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很好,想學心理學,但父母不太贊同該怎麼辦?

時間 2021-05-09 17:42:10

1樓:陳克萊在發現

先正個題,成績絕不是通往人生幸福或普遍意義上的成功的唯一要素,很多成績很好的人後來遇到了心理過不去的坎,不知道怎麼跨過這道坎,自殺了或者江郎才盡了,成績好這個優點被心理障礙扼殺掉,沒得到發揮。

我們普遍認為成績好是一切輝煌的前提條件,不,自我內心強大才是。

有心理學常識的選擇面對心理障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敵來我擋,水來土淹。在我看來,心理學即使不是主修,輔修或旁聽也值得花時間。

我還能在這裡寫回答,就是輔修了心理學後的倖存者。

2樓:偶爾做做夢

學吧。我工作好久了現在也開始學心理學。主要是現在人的心理問題越來越重視。而且生活工作壓力都那麼大,心理問題越來越普遍了。

3樓:倪振源

1,建議是堅持自己的愛好,人生是自己的,無論對錯還是要自己來選擇,承擔。沒有尊重自己意願順從了父母意願的人,不但耽誤了自己,會留下遺憾,也可能會對父母存有抱怨。

2,等你畢業後,什麼是熱門還不一定,人工智慧高速發展,心理學也可能變成剛需和熱門。再次,無論什麼行業都有做的好和不好的,自己喜歡的、自己選擇的專業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就獲得財富。

4樓:王老邪

其實這是乙個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專業本不分冷熱,關鍵在於你想要什麼樣的未來生活

說乙個我的高中同學,語文天才,精通國學,勵志大學學歷史專業,但他選歷史有幾個前提

1.他真的非常非常喜歡

2.他知道學了以後怎樣(很清苦,他自己選擇耐得住)

3.他的家庭條件還不錯,他有選擇的底蘊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該選什麼,不如想想這幾個問題

1.我愛嗎?

2.我的未來規劃是什麼

3.我甘願那樣的生活嗎?我的家人(這裡指的更多的是未來的伴侶)能不能接受呢?

最後,作為乙個非科班出身的心裡行業從業者,再簡單說一下心理行業吧

心裡行業很有前景,但我不確定我能不能活著見到大熱的時候

進入社會後,錢會成為乙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心理行業,其實不賺錢,賺錢的是相關的培訓(當然,隨著逐步規範,也不賺錢了)

如果真的入行(或學習),請準備準備好大量的錢,學習,培訓,個人成長(自己體驗諮詢),督導,每一項都是一大筆錢,我身邊一位比較成熟的諮詢師,花了100萬去學習,自己開諮詢室,目前虧損

對於科班出身,我個人建議留校搞研究可能是相對舒服的吧,一旦出來,會很辛苦

還有,如果學心理學,請把它當科學,他的工作物件是人,心理學我有時會把他比作藥,不同的藥引(諮詢師),帶來不同的藥性,你的乙個行為,可能引發的後果很嚴重,永遠不要忘記諮詢的道德,還有心理學研究的道德

最後的最後,其實不論你學什麼專業,心理學都是很好的輔修,把它當做個人成長,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5樓:千千結

是剛剛高中畢業的學生麼?首先要搞清楚你的想學是一時興起還是思考很久得出的結論?其次要弄明白你所知道的心理學和真實心理學的差距,如果是高中畢業即將入大學的學生,可以考慮綜合父母的建議(可能父母有資源等等)和自己的愛好把心理學作為第二學位,等深入了解後確定自己真正的適合也喜歡後,再去學也不遲。

6樓:

臨床醫學然後做精神科醫生

也很糟糕哈

當愛好就好了別對這個學科太認真心理學入門門檻不高吧個人感覺哦也有可能是划水的人太多才造成我的錯覺

7樓:波蘭來客

你想學心理學,證明你的眼光長遠,心理學在日後必成一門專業學科的。我大學時最尊重就是教我的心理學的老師。她是二級心理老師,而且還是讀博士心理學年輕老師。

學心理學是很認清事物。我聽心理老師說,一位好的心理師,給人諮詢也有乙個鐘一千塊,資薪可觀。自從我接觸心理學,我感覺到改變了很多,懂得很多,知道一切事物都有乙個緣由的

8樓:自娛自樂自已過

成績好的你是否了解過心理學的主修課程,是否了解過心理學專業的能力要求,是否以後從事心理學相關工作?哪怕你和父母關係很僵,他們真的決定了你的志願,成績好的你可以修雙學士,當然這很累。最直接的辦法是和父母好好溝通,無非就是證明自己多喜歡,證明自己有能力做的優秀,證明自己是理性思考過的,至於就業壓力,就要細緻分析了,現在是慘淡,四五年後呢?

慎之又慎。good luck。

9樓:敏敏兒

自己的專業一定要自己選擇,成年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因為這個專業是你學,不是你父母學,而且,可能他們自己也不了解心理學專業。

10樓:Demon丨Roulette

如果真的想學,可以先維持目前的狀態,自己找相關書籍先學一學,看看是不是真的熱愛,不要只是覺得父母不同意就想拋棄其他所有的投身其中,等堅持一段時間,覺得依然熱愛,想把他當做職業的時候再和父母深刻的談一次,擺出自己自學取得的成績,分析可行性,簡單來說就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11樓:子之一真

自己若是有勇氣有信心面對將來的就業或創業問題,那就去學。有追求有主見也是我們每個人本該具有的素質和表現,做父母的也應該理解。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勇氣和信心,那還是另做選擇吧。

12樓:晦去

我並不是應該怎麼做,而是想告訴你做了之後會怎麼樣父母希望你以後有乙個更好的物質生活,意味著你將更加富有,社會地位也會變得更高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有用的東西

而你自己內心的決定是無用的東西(相對而言)但是它可以讓你快樂我覺得,當今社會的壓力是比較大的,人心心理疾病也是越來越多的,我覺得心理學以後要當乙個心理醫生,也是有乙個比較好的出路的,前提是你在乙個大城市,小城市的話,人們沒有那麼重視心理問題,大城市就會比較重視了

13樓:遠行客

我覺著,興趣不一定非要當作自己的專業。

可以和父母好好聊聊,未來肯定是自己要去走,父母的建議往往是為了你好。(如下)

抉擇還是要自己去做。

14樓:浮塵

綜合考慮,對我來說,選乙個就業前景比較好的專業更重要。可以到大學後選修心理,像我高中英語老師,就是大學選修的心理學,現在也是二級心理諮詢師

15樓:迷鹿

其次,關於父母不太贊同自己的選擇這件事我有深切的體會。很多人會說關於志願方面多參考父母的意見,因為他們比我們有更多的社會閱歷與經驗。這固然沒毛病。

但是當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真的有很大偏頗時,我認為好好溝通是最重要的吧。畢竟無論前面的路平坦還是崎嶇,都是需要我們自己一步步往下走的,往後對專業的學習也是自己來。就是簡單一句話,大學畢竟是你去上的。

(語無倫次請見諒)

16樓:我將要成為KWatts

可以自考的,大學也可以選修,先滿足父母之命,得個雙贏的局面。其次是在於你是想學心理學?還是想要心理學的證?如果是前者,那從現在就可以開始了。

17樓:抖鬥piupiu

為什麼不同意呢?因為就業前景?還是什麼,這個還是自己跟父母好好談唄。

說出自己想學的原因,關鍵看父母是因為啥不同意,對症下藥。當然了,這個前提是你真的想學,也做了充分的了解。

18樓:周原

中國和其他國家比起來,尤其缺乏心理學哲學素養,無論你以後從事任何職業,心理學素養都是很重要的基本素質,當然如果把心理學相關崗位當做職業也是很好的,不過呢,這是乙個對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要求極高也非常有挑戰的職業,責任重大,請慎重。

19樓:無冕之王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只要你承擔得起。

考慮一下選心理學的最壞的後果是什麼,未來發展不佳?父母不認可與你關係惡化?大學需要自己攢學費?

這是我想到的最壞結果

那選擇了熱門專業,假如你後悔了會怨恨父母嗎,能不能放下原本的心理學的想法,未來前景如何?

這些都是你需要做功課去查的,最後做乙個你看來選擇最好的,你最不後悔的,然後努力

你要有你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選擇,最重要的應該是先認識你自己。

20樓:白微

說實話,現在的熱門不代表以後會持續熱門,如果父母輩是見多識廣的人,那他們的一些建議可以採納,或者是你可以經過自己的調研,用資料和事實去說服你的父母,如果父母輩是普通的上班族,也沒啥見識,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堅持自己的理想

21樓:SimonHE

知識對乙個人的影響是很多元的,不光是之後的工作,也還會影響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到你的眼界和視野,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你的思維模式等等,甚至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你的性格。

攀比的勝者更加堅信自己的人生信條與選擇,而敗者則開始對自己的決定與理想產生了動搖,甚至於盲目的追隨別人的腳步,並將別人灌輸給自己的想法再灌輸給別人,攀比中被誇大的進一步被誇大,被輕視的則慢慢被無視。

在這樣一種環境下,真正有夢想的人少了,對知識真正渴望與熱愛的人也少了,大量的人開始找捷徑,以人生不易為藉口給自己的所作所為開脫,隨波逐流的人說自己身不由己,能力不夠的人開始崇拜人際關係,很少有人記得自己最初的理想是什麼了,甚至說很多人最初連理想都沒有,當代的大學生們,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己在大學生涯裡想得到的是什麼呢?

既然人們都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那相信自己的決定與能力就夠了,大學四年專心充實自己,別翹課多看書,多跟老師泡lab,將來過上真的自己能掌握的,喜歡的生活,這種生活不容易但卻精彩,充實,快樂。

這麼好的年紀,不為自己喜歡的,想要的拼一把,不為夢想拼一把豈不是太可惜了。若是將來四五十歲,各方面的壓力壓的自己喘不過氣來,從事的工作按部就班,但自己卻一點也喜歡不起來,每天只盼著早點下班,回頭想想自己做過的選擇,開始後悔卻沒有任何辦法,這才是真正的可悲。

本人想學習心理學,想做實驗來提高對心理學的理解,有什麼途徑,感覺看書不實踐,會很枯燥?

業精於學 對於非專業出身 也不可能再去讀心理學本科 碩士 博士 人士來說,目前較為系統接觸 學習心理學的方式就是報考心理諮詢師,學習心理諮詢師的培訓課程。這種方式比自學是要有效很多,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會結合很多諮詢案例來闡述,尤其是實操課的聽講和互動,這個是自己看書完全無法感受和領悟到的。所以,如果有...

想學心理學有沒有推薦的系列書?

NoSignal 這才是心理學 第11版 豆瓣 在對心理學的科學性有一定認識之後可以閱讀一些普通心理學或心理學概論方面的書籍,如彭聃齡老師的 普通心理學 或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 了解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總體概覽。普通心理學 第5版 豆瓣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 原書第7版DSM 5公升級版美國名校學生喜愛的...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最後安排心理學教授認父情節的意義是什麼?

ZxxxGAM 在我看來,整部電影就是乙個設計好的圈套。男主在自己兒子身邊呆了10年,等到終於有人懷疑他不會老的身份,到這時借這個機會把真相和盤托出。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讓這個世界上最後乙個知道他真相的人 也就是他的兒子,那個有心臟病的心理學家 害死,他先把真相說出來,最後又說只是乙個故事,大家顯然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