感不夠的時候,想讓物件一直回覆自己資訊的時候,就會各種焦慮,在想對方為什麼不及時回覆自己資訊,為什麼這個時間點沒回覆自己,為什麼過了熱戀期就回覆的不積極了,是不是不夠喜歡自己了,是不是對其他的人有好感了叭叭叭。。。。。

學心理學之後,當自己的安全感不夠的時候,更多的是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而不是就死纏著對方,需要對方給自己安全感。會分析是不是自己小時候和最親撫養人(一般是媽媽)的一臉型別沒有建立好,然後自己調整改變。(Bowbly依戀型別)又或者是自己在嬰兒期的任務沒有順利的獲得希望的目標,從而對外界不夠信任(埃里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孩子對我說「媽媽,我有錢,我都給你,你別上班了陪我吧」,我要怎樣跟孩子解釋爸媽要上班?

介紹一些心理學效應。。。

有哪些心理學小技巧可以運用在生活中?

還有很多。。。。有空再寫,下班了下班了。。。

13樓:kaysen

心理學與哲學中浸潤多年。

普心,社心,發展心,都讀過。

古希臘到現代的哲學,系統學過。

確認變得更快樂。

最大的收穫是提公升了批判性思維能力。

14樓:Merion

基本不會。簡單看,快樂的對立面是煩惱痛苦。讀了哲學和心理學之後比不讀,煩惱和痛苦要大一些。

幸運的是:在讀哲學和心理學之後,平常的(大多數人眼裡的)煩惱和痛苦,不是煩惱痛苦,或者是可以解決的煩惱痛苦。

不幸的是:讀了哲學和心理學之後,很容易遇到更大、更麻煩的煩惱痛苦。

人,不自尋煩惱,就去死。

15樓:安夢心理

記得在讀大學的時候(心理學專業),我們的老師就跟我們調侃說,讀心理的孩子存在心理問題的概率會比其他專業高,那時候大家也就笑笑就過了。但我覺得挺對的,畢竟對我來說,如果當初沒有學心理學,可能我現在就是個自閉孤兒了。

因為家庭原因,原本自信的我變得小心翼翼,我也經常會想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而學了心理學,雖然不能說大徹大悟了,但也知道怎樣去處理我的情緒,明白事出有因也學會了順其自然。至少在夜晚,我不會糾結的睡不著覺,鬱悶的時候,也能一會兒就恢復。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學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存在,學會用第三人稱視角去看待自己的心理與行為等各方面的問題。

還有就是學心理學的妹子真的超級好相處!每個人都會相互理解,都超級溫柔!

心理學算是「微觀哲學」嗎

子辰 果然,不會都激靈的知乎er,不算網民,知乎的推薦也很幽默啊最近在複習這部分知識 首先,現代心理學早就和哲學沒什麼關係了,這點從心理學的定義就看出來了心理學目前普遍的定義是 關於個體的行為及心智過程的科學研究 所以,其中包括 個體,行為,心智,還有科學。上圖可以看出,在心理學研究視角下,對四個主...

考研考心理學還是哲學

我覺得題主你自己的興趣更加重要,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拋開興趣,就業可能也需要考慮一下的 考心理學,找工作的選擇範圍較大 考哲學,找工作選擇範圍較窄 今天也要學心理 都喜歡的話就都深入了解一下,從考試難度和未來發展規劃上去著手思考 哲學類出來最好是考博,出來能當老師,如果你外出辦講座辦培訓應該薪酬...

哲學是心理學的產物嗎

YWL201 心理學是哲學的產物,卻一直試圖在脫離 哲學 拋棄自己的歷史,而進入 科學共同體 之中 主流心理學界所倡導的 實證主義心理學 哲學為何p開頭 1 新石器之後,人類逐漸開始有科學,譬如文字的誕生 2 也就意味著 文字科學 形而下學 的產生,當然,也有 詩歌藝術 or 數學科學 形而下學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