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毫無回應的家庭中長大的人怎麼自救?

時間 2021-05-31 14:56:06

1樓:神鬼3

小時候偶然翻看了一本書,《漂亮朋友》。被莫泊桑的語言所吸引,所以就帶回家看。

有一天我媽媽發現了那本書,可想而知,她不知道那本書的價值。她的眼睛只看到裡面十分露骨的描寫。然後她就衝我大喊大叫。

我拼命向她解釋。她說我頂嘴。把我拉到車裡面。然後順便拿車廂裡的跳繩拴住我的手。她說,她已經受夠了我,打算把我扔到山上。

然後大晚上她把車開到山上的公園裡。

上初中的時候,老師讓我們寫霸王別姬的影評。老師看了我的影評,驚訝的看了我一眼。她問我,有沒有參考別的資料。我說,哈哈,我住校,所以沒有。

當然有,參考的主要是當時車開上黑漆漆的公園的恐懼。後來,每次寫作都抄襲那個時候的感受。

但是我還是說:我瞎想的。我編出來的。以防」少年不識愁滋味「

2樓:

長大了就要自己為自己負責了。包括童年創傷

不要指望成年人回應你,他們基本不會,他們會用自己的信條去條件反射去反應而不是回應

你自己先去和花和栩在一起,學著去回應花兒樹兒這些不會傷害你的生命,然後你和人相處會更輕鬆些

如鷹飛過:抑鬱自救三書(人生三書)

自己探索下去吧

3樓:母音子.自然之印

其實呢,我的童年也是經歷過一種灰色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心理陰影伴隨我走過了非常多年。

生我們養我們,這已經是一種難以回報的恩情。至於家庭寄予我們多少,或者給予了我們是痛苦還是快樂,我覺得那已經無所謂了。一切的痛苦都起源於索求和執著,他創造了各種的不滿意。

我們首先要明白,沒有任何人,包括家庭和父母,做任何事是應該的。

其實換乙個角度看問題,我們要帶著感恩的心去看待家庭。這樣想是不是就非常的坦然了?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的男生們是什麼感受?

泛心康 有人說,重男輕女的家庭,就是 巨嬰 的培養皿。想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都挺好 中的蘇明成,就是乙個代表。蘇明成從小就在蘇母的庇護下長大,他擅長撒嬌,嘴甜,會經常想著法子哄媽媽開心,憑著一張嘴,他想要什麼都能夠從蘇母那裡得到。而對於家中的其他人,他不願意也不屑去關心。因為蘇母不喜歡明玉,作為哥...

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長大的女孩兒最怕什麼?

大概四年前。我有個親戚的老婆懷孕了,三胎。實際上我覺得很鬱悶,這個親戚家裡都很喜歡女孩子,也不重男輕女,前兩胎都是個小棉襖,並且聽話漂亮,家境小康。我覺得挺幸福了吧為啥要拼三胎呢。後來有一次家裡聚餐,我跟這個親戚的老婆正好都在外面透氣,就誇她倆小女兒懂事可愛。她嘆了口氣,說終究不是男娃。接著她講了她...

從小在不幸福的家庭中長大,現在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孩子,是不是我有問題?

空空如也 在缺愛的環境中長大,會變得自私,不懂的如何愛別人,自己愛自己都夠累了,分不出心去愛別人,沒有安全感,疑心病抗拒跟異性接觸,感覺男的都不值得相信。都會傷害自己,自己乙個人挺舒服開心的。 靜慕 瀉藥 樓主希望你能理解。我先講講我前女友的吧。她22已經結婚了。她12歲的時候爸爸去世,媽媽做生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