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作者辛棄疾 頭白齒牙缺 這首詞每句怎麼翻譯?

時間 2021-07-06 19:00:58

1樓:Harmoc

至於題主為什麼想要翻譯,我覺得大抵典故的陌生吧。畢竟,喜歡這些的朋友對於基礎的文法不可能不知曉。但是我覺得,這種東西還是自己去查詢會比較好,畢竟翻譯最佳也不過信達雅,遠不如詩嘛。

我就說一下我的理解:

此詩有序, 元日投宿博山寺,見者驚嘆其老 。

前兩句易解:頭髮花白,牙齒有缺,不要笑我這老翁衰老至此。無窮無極的蒼天、大地、現在、往昔,人就生於這四者之中。

貴賤:白居易《浩歌行》:「賢愚貴賤同歸盡,北邙冢墓高嵯峨。」蘇軾《任師中輓詞》:「貴賤賢愚同盡耳,君家不盡緣賢子。」

造物:《新唐書·杜審言傳》:「審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

好的壞的一同終了,高貴低下好人壞人也是一樣,命運如小兒胡鬧。

(寄託於)佛教道教更可笑, 那不過談說宗教義理(而已)。

堆豗:豗音灰。歐陽修《》:「三日不出門,堆豗類寒鴉。」

答颯:《南史·鄭鮮之傳》:「時傅亮、謝晦位遇日隆,範泰嘗眾中讓誚鮮之曰:『卿與傅、謝俱從聖主有功關、洛,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颯,去人遼遠,何不肖之甚!』鮮之熟視不對。」

坐著的樣子無精打采,走路的樣子萎靡不振,站著的樣子老態龍鍾。

有時:李清照《聲聲慢》詞:「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濛鴻:即鴻蒙。《莊子·在宥》:「適遭鴻蒙」司馬彪注:「自然元氣也。」

偶爾喝幾杯淡酒,迷迷糊糊地醉了。

四十九年前事:此詩年份不詳,由辛棄疾年六十八病逝推測,此處應指年少時抗金之事。

一百八盤:黃庭堅《竹枝詞》:「浮雲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

」任淵注:「一百八盤及四十八渡,皆自峽州往黔中路名。」陸游《入蜀記》:

「二十四日早抵巫山縣。……臨江南陵山極高大,有路如線,盤屈至絕頂,謂之一百八盤。」按此處乃泛指,以喻世路及人生活歷程之艱險,非實有所指也。

回首年少事,多年過去,世路如此多艱,如今只能拄著拐仗倚牆東望。 老年時的境況與什麼相似呢,只是和年輕時一樣。

又是壯志未籌。

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應該算豪放詞還是婉約詞?

李明鑫 水調歌頭。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由於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dao sui 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

晉江作者不論人品 文寫得好的有哪些作者?

bl 墨香銅臭,人物刻畫的很好,魔道和天官明顯把我圈粉了。她的文的主旨很正能量,而且從一而終,圍繞這個核心展開。當然 渣反 好像除外,這本應該是為了火而寫的,穿書,虐渣,復仇,重生什麼的都是熱門標籤。看這本的時候我差點看不下去。還好她後來寫的文不是按照這個套路了,魔道,天官基本上已經往精品文的路上走...

考古工作者

hunter 引錢穆 國史大綱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 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隻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二 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