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滕王閣序》難道不是最好的古文之一嗎?

時間 2021-06-11 16:20:57

1樓:Ian

王勃《滕王閣序》如何,古人自有評說。

這有山先生,三本學歷,沒文化喜歡瞎吹。寫得那個什麼檄文,唬得批小將們頭暈目眩,一時奉為玉律。讓批小將們都以為他是賈長沙在世,嵇中散復生,還說什麼當得起魏晉風流四字。

玄心深情妙賞洞見哪詞他配得?

2樓:Icarus

你朋友什麼來頭,高中好好上課也不至於說出這種話呀。還有這話是你朋友自己說的吧,你朋友崇拜的那個up聽到這句話指不定也要噴他。

我高中也沒咋好好上課,但恰好《滕王閣序》那節課我是從頭聽到尾的,何止順暢了得,每個典都在點上,還「牽強」呢,怕是他自己看不懂,「勉強」他了。

每種文體都帶有時代性,不是說我們現在的人文采不行了,而是環境不對頭,現代人很難寫出那正宗味兒,上佳的是神合,但不可能真的回到那個時候,那個每乙個物品每一件事情都在自己合適的位子上的時候,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納蘭性德那種特例,是宋詞的迴光返照,放在宋代可以算是詞人的第一梯隊吧(這個我沒深入研究過,有錯可以指出),但也頂不住宋代第一梯隊量大啊。

關於《滕王閣序》本身還有其它想說的,奈何在上班,之後有時間再看看。

3樓:不是你熟悉的楓

王勃,初唐四傑之一,代表作滕王閣序、滕王閣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他但凡寫出一篇水平差不多的,也不至於我根本不知道這個人。

這種人說實話就是迎合一群半文盲的反智心理,恰爛w罷了,真正的文學輪不到他去評判,自己心裡有數就行了。

王勃的《滕王閣序》究竟寫於何時?

carltoon 除開 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之類句子外,很少有人關注到文中有 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今茲捧袂,喜託龍門 這幾句,用王謝子弟模擬,很顯然是未成年,所以帶出孟母三遷的故事,都表明他沒有成年,還要 叨陪鯉對 見到席上各位大蝦覺得 喜託龍門 這只...

王勃的《滕王閣序》用方言朗誦,是否依舊氣勢磅礴?

恩峎 一直對古代語言學很感興趣,小的時候看到古裝電視劇集就老是想古代的語言發音和現在肯定是不一樣的。後來看到一種說法就是據考證唐朝的官話接近於現在的閩南語或者粵語。說起來很難於想像。但是確實可以理解在普通話普及之後,普通話漢語只有5個音調,但是真正的古漢語有8 9個音調,所以現在很多古詩古詞如果用南...

《滕王閣序》能否被稱為千古一文,為什麼?

123 滕王閣序好在不作,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也不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這篇文章渾然一體,就像我們吃飯睡覺一樣隨意自然,沒有什麼雕刻的痕跡,以前廣州大學曾大興教授曾說過,文人裡有一批詞工詞匠,他們寫詩就像雕刻東西一樣,過於造作,以至於讓整個詞風大降。參考有聲書 唐宋詞十八講 曾老師講的這個我很喜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