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心理專家本身心理也存在問題嗎?

時間 2021-05-31 01:46:28

1樓:

這種問題,怎麼沒人說到要點呢?(可想而知知乎上所謂的「心理諮詢師」這個群體有多水了)

要說心裡有問題,那就必須說什麼是正常。

如果強行把正常定義為人們心目當中的「高大全」形象,那無疑每個人都有問題。按這個角度來看,那這個世界就太瘋狂了。

所以,正常的標準,當然不是以人們心目當中的「高大全」來定義,而是以社會群體的普遍認同標準來定義。

這個例子在教材當中大概是這麼講的:如果乙個現代的美中國人按非洲某個部落的習俗裝扮,那他就會被認為是心理有問題。而如果這種裝扮只出現在非洲那個部落裡,就再正常不過了。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另外乙個例子。乙個人喜歡隨地吐痰,是心理問題嗎?不是,大家雖然討厭這種行為,但是還沒有偏離普遍的社會認同,因為誰都可能這麼幹過。

但是乙個人喜歡往別人身上吐痰,那就是心理有問題了,因為這種行為偏離了社會的普遍認同。

只有想法而沒有行為,是不能做有罪推論的。心理問題也是這樣。我心裡罵了你們一萬遍的CNM,但是能說我是說髒話了嗎?我只是在心裡這麼說。

其實對於身邊有朋友問我類似的問題,我心裡想的都是:不要強行聖母好嗎?不要從雞湯文、科普文和自己有限的知識水平,就去推論誰誰誰是不是有心理問題了,進而聖母到希望去幫別人。

就好像小學生非要去幫助科學家造宇宙飛船。

2樓:子軒

我記得老師說過,每乙個人都有心理問題,但是學心理學的人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問題,做心理諮詢的人能夠在心理學的學習中處理好自己的問題,如果乙個諮詢師無法處理好個人的心理問題根本無法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聯結。

3樓:

首先這個問題應給予否定,看了幾個答案,先說說我的看法:

1、首先只有心理諮詢師存在心理問題嗎?

答:現代生活壓力大,大多數人都要為生計,為事業,為家庭,為子女承擔更多的責任,不比無憂無慮的生活,壓力大導致歡笑少,這是普遍的社會現象。

2、為什麼說心理醫生/諮詢師容易存在心理疾病?

答:從兩個方面來說。其一,是醫者不自醫,勸導病人的套路他們再清楚不過。其二,他們更清楚什麼是心理疾病。粗枝大葉的人會丟來一句你這就是閒的。

3、大多數心理諮詢師存在心理疾病?

答:不是,就像上次看的乙個回答,問為什麼很多喜劇演員容易患上憂鬱症。筆者提到了更多的喜劇演員沒有憂鬱症。卓別林,憨豆先生,周星馳等,憂鬱更可能來自成長經歷,來自家庭因素等。

同樣更多的心理醫生也沒有心理疾病,他們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開,也會因為工作感到自豪和成就感。

4、其實還有乙個回答說的很簡單,但也有這意思

答: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心理醫生初期很難把生活和工作區分開,的確聽的多了,容易想的太多,把自己生活失去了。但其實絕大多數的心理醫生還是可以區分好的,更多是一名傾聽者。

其實現在國內也有很多很負責的心理諮詢師,但國內市場還遠遠不成熟。

4樓:

都是肉身,都是有情感思想的高階動物,心理醫生也是人,每天接觸那些負能量,每天都在開導別人,為別人制定各種心理方案。

就像乙個收集轉換站,收集著不同人的思想,然後發出人各所需的不同的思想。

所有,作為心理醫生,一定要有很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好的心理素質,要是自己不能好好的調節自己的心理,肯定會越來越鴨梨山大的呢。

做任何事情,接觸的多了,肯定都會多少的有些變化的。

乙個天真的孩子和乙個歷經社會風霜的人能一樣嗎~~~

5樓:初心

每天都樂呵呵的,無憂無慮的人,你見過麼?那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至於題主提到的,學學心理學就把乙個人變得特別憂鬱的情況,估計也是存在的。心理學和心理諮詢、心靈成長的確是需要突破、成長的。但是核心在於,所有的狀態都是自己選擇與需要的結果。

或許是我們在作乙個猜測,抑或是我們對別人狀態的一種自我選擇性投射。

另一方面,我們作為乙個社會人,保持乙份沉靜平穩的心態也沒什麼不好。

整天看似開朗、開心的樣子也未必就是多好。

初心客廳.郝老師】

6樓:孫陽

卓別林曾講過這樣乙個故事:

有人得了很重的憂鬱症之後去看病。

醫生跟他說:「最近我們城裡來了乙個特別幽默的人,已在街上講了三天笑話,導致全城的人這幾天都過得特別開心。我建議你去找找他。」

這個人說:「我就是你說的那個特別幽默的人。」

7樓:

正常的,當你明白人生和情緒的原理,自然就習慣性的分析自己和別人的行為,不能再閉著眼睛過活,這就是極端理智的結果。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你會習慣這種思維方式,能很容易的從分析行為當中走出來,這時候就不會有太多壓力,看起來也像個正常人了

8樓:

1、培訓老師說「這種現象很正常,接觸負能量多了」,這樣的老師怎麼能培訓出「好」(本來想說合格的)的心理諮詢師?

2、「大多數心理壓力超常人的單位」從在職人員中特培出來的心理諮詢師,他們自己受培訓前就已經可能存在的問題真的很好地處理過了嗎?

3、從開朗活潑變得沉默寡言有很多種可能的原因,光就這一點來看真的很難說……

順便說一句,心理專家不等於心理諮詢師。

9樓:無證學者薩摩

諮詢課的教授有這麼一句搞笑的話:學心理的都是心理異常健康的

諮詢師的作用就像一面鏡子,幫助來訪者了解自己,看到「臉上的髒東西」,如果自己都困擾地不行,那來訪者怎麼知道看到的是自己臉上的髒東西還是鏡子上粘著的髒東西呢?

10樓:

我的兩個朋友都是單位特培的心理諮詢師(別問什麼單位了,反正是個大多數心理壓力超常人的單位,為了緩解這種狀況單位有目的有計畫的從在職人員中培訓了一批心理諮詢師)。

哈哈哈哈哈,為在職人員職業相關的心理輔導的,應該是比較專業的EAP專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是企業組織為員工提供的系統的、長期的援助與福利專案;通過專業人員對組織以及員工進行診斷和建議,提供專業指導、培訓和諮詢,幫助員工及其家庭成員解決心理和行為問題,提高績效及改善組織氣氛和管理。

但是EAP也是心理援助的一種,也需要非常專業的當地從業人員施行。一般都會去尋找專業的第三方機構。

所謂專業從業人員,至少要有專業的理論學習、實操訓練、個人體驗、督導等一系列過程,這一套下來,要想真正成為乙個專業的諮詢師,沒有個幾年是下不來的

另外,由於心理諮詢的性質和起效要求,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至少不應該有其他關係,比如同事關係,這是不允許的。

所以,你們單位這個計畫,我只能說……別坑人了。(手動斜眼)

以前很開朗活潑的兩個人,前幾天參加培訓遇見了,都變得沉默寡言,笑容基本上看不見了,並且很少與人交流。我後來遇見他們的培訓老師,老師說這種現象很正常,接觸負能量多了。。正常個鬼啊……

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確實對處理情緒有比較高的能力要求,就隨便訓練訓練,有什麼用啊,真是你們單位害人害己。

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的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麼解決。

如果不是的話,他倆這是腫麼了?外行人沒有專業的支援系統,沒有系統必要的知識,卻去做諮詢,不說諮詢沒有效果,對當事人雙方的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也要說說對心理諮詢名聲的損害啊。

要說怎麼辦,都別參加你們單位這個坑人的專案了,要麼去找正規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聊聊,要麼去找適合自己的減壓調節方式。

最後,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本身一定是心理健康的。心好累,不想解釋了。

11樓:果果心

題目描述的「大多數」三個字,太不負責任了。

但確實,醫生、作家、心理醫生,這三個人群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比其他行業要略高。

或許可以得出結論:總研究人的人,是容易心理不健康的。

12樓:獨步清涼

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成為心理諮詢師。心理不健康的人一旦成為心理諮詢師就會害人害己,所以有問題的不是你的同事,而是你們單位的這種白痴級別的體制,居然從在職人員中特培心理諮詢師,呵呵……有沒有搞錯?以為考上個二級就能成為心理諮詢師嗎?

以為所有人都能當心理諮詢師嗎?以為當心理諮詢師就是混口飯吃嗎?

呵呵……所以混不好,就把自己的人生兜裡了。每年中國都會有一大批這樣的人從這個職場中退下來,當然還會有人前赴後繼,戰死在心理諮詢工作室,這就是害人害己的結果。

所以我從來不主張有心理問題的人做心理諮詢師,如果乙個人有心理問題,又想成為心理諮詢師,唯一的途徑就是培養自己成為心理健康的人。

大多數INFP選擇藝術作為職業還是心理諮詢?

小王子的玫瑰花 接觸過繪畫和心理學,比較傾向把藝術當愛好,心理學作為所學專業,職業的話偏向網際網路。我是infp但我不太想當心理諮詢因為我很容易被人影響自我消化能力不太強所以不太想當諮詢師但我覺得顧問這個職業蠻好不過需要專業性強 藝術,最初學習的階段會比較枯燥無聊,但當有一定技術的積累後特別是懂得用...

網路上的大多數代表著現實中的大多數嗎

冰鎮過的麥茶 你好,我想用南韓瑜舉例作答。眾所皆知,18年他在台灣深綠城市贏得市長選舉。網路風向無疑是最大功臣之一 然而,在之後的罷免行動中,同樣也是網路風向將它扯下馬,無論他曾承諾不競選地區領導人,隨後食言,但不可否認的是,網路風向是這場罷免戰最大的功臣。南韓瑜自己曾經說過,如果我不認識南韓瑜這個...

大多數男生比大多數女生更擅長理科,是性別刻板印象還是生理優勢

不知道,並沒有精確的證明。不過如果不追求頂尖的話,只是學習別人的研究成果,我覺得性別還影響不了,尤其是中學的東西。不過從另乙個角度來看,如果說男性擅長理科的話,我覺得男生也擅長文科。諾貝爾文學家的得主好像也沒幾個女性吧?所以我們先不考慮硬體上是否有區別,就看看那些在某個行業做出頂尖貢獻的人都付出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