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不能溝通的父母該如何去愛

時間 2021-05-31 15:05:33

1樓:士多啤梨醬

我父母也是這樣的,所以我和他們的關係很淡,工作了之後改履行義務我就履行,我沒有很多的牽掛,我也很少回家雖然離家也就一兩個小時,但是一年回家一兩次吧。我遇到事情之後沒有很多想家,從小到大,也是靠自己,父母也就給我基本的吃學費生活費,其餘的都是靠自己,初中開始,買衣服生活用品都是自己去買,自己少吃飯存錢的

2樓:

題主的描述,實際上是與描述有一些差異的。

並非不能溝通,而是思考的模式是不同的。你的父母與你成長起來的環境是不一樣的。不能按照如今物質發展現狀下誕生的靈魂模式來與乙個生長在質樸年代的靈魂來硬碰硬。

題主覺得父母無法溝通的同時,父母也可能覺得孩子不理解自己。

中國的父母總是苦著自己也要飽著孩子,不被理解也愛著孩子。作為子女,難道只是無法溝通就忘記如何愛父母了嗎?

痛苦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甩你爸媽幾百萬還會擔心你來回百來塊路費嗎?事情總是有可以活動的空間,父母少有鐵打的心(小概率事件真是不配為人父母的就讓他們滾一邊去吧)。

不要怕不會愛就不去愛。找到無數方法之前先去動手試試看。

3樓:橘子

差不多。以前我在心裡還埋怨過他們,還是忍不住給他們買東西。但是只要住在一起肯定會各種不合。

現在我也結婚生子了,很多事情都看明白了,不是他們不愛,而是他們的方式是我們不能接受罷了。畢竟接受的教育差異。慢慢的我也發現他們在改變,我也在改變對親人的愛的方式。

4樓:姬筱貓

我曾經也深陷溝通和愛的泥潭,其實,愛不妨礙你們之間有不同的看法和見解,也不用再和爸媽吵架後,爭執後有愧疚感,溝通是相互間的能量交流,吵架也算交流。

彼此求同存異才是長久相處之道。

5樓:Jane

其實大部分中國家庭的父母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很多父母表達愛的方式不同,也許他們只是想愛你但是不知道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而且他們生活的背景、年代、受教育程度決定了他們的思想觀念,並不能說他們是錯的,只不過你一直在進步,他們老了,時間精力都跟不上了,學習能力也會下降。所以我覺得你不要光看到父母的不堪,你要學會兩個字:理解。

6樓:greatmatch

看到網上有人吐槽:

快過年了,父母催回家,可回到家沒幾天,就總是批評他,這也不對,那也不對,氣得他又回去上班了。

我也很有體會,覺得父母常把一件小事當成嚴重錯誤來批評教育我,很不爽。

可是,自己當了父母後明白了:

父母看見子女做的不對的地方(是父母覺得不對,而不是子女覺得不對),就一定想要批評,這是本能,他不批評不舒服。

本質上來講,這其實是愛的一種體現,雖然在表情上很嚴肅。

如果是外人批評,當眾批評,那當然會覺得沒面子,丟臉。但是父母批評子女,是愛的批評。即使父母可能一時把我批評的一無是處,彷彿我是全世界最傻的人,最一事無成的人,可他們仍然是全世界最愛我的人。

所以在父母面前「丟臉」,沒啥。

如果子女此時反抗,反而會激化矛盾。造成爭吵。

所以我現在設身處地的一想,把父母的批評當成一種天經地義的事情,就釋然了。比如父親又在怒罵我忘記關燈,浪費電。我立馬笑嘻嘻的過去賠罪:好好好,我錯了。然後把燈關掉。

儘管我可能仍然不記得關燈,但我賠罪的態度好,父母也就不會那麼生氣。家庭關係也會和諧一些。

寫到這裡,忽然想起一位同學,在母親逝世以後跟我們哭訴:你們不要覺得媽媽嘮叨很煩,那是她愛你。我以後再也聽不到媽媽的嘮叨了……

再談談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悟?

我和父親的關係也曾經比較糟糕。有一次就我倆在,父親問我:你對我有什麼意見,說吧。

我一聽,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呀。平時我哪敢說,說了必然要被他兇一頓。我想了想,說「平時的一些小事,你們能不能不要管太多?

看淡一點?我覺得管得太具體了,彷彿一舉一動都受管制,很受束縛」。「

父親當時沒說什麼,但後來可以看出,他真的改了,努力的在改,甚至常勸媽媽也少嘮叨點。父親也想改善我們之間的關係!

然而這樣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這樣帶來了後遺症:

因為父親看到我做的一些不符合他心意的事情,還是想要說,只是被他用意志力強行憋住了。雖然嘴上沒說,但寫在了表情上。比如怒氣,橫眼睛,不理我等。

因為怎麼惹他生氣的,他沒說出來,我又會覺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做錯了什麼。又不敢問,怕問了點燃他的怒火。於是我躲在房間裡,盡量避免和他照面,讓他眼不見為淨,或許好點兒。

而這實際上又會導致他覺得我和他們的關係進一步疏遠了,彷彿路人一樣。

而他也不會一直憋著,有時幾件事情連起來,就會突破他忍耐的極限,從而暴怒一次,把以前的不滿發洩出來。那個陣勢很嚇人。

這樣其實是乙個惡性迴圈,導致雙方矛盾越來越深。

而當我自己當了父親以後,領悟到了一點:父母看到孩子的錯誤,就想要去糾正他,所以就會去批評。這幾乎是本能。

這是愛的表現。相反如果是外人,別人的孩子,我幹嘛要去批評他?這不是惹人厭麼?

我一般會客客氣氣的,甚至誇讚幾句,哄他們開心不是很好麼?

明白了這一點以後,我對父母的批評也就沒那麼牴觸了。舉個例子,他們從小就強迫我多吃飯菜,批評我吃得少。因為他們覺得多吃,孩子才能長得好。

這個很典型,這裡父母覺得他們是對的,而子女(我)覺得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因為我已經吃飽了,再吃就會撐得難受。而父母覺得孩子拒絕吃就是不聽話,不乖,所以各種批評教育之類……小時候我為這事兒沒少捱過打。

有句話叫做」在父母的眼裡,你永遠是孩子「,我外婆來吃飯,也常常勸我爸媽多吃點,我爸媽也不勝其煩。我有個熟人七十多歲了,他九十多歲的媽媽夜裡還要起來給他蓋被子……

話說回來,我都中年了,也有自己的孩子了,難道吃飯連吃多少的自由都沒有了嗎?父母叫我多吃,我以前是比較牴觸的,所以也導致過一些家庭矛盾。而現在我能理解他們一些了,因為這不過是他們愛的表現,本能的想為孩子好而已。

儘管做法我不贊同,但他們沒惡意。

所以在理解和換位思考以後,我現在的應對措施就不一樣了:父母叫我吃這個菜那個菜,即使我已經飽了不想吃了,也會馬上答應」好,好「,然後立刻遵照指示夾一大筷子。儘管這個菜在這頓飯裡,我可能就夾了這麼一筷子。

但至少他們的指示我都很乖的去做了呀。這樣父母他們氣就順了,心情好了,然後他們對我的態度也就跟著好了,那我也會更加孝順。家庭氣氛融洽,和睦了。

這是乙個良性迴圈。

如果說之前我要父母少批評,別批評的辦法是給煮水的鍋裡加冰來強行降溫,那麼現在的做法就像釜底抽薪。首先態度好,理解他們。然後這些無關緊要,非原則性的小事兒,就算心裡不是很贊同,也照他們說的去做,哄哄他們開心。

如果因為覺得自己是對的,而堅持己見,和父母犟,導致家庭不和,反而會失去更多。

以上說的是小事兒,還有些大事兒,比如在父母在工作,結婚上的大事兒處理不當的,導致和父母鬧矛盾的,怎麼解決,其實也是有辦法的,今天先寫到這兒,有時間下回再補上。

7樓:季卓晴

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找到他們愛你的方式,也許你就知道如何愛他們了。

溝通方式也有很多種,如果你能找到你與父母溝通的平衡點。就比如有的人可以酒後吐真言,有的人也會給父母寫信。

8樓:

聽題主的描述,感覺你父母沒有表現出愛自己以及愛你。要麼你父母生活實在太過拮据,無法愛自己以及愛你,要麼他們真的不愛自己也不愛你。

不過,他們已經這樣過了半輩子改變他們基本不可能了。

題主在能力範圍內盡孝就好,給自己找個父母以外的精神寄託吧,不然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想開點

9樓:嘰咕

我們家是60代父母與90代孩子,我一開始也想要嘗試溝通交流,後來發現他們對你誤解率會高達80%:同一句話,大家的理解會完全不一樣。你的乙個簡單無意行為,他們會以負面的態度向未來引申:

「你以後一定怎麼怎麼樣,你將來會有多糟糕。」

20多年的情感摩擦讓我感覺到:也許只是30年的差距,但是大家的情感感知能力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會對你敏感的情緒不屑一顧,共情能力低到無法想象,「父母與孩子」這種身份關係深刻的印在他們的腦子裡:「作為孩子就要有孩子的本分。

」難過到極致,我只有安慰自己,也許就是客觀的文化經濟地理因素造成的吧,他們也是沒辦法,也許只有從我這一代開始,這種畸形的親子關係才可以改善……

目前,面對這種情況,只有練就一顆強心臟,不要強制交流自己想法,聽他們表達他們所有意見不做反駁,自己心裡有桿秤就可以了。

(僅為個人侷限感受)

10樓:Vivian

就比如我媽媽

但是我爸爸總是安慰我說「算了吧就把媽媽當作小孩包容她的敏感儘管有的時候她會做錯事說錯話但是她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還是你呀」

愛父母卻不喜歡父母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兒歌多多 我以為只是我乙個人這麼以為,我真的不喜歡她用她的思想來給我強灌雞湯,最後來一句我那個時代是怎樣就怎樣才會變成現在這樣,我愛她們,我又害怕我以後對我的孩子也是這樣,惡性迴圈。 滿世界的粑粑 同感,我已經三十歲了,父母依然干涉我的生活,尤其是不停的催促我做本來應該是自己的事情,更年期不可理喻的...

當孩子的三觀讓父母失望的時候,該如何去愛

Vincy 讓父母失望的三觀?如果父母的三觀很完美,那孩子需要的是正確引導,而不是在這裡問如何去愛,難道愛自己的孩子是有條件的?這條件就是 孩子必須聽話,必須聽我的話,按照我說的做 達不到這個條件就是 孩子三觀有問題 這樣的三觀適合養電子寵物,發現和自己預期的不對就立馬重置系統,再來一次 愛和喜歡是...

被人無條件的去愛,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個問題要看無條件愛你的那個人,你愛不愛。如果是你也愛的人,被他 她 愛你就會很幸福。如果是你不愛的人,你就會愧疚,你會很累。被人無條件的愛是一種幸福,我覺得我是幸福的,能遇到現在的老公可能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感恩生活中的點滴,感恩他對我無條件的付出,只願這份愛一直繼續下去,願他平平安安每一天。被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