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博弈論的角度理解「如果我得不到,其他人也別想得到」這句話?

時間 2021-05-29 22:33:17

1樓:

這是很好的博弈策略。

當博弈存在多個納什均衡時,在REPEATED GAME中,一方可以通過威脅其他參與者

「若你背叛,我就在之後的博弈中選擇對你最差的那個」

來脅迫對方選擇對威脅者最有利的那個納什均衡。

脅迫方在博弈中將會佔據很大的優勢。

舉個例子。

A國和B國進行交易,交易的內容是鴉片。A國可以選擇開戰、不開戰;B國可以選擇禁菸、不禁菸。

收益矩陣

B\A 開戰不開戰

禁菸 -5\-5 2\-1

不禁菸 -10\-5 -2\6

本來的納什均衡是B國禁菸,A國不開戰。B國拿2,A國-1。

然而,如果是重複博弈,A國可以說一句話,則

A國可以說「如果你禁菸,我就開戰」

B國一想,如果自己禁菸了,對方開戰,那我就瞬間-5.不如接受不禁菸、不開戰的-2.

所以A國成功地將博弈轉移到了(不禁菸,不開戰),這樣獲得了6的收益。而B國則從2變成了-2.

2樓:

囚徒困境

均衡理論

理論中的每一方都是從利己角度出發作出決策,用囚徒困境來說,嫌疑人A作出坦白的支撐點是自己不受到最嚴重的刑罰,而不是B是否受到最輕的刑罰。

可能博弈論的決策者作出決策後造成的結果會和你提到的「如果我得不到它,其他人也別想得到它」,「如果我得不到它,我就毀滅它」裡的決策動機造成結果吻合,但是兩者的動機不一樣的,博弈論的動機是利己,而你的例子的動機是損人。

能否從博弈論角度來解釋生活中的商業聚集現象?

清隳 這個問題能夠有很複雜的交叉學科解釋,但是應題主要求,也可以給出乙個很直觀的簡單經濟學模型進行初步分析。在這個模型中,只有銷售者數量為 時不存在均衡,且所有均衡都必有銷售者聚集的情況。模型建立在以下假設之上 考慮乙個地區的消費者都均勻地居住在一條線上,比如,一條街道。每個消費者都喜歡到距離最近的...

我有乙個關於博弈論的問題?

飄起的豬 看好自己的東西,然後,在不打擾別人的基礎上,自己過得開心就好,如果想和b好好處朋友,可以好好的和她玩,每個人身上都有小問題,如果你能接受她們的小問題就好好處,如果不能就算了,別把自己侷限在小小的宿舍裡面,讓自己開心點,別忘記了好好學習,其實想想以前高中也有讓自己恨的牙癢癢的室友,現在想想也...

一道與數學有關的博弈論問題如何思考?

Poincare ACM HDU 2516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ib 233 x mapmp int main fib 1 1 fib 2 1 for int i 3 i 50 i fib i fib i 1 fib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