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這個社會心理學的說法?能否舉例說明?

時間 2021-05-09 17:37:36

1樓:

我的天,這已經很明顯的說明心理學研究來研究去,最終就是一堆廢話,當他們試圖用「絕對的,標準化」的陳詞來證明這些理論的時候,連他們自己都難以說服。外界總能找到與結論不符的案例。

2樓:愛吃柚子

前幾天剛看了社會心理學課本上乙個現象,就是受害人被壞人侵犯綁架以後會幫助壞人甚至喜歡壞人的行為,大概的原理就是壞人綁架你的時候掌握著你生死的權利,如果這個時候他對你好點的話你會非常感激,會做出幫助壞人的行為,可能跟這個的原理有點相同吧,,,僅供參考。

3樓:樹人大叔

更加喜歡上被禁止的行為,有可能是嘗試挑戰禁止行為發出者,的一種曲折訊號。媽媽不讓你欺負妹妹,你卻更加要欺負妹妹,可能更多的不是你覺得欺負妹妹有趣,而是藉這種方式表達你挑戰媽媽權威的曲折方式。

4樓:深圳老土

你這裡的「受到輕微懲罰的人,才不喜歡那種被禁止的行為」不見得對,輕微改成適當的更好,因為輕微和嚴厲可能都會增加不良行為的吸引力。

之所以嚴厲會增加不良行為,可能是因為它很少使人產生內化,比如母親為使孩子不欺負小妹妹而用懲罰來威脅他,如果母親成功了,孩子就會感受不協調,「我想打」和「媽媽不讓打」不協調,如果威脅很嚴厲或受到了嚴厲懲罰,他就有充分理由來解釋自己的行為,如果懲罰不算嚴厲,他的理由就沒那麼充分,就得找其他的理由,如讓自己相信不再喜歡打小妹妹了,也就是被內化了。

如何理解社會心理學中的替罪羊理論?

劉十三 替罪羊理論的核心支撐點還是社會偏見問題。心理學有乙個很著名的理論,叫作 挫折一侵略 frustration aggression 理論。什麼意思呢?就是沮喪或者挫折感會使人們對其他人群的成員產生敵意,而敵意最後會以偏見和歧視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個理論也被為 替罪羊理論 簡單來說,就是受挫的人有...

精通社會心理學是什麼感覺?

悟道 就是感覺累,除了累在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吃飯的時候吃到過頭髮麼,就是那個感覺真的!要是吃到一根粗點的頭髮還可以至少可以吐出來要是吃到一根細細的頭髮吐還吐不出來就難受了啊真的! 時而 應用心理學在讀,近期,在回顧社會心理學的內容,談不上精通,至少學習後,對一些現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自己的生活也有...

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有什麼區別?

給大家講個故事吧,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課上和心理學老師的課上都講了親本理論。社會學系的方文老師讓學生在黑板上寫下對自己最重要的五個人人名字然後乙個個擦掉,心理學系老師開的課上老師也大概問了伴侶和父母掉進水裡先救誰,方文老師的實驗結束後,大家都體會到了無奈,比如乙個同學首先擦掉了恩師的名字,然後是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