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講順其自然,持盈而虧,順其自然不是不受個人主觀意志為轉移嗎?怎麼能做到功遂身退風光時期能保全自身

時間 2021-06-13 06:02:00

1樓:狂躁

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只有一面是虛假的,僅僅主觀的,無法立足的。

你真的功遂了嗎?你真的功遂了就可以身退。

你真的明哲了嗎?你真明哲了就可以保身。

當你真的在某一方面達到了「陰/陽」,就自然吸引來與此方面匹配的「陽/陰」。

重點不在於這個「公式」,而在於你真的做到了嗎。

怎麼做到?就是用手腳、頭腦、心力去做到,還能怎麼做到?

2樓:王徴南的座右銘

關於張良的乙個元雜劇裡有句詞「不是微臣回山早,從前恩愛反成仇」。做一件事達到目的就好了,至於大家認為這是誰做的反而是無關緊要的。道教的順其自然是說知道大的運勢流行去做,這其中的關鍵在於人力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與大的運勢鬥爭,沒有必要迎著滔天洪水上去,而且與大勢做鬥爭反而是與自己過不去,道的智慧型是看透,看透怎麼樣以後,能鬥爭的就鬥,鬥不過的就躲著。

3樓:浩哥愛讀書

冒昧的說兩句。

順其自然的前提是明白天地之間的大道,也就是老子裡面最核心的概念,具體是啥我也說清楚,不過個人理解的最少也是宇宙存在之前就有些的道理和規則吧。

所謂的功遂身退,是在面對功勞的時候,沒有必要一味的強調個人,顯露的話,很容易被當成靶子,而且不利於自身的修行。功遂身退,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功遂+身退,功遂的過程還是要努力的,身退的方式和心態也是需要考慮的。

老子講順其自然,持盈而虧,花開後終究會花落,既然這樣,我們能一直把握住花開未滿月未圓的狀態嗎?

Rejoice 表達下我淺顯的認識,這應該就是道家中庸思想的一種表述吧。不偏不倚 不上不下,取其中。我覺得不管在什麼地方,要把握這種狀態是困難的,但他也是值得追求的,需要不斷的去自我審視和修正。我們可能很難完美的把握這種適度的量,但我們可以不斷修正,讓他始終保持在這個量的左右。 wwwsun001 ...

老子觀點是順其自然,道家又講究禁慾,怎麼看待?

不過冬 身體修好了自然斷,不需要禁慾,有些宗教一上來就斷這個斷那個的,殊不知層次未到,強行拔高,有害無益!從教義上講,道教除了和佛教雜交出來那一支以外,本來對於禁慾這個事就是僅限於在廟上不要做而已,不論散居還是住廟的,都是可以娶妻生子的。 吳拾壹 道教分南北,北派以全真為大,提倡出家禁慾,這些都是為...

以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的態度去面對如今的社會好嗎?

德善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是有針對性的,自有所對應的事物。若把它對應當今社會顯然是不合適的。首先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不會是你真實的內心。其次在當今社會若專注 依賴 祈求 於順其自然 無為而治反而不是無為而治,專注於順其自然反而沒有順其自然。那樣的思想和態度是不正確的,是脫離現實的,只會拘束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