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傳習錄》這一段是不是寫錯了?

時間 2021-06-17 02:40:30

1樓:

題主看到了和一般邏輯不負的一些地方。單說前幾句,題主給出了一種邏輯上更順暢的文字,但私以為並不比原文好。東方文化不是不講邏輯,是會在某一些節點上超越邏輯。

這是東方哲學的魅力和能力。

單說前兩句,王陽明詞已達意,不必改。

2樓:樞問先生

題主改後的條文

除了「不是本體明白後,卻於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來也」

改為「本體明白後,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來也」

不妥以外

其他的修改

與陽明要表達的沒有差別。

但是從題主最後一句的修改

基本可以判斷

題主對這段的理解,或是對心學的理解,還有不到位的地方1首先我們來看看

陽明在表達什麼

陽明說這段話

是有明確指向的

那就是程朱對於「聖人無所不知」的解釋

程朱認為「聖人無所不知」的範圍

是天下事事物物

而陽明對於「聖人無所不知」的範圍

僅限於自我生命

也就是在陽明看來

或者是心學的角度

聖人無所不知的是自己的生命

並非天下事事物物

這就涉及到什麼是心學

心學在幹什麼

心學所關心的內容是什麼

這些問題,可以參照我的專欄

陽明心學修學次第

知道了陽明說這段話的核心意圖

題主改後的條文

與陽明雖然表達上不一樣

但都是闡述同乙個內容

那就是聖人之學只關乎生命

生命以外的

聖人也有不知

所以才要繼續學

所以孔子進太廟

才會每事問

2所以題主最後一句的修改

實際是錯誤的

變成了程朱的理論

錯誤的認為通達心性以後

便會於天下事物無所不知

其實通達心性以後

只是於自我生命無所不知

天下事物

聖人也有不知

所以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樓:恆河

這段沒有錯,恰好解釋了現在很多人困惑的「知行合一」的「知」的含義。聖人所說的「知」就是「知天理」,也就是王陽明說的「致良知」。

1.「知行合一」的知也就是「致良知」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而天理投射到萬事萬物上就是道理,就是術科學知識就屬於道理的範疇。

所以儘管「致良知」知道了天理,但對於具體的事物的道理還是需要去「格」的。

2.中國哲學認為:「頭腦」是理性思維,在較低的層面。

「心」是生命情感,是更高層次,是驅動人的根本原因。真知就是心中的天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是停留在頭腦中的道理,所以也就是「未知」。

我們平時說的「知」其實就是道理,所以,我們直觀感覺「知」和「行」是分離的。毛偉人的《實踐論》對這部分有精彩的論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的每一迴圈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題主和絕大多數人理解的「知行合一」還在這個層面,它對人生肯定有指導意義,但並不是「知行合一」的真正意義。

而真正的「真知」就是天理,它是這個世界最根本最本質的真相,它只在你心裡。一旦你窺見天理,你的思想行為都立刻改變。我曾經舉過乙個不是太妥當但很形象的例子:

真正的天理應該是像「溼手摸電門會觸電」一樣的道理,一旦知道這個天理,你的思想和行為都立即不可逆轉的改變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改變會不斷擴大。這才是「知行合一」。

4樓:白螺杯

聖人無所不知,亦無所知,無所不能,亦無所能。

其實學習王陽明的心學,有必要學習一下佛家和道家的哲學思想,這樣能夠更加融會貫通,畢竟聖人本人,也是經歷了五逆三變的。

5樓:新建小學

王陽明的意思是指出聖人無所不知的真正含義。這裡指心學闡述的「聖人無所不知」。

心學的無所不知不是指對萬事萬物都知道,比如像諸葛亮前算五百年,後算五百年。沒見過的不可能知道。

心學的無所不知是指聖人能夠把內心的知覺力量發揮到極致,沒有任何滯礙、偏差。所以遇到萬事萬物能觸類旁通、舉一反

三、隨機應變。這就是所謂「聖人無所不知」。

具體來說,你穿越回去問王陽明,你知道五百年後中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嗎?,他當然不知道。但是王陽明和你共生活在同一時代,不管是在明朝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你們倆遇到工作、學習、生活問題,在認知深度和處理方法上,肯定天淵之別。

從面對任何事物,認識本質、實踐處置上來說,聖人無所不能,因為「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知的原因是知道規律。

6樓:誠意

並非有錯,而是題主沒有弄明白。

陽明說的聖人無所不知不是人們以為的什麼知識人事沒有經歷體驗就能知道,後面老兄還是認為通過知了天理過後還要拉到知曉天地萬物名物度數上。陽明先生說的聖人無所不知,只是知天理,天理是什麼?這個不是靠文字理解就能明白的,抖音上有位up主說:

人有兩套認知系統,一是意識;二是心識。意識是來自於眼耳鼻舌身意的經驗感受,普通人對世界的認識,是這些對事物的認知產生的知識經驗。心識是超脫意識的。

用陽明的話來說:心和意的意思。無所不知,許多人都是從意識層面的認知。

很多人妄想不去經歷,悟了道成了聖人就有不曾學習經歷就有的知識經驗。陽明說的「聖人無所不知」不是這樣的妄想,無所不知只是知乙個天理。《論語》中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無所不知)也。用陽明先生的話來說:知善知噁是良知(無所不知)。

是從心識(暫且)層面上來說。而要明白這個天理要實修,要去切身的用功夫為善去惡,要拔高自己的身心狀態才有可能明了。並不是只看書理解文字概念就能明白的。

憨山大師說:今人學道,把古人前賢的話當成自己的修行程度,看上去話說的話精妙有見地,實際上自己閉塞自己的悟門。

附:原文

聖人無所不知,只是知箇天理;無所不能,只是能個天理。聖人本體明白,故事事知箇天理所在,便去盡個天理:不是本體明白後,卻於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來也。

譯文:聖人無所不知,只是知箇天理;無所不能,只是能個天理。聖人本體明白,故事事知箇天理所在,便去盡個天理。不是本體明白後,就對天下的所有事物都曉得,都能做的來。

注:聖人本體明白後,沒有學過開車他也是不會開車,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沒學不會,天理所在,如果需要他學,他就會去學開車上駕校考駕照,這是良知天理對於應事的自然應對。沒學會開車前良知不會告訴學會了,學會開車良知會明白會開車,良知全都知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無所不知的知。

7樓:半山賣衣人

一般要改原文的都是自己理解偏差了

頭四句,其實就是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的意思。

後半段講的是聖人生知安行,而不是學之利行,困知勉強行

8樓:王若楓

你可能不知道古聖還有一句老話:人力有時窮。

心裡清楚手上做不來的事兒多了。

王陽明這段本來就是寫給你這樣的人看的,意思是告訴你:別以為弄明白了就算會做了。結果你要給人家改……

採礦你明白,冶金你明白,發動機工作原理你也明白,你就能造出來發動機了?

9樓:希夷

《傳習錄》黃直錄:聖人無所不知,只是知箇天理;無所不能,只是能個天理。聖人本體明白,故事事知箇天理所在,便去盡個天理:不是本體明白後,卻於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來也。

個人覺得原文文意不通,應更改如下:

聖人非無所不知,只是知箇天理;非無所不能,只是能個天理。聖人本體明白,故事事知箇天理所在,便去盡個天理:本體明白後,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來也。

理由如下:

原文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聖人不是所有事情都知道,只是知道個天理罷了;聖人也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做到,只是能做到符合天理罷了。

聖人本性沒有被蒙蔽,所以每件事都知道天理的所在,只需要遵循天理就行了:本性澄澈以後,對於天下的所有事就都可以知道,也可以做到。

如果按照原文的翻譯明顯解釋不通。

不知道各位的意見如何?

我讀的是九州出版社梁啟超點校的版本,本來我不敢造次,但這段話確實障礙太多了,前後根本不通順,於是大膽下手,對原文進行修改以後,文字流暢了很多,而且前後文一氣呵成,與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原理也一以貫之。

所以我覺得改動後更加符合文章整體的語義。

王陽明《傳習錄》中有一段話 「然天理亦自有個中和處, 才過便非心之本體,必須調停適中始得。」的意思?

一念非凡 這就是說,你的情緒能量流體,發洩出來的時候不能過量,講究適中。比如,對待兒子過於溺愛就是私意了,但也不能太疏遠了。這兩種處理方式都是屬於 違背天理 的。 花開彼岸天 按照你的性情,今天本想帶孩子去小公園裡安度週末,卻因為 中產階級焦慮症 啥的非要費很大力氣帶他去遊樂場或者培訓班,自己沒有放...

如何理解王陽明《傳習錄》中這段話

漆園吏 這句話應該理解成構建意義的觀點 物的存在如果沒有被你認知到,就不會在你處構建意義 也就是心外之物 沒有認知到的事物 道理等 對你沒有意義。特別對於認知來說。 中二人 關於這個解讀,我覺得用先生自己的話作答最官方了解讀如下 先生曰 你看這個天地中間,什麼是天地的心?對曰 嘗聞人是天地的心。曰 ...

如何救回這一段感情?

讓我們夢想吧 小夥子,談戀愛不要用力過猛了,而且你們確實有年齡差,三觀不一致很正常,何況她還正在形成中,錯誤的引導方式反而會讓她走到你不願意看見的另乙個極端,所以我為什麼說你用力過猛,你快成了老父親了,那麼閨女叛逆也是很自然的了 談戀愛也不是說她需要什麼就給什麼,而且你這語氣也很像個老父親在訴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