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點心理學被影響了怎麼辦?

時間 2021-05-30 20:10:53

1樓:胖胖不吃魚

想想:「怎麼做,可以讓問題繼續這樣,甚至更嚴重?」

反向想想;

最近正好看到李松蔚老師在這方面的分享,就借話獻上了;希望對答主有用。

2樓:演濤

你好,我想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個方面回答。

2、為什麼。個人過去經驗,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曾經驗過在無法預知或不可抗拒之下受到驚嚇的經驗。成長中的慾望或衝動受到社會文化的壓抑,慾望由受壓抑而產生怨恨,再由此產生焦慮不安的反應。

認知偏差,不嚴謹的推論、選擇性的抽取事實片段、過度概括、低估自己能力、誇大問題嚴重性等認知習慣。

3、怎麼辦。養成客觀評估事實的習慣;多參與團體活動,從簡單的、自己有把握的活動、事情開始,適時表現自己,在活動中建立信心與成就感;保持樂觀心態,以幽默方式幫助自己轉變悲觀想法;調整自己對他、對自己的期望。盡力而為,不固執己見。

3樓:三歲定八十

看得少了,可以再多看點試試。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焦點效應」引起的,其實正常情況下別人並不會一直盯著你看。

人類個體往往把自己視為一切事物的中心,感性地高估了其他個體對自己的關注。這一現象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可,被稱為焦點效應(spotlight effect ),也叫做「社會焦點效應」。

另外,也可能是你之前觀察別人的行為,令你主觀上認為別人也會這樣一直注視著你。這種思維不去糾正很可能就會發展成「妄想」了。要知道心理學現在還處於乙個介乎於「玄學」和「科學」之間的學科。

大多數原理學術,都是在談「機率」而不是說「鐵律」,不能盲目以書中原理做推算以預知別人或自己的行為,就去作主觀上的對人進行"黑白判斷",「善惡區分」,當然你的老師應該也不會這樣。

日本有一部動畫就是描繪了乙個以心理學為真理對人進行分類的世界,動畫名字叫《心理測試者》,用「判斷」代替「證據」,將"預言」作根據,盤以人「未發生的罪」是荒謬的。也並非心理學的正當用途。心理學絕不是為了證明「人類有多愚蠢」而被創立的。

科學緊緊是科學,研究表象探索真理的一種途徑。而心理學作為「邊緣的科學」,很容易被人當做"玄學"來做類似"占卜"、「預言」之流的事情,是不應該提倡的。

三歲定八十:財富秘密|被「奸商」和PUA利用最多的心理學原理:焦點效應

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一樣是會發展的,如果已經影響到學習生活,要捉緊時間進行干預。

4樓:尤可期許

可是沒有會在乎你,老師們不會有那個時間會注意你的,任何場合不可能有人一直關注你

即便老師真的關注你了,也沒有關係,你只是上課跑了神,你只要學業依然很出眾就行了

繼續看一些科學心理學相關知識,行為心理學好像有刻板印象社會文化原因,不一定準確

5樓:沙鷗之歌

總結一下樓主所述的,是否有些沒有主見,性格相當不堅定吶。。。其實採納別人的反應來糾正自身,本身沒有問題,不但如此,還說明你是個很敏感,細膩的人。。。如果不過分的話,無論什麼都是過猶不及。

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同樣的,盡隨人還不如以自我為中心。如果過了,不妨稍稍糾正些吧。首先,學會帶著顆懷疑的心去看故事,聽故事,看新聞,聽八卦,學著去分析你所聽到的,看到的,而不是聽完看完就好,這樣漸漸地你就不會那麼那麼的軟耳朵根了。。。

然後,你要試著在一些交談中或是處理事情的時候提出自己的疑問,提出自身的見解,再慢慢地敢於提出反對意見。。。這需要乙個過程,話說乙個習慣的形成還需要二十天以上呢。

覺得真的被室友影響了睡眠怎麼辦

chanrisate 我有時候也是,想著怎麼這麼沒眼力見她們睡覺的時候我都是小聲講話,平時關係也還可以 不知道是不是塑料哦,呵呵 午睡的時候李女士真的吵的要死,講話聲賊大,tm的有沒有點意識啊,這麼大人了,我覺得還好我們寢室其他人都是佛系玩家要是其他人都是斤斤計較,一點點小事就能給你記住的,那麼李女...

今年心理學考研來不及了該怎麼辦?

沐風學長 第一,還沒有考試呢,概率事件還是有的,雖然很小很小,不要放棄,看好這次的難度,適應一下 第二,時間來說,有四十多孩子都有了的,還有去考研的,你這不算晚第三,要考就不要想太多,選擇合適的學校,不一定是北師大嘛第四,考完研之後早作準備 說不定你考研的過程中,物件一起找到了 夭夭 今年是來不及了...

22年心理學考研擇書困難怎麼辦?

飛沙玉門關 樓主你好,據我的了解312統考對於知識的考察還是比較細緻的,建議選擇和使用機構的解析之前還是先以教材為準,把教材裡的知識和講解吃透,機構的解析精講之類的作為輔助就行。祝你成功! 個人建議找一本你看著舒服的作為主,然後將書上知識和另一本輔導資料作為補充,其實說真的無論勤思,簡快,還是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