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部分人或企業對第一學歷有種近乎病態的執念?

時間 2021-05-29 22:25:34

1樓:

其實沒必要把這個問題擴大化,本質上是乙個效率和概率的問題。

本人是二本畢業,後來國外讀過碩士,工作過程中,面試過(不包括簡歷篩查)少說也有幾百人,在其它條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向第一學歷傾斜,是比較簡單有效的篩選建立的辦法,在供求關係的不平衡的情況下,只是提高供求效率。

第一學歷主要體現個體在高考時刻的成功,智商、學習能力、自我努力等幾個要素的綜合,至於後來考入研究生的人,也只能證明自己的學術水平或者研究水平,但是對工作崗位的適應和學習能力,是不是一定會比優秀的本科生強呢?

我在一家世界知名500強工作時,對於有一定工作經歷的人,基本就不太看重學歷,更看重經歷,我們曾經說過,如果畢業很多年,還以名校作為你的敲門磚,那麼這些年你都幹嘛了,當你能用「貢獻」、「數字」、「業績」說話的時候,其它所有的標籤都是點綴。馬雲也不是211,但你不是馬雲。如果你不足夠驚豔,就不要計較別人的門檻,如果你足夠經驗,你就是門檻!

20多年前,我分享給朋友乙個觀點,「所有的招聘條件都是不要你的理由,要你是不要理由的」

反求諸己,社會最後會還你公道!

2樓:

我有後學歷,後學歷怎麼拿到的我自己清楚,別人也清楚,誰都不傻。交上學費,每學期上三四天課,講點皮毛,考試。考試的時候抄襲課本、交頭接耳,不管。

我第一學歷是正規211本科,我的後學歷是因為要有個與工作同專業的本科好來評職稱用。更多的後學歷『』同學『』,初中畢業後,中專大專都是在那個函授學校,一直混文憑。呵呵。

我好像答得文不對題。

不怪我,你問的是第一學歷,其實那叫本科學歷。你本科二本正規研究生和博士的話,第一學歷還是博士。

為什麼大部分企業在招聘時把學歷當成是第一篩選條件?

張小年 真有能力的人不用考試,直接甩註冊證書。另外有能力也是企業找人不是反過來投簡歷。考試檢測能力不過是菜雞互啄,其實都沒能力。 陶朱公 一般來說,學歷作為篩選條件是為了降低企業成本 包括招聘成本和用人成本 在面試效度不高的情況下 我本人就是HR,負責過面試官培訓,說實話很多面試官的水平真的層次不齊...

為什麼有一部分人對宣傳主旋律的廣告,電影或者歌曲感到反感甚至是討厭?

C將軍 這種狀態應該是階段性的。就好比 我這都是為你好啊 這句話。有的時候聽起來神煩,靠,道理我都懂,用得著你跟我囉嗦啊!但有的時候聽起來就很暖心,哦,原來你一直都關心我啊。應該是乙個道理。那些現在對主旋律表現反感甚至不屑一顧的,過一陣沒準就熱血沸騰了。 胡小花 因為好了傷疤忘了疼,建國初期主旋律宣...

為什麼部分人對明朝有不好的看法?

karl 如果你想當貴族,很多朝代都值得懷念。如果你想做個小老百姓,哪個朝代都不值得懷念,想回去過苦日子?再輝煌的封建王朝都只是統治階級的輝煌,下層百姓一樣朝不保夕。 沒有馬的騎兵 因為賤呀!好日子不想過了,想回去過過癮,外一做首輔呢?外一做皇帝呢?反正那些人肯定屁股上和地主階層是有著天然的地心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