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裡的句子為什麼那麼簡略,讓人好像似懂非懂的樣子,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好像一生都參悟不出來?

時間 2021-07-12 18:56:26

1樓:沉默是金

最近我也在讀《論語》。我認為讀書要有所得,首先你得願意讀,然後再談談如何使孔子「說」。在我的想象裡,孔子無愧於君子這個稱謂。

他瀟灑,溫和有禮。對待自己的學生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朋友說可以讀其歷史,這也是乙個好方法。

畢竟你要讓孔子「說話」,古今對比是比不可少的。如果你是做研究的,當然讀得越細越好,如果只是想單純學習,那你就要嘗試與孔子來一場古今對話。把你想象成孔子的學生,你心目中的孔子應該是怎麼樣的,而《論語》中的孔子就是什麼樣的。

然後結合生活中的閱歷,試著理解孔子說這話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這麼說。有人說孔子是乙個很會做人情世故的人。我聽進去了,我看到的確實也是那樣的孔子。

我還在讀《道德經》,老子與孔子確實是有種針鋒相對意味在裡面。讀到樂處時,我會高呼有意思有意思。

2樓:微風

越是簡單的越難懂,簡單中的道理是最難禪悟的。我們都感覺《論語》好像東一句西一句的,其實它每一篇都是按照順序層層遞進,從人道寫到天道,當然這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我想人生每乙個階段再讀都會有不同感悟。

3樓:不形

因為論語,本身就是些徒弟們七嘴八舌搞出來的回憶性文章。而且,孔丘本人也並沒有什麼深奧的哲思。那裡面,只是些孔某自認的一些簡單的行為守則,還有很多不但當下,在那個時代也不正確的觀念,想從那裡悟出深刻的東西,你想多了。

或者準確的說,是你想的太少了,頭腦被侷限住了。

4樓:小舟

《論語》是語錄體,他只告訴你孔子說了什麼,沒告訴你孔子在什麼時候,什麼歷史背景下,經歷了什麼事情後,對什麼樣的人說的話。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孔子所處的時代,孔子所提到的先賢的時代,孔子為什麼要提他們,以及孔子所處的時代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的,這裡推薦楊伯峻先生的《春秋左傳注》。

為什麼蕾姆那麼讓人喜歡?

acheng 難道沒人想要乙個能為你分擔困難,在人生失意時會安慰你,鼓勵你,使你堅強振作起來對你不離不棄甘願犧牲自我並且十分可愛又溫柔的女僕嗎? 因為倒貼啊,這還用說,拋去這一特點其他答主所列出來的那些優秀品格恐怕也沒多少吸引力了吧。試問哪個男的不喜歡這種溫柔善良心裡只想著你不管你怎麼挫怎麼屌絲都把...

為什麼有些人說話那麼讓人討厭?

這幾天,吾輩又霸屏了。以前看老電影,反面人物都動不動,子曰詩云,砥礪精誠,引經據典,老地主屋子裡都得掛一忠孝節義牌子。電影鬥鯊裡的特務接頭暗號就是乙隻印著,精誠團結的匾額,所以我現在一聽,吾輩,吾土吾民這種詞兒就很不順耳。老電影裡的正面人物基本上都說大白話,讓人聽得懂,群眾路線嘛。這年頭來一句魯迅離...

有什麼句子讓人看了心酸的?

小丸子不吃肉 1.生活很戲劇,從無望學會期望,從失望學會無望,從孤單學會適應陪伴,從分離學會孤單。兜兜轉轉,還是乙個人,卻又不再是那個人。2.真正的失望不是怒罵,不是嚎啕大哭也不是衝你發脾氣,而是沉默不語,是你做什麼我都覺得和我再也沒有任何關聯。3.每次崩潰的理由,在別人看來只是大題小做,只有自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