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的文章卻被讀者要求想看這個想看那個,文章不是他想看的,如何看待這種讀者的心理?

時間 2021-06-07 01:41:09

1樓:黛西

呵呵…大概就是群眾吃瓜人民的自我找存在感吧~要是你寫的文他們給你提出修改意見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完全把你當成個給他們碼字的機器就太可恥了。真可笑…把自己當大爺了麼……寫文章不是為了迎合別人而寫,這樣寫不長久的,因為你心裡沒有執念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寫,沒有動力。寫文是為了表達作者自己的想法和他獨特的構思,然後有共鳴的讀者自己看到了會珍惜並且很尊敬他,因為人海茫茫能遇到乙個很合自己胃口的作者也不容易。

而不是為了迎合那些三流讀者的需求寫他們喜歡看的東西,那樣除非是為了賺錢

2樓:安安安之

這個真的很正常。

你寫出來的文章有人欣賞自然會有人批判,畢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故事的看法也就不同。

這個道理就算是放到知名作家的身上也是成立的,只不過他/她的粉絲(也就是跟他/她三觀相符的人)會比較多,加上他/她的文筆比較受眾,所以才讓人感覺挺多人喜歡他/她的作品。

所以不必在意,有喜歡你文章的人,也會有不喜歡的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寫東西,不要被什麼約束了。

3樓:水果來了

怎樣看待這種讀者的心理?

這個問題很簡單,不用理會。

明確三個核心觀點就行:

1.你的文章是為了自嗨,還是為了刻意取悅別人?

如果是為了自嗨,幹嘛要理會別人的感受?

如果是為了取悅別人,就引申出第二個問題。

2.所謂有意見的很多人,是你風格所能滿足、所需要的目標群體嗎?

乙個人的文風如同性格,受閱歷+三觀影響、塑造,不是說想改變就能改變。能隨意駕馭不同文風的絕逼是鬼才。

賣休閒風服裝的品牌,聽到很多人抱怨說沒有嘻哈風格的服裝真討厭,這個品牌要不要糾結這群人的抱怨?

不會,因為這些嘻哈族從來不是他的目標客戶群體啊。

既然這些人天生就不是你的目標客戶群,那你為什麼還要強求自己迎合他們?

小眾也能出精品。

4樓:遂初

在揣測這種讀者的心理之前,我對你為什麼會想到詢問讀者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比較感興趣。

文章寫出來無疑是需要讀者的。文學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完成的,沒有不期待被閱讀的作品,也沒有不期待閱讀的讀者。但這種共同完成是對應式的。

一篇文章召喚而來的,不僅是認同它的,更有不認同它的讀者。對讀者而言,一篇文章可能符合他的閱讀期待,也可能不符合。文章需要讀者,但更需要能夠以誠懇態度耐心解讀出它的讀者。

如若不能,那就跟談戀愛似的,好聚好散就行了。

告知作者他想要看什麼什麼樣的讀者,在我看來他並不喜歡閱讀,而是在搶奪主動權,在控制自己的閱讀內容,十分無趣。

喜愛閱讀,很多時候應當享受的是那種與自己心理圖式相符的文章的不期而遇,或者是看到文章中的不同與自我思想發生碰撞的激情。

如問題描述中那樣的讀者試圖操控作者的文章內容,既是無禮,更多的是無知吧。

《讀者》《青年文摘》的文章經得起推敲嗎?

swift Lily 不是很喜歡 讀者 但是喜歡 青年文摘 1 青年文摘上面的插圖很好看。2 文章挺能引導自己往積極的一方面想事情對生活有新的認識 首先把讀者和青年文摘放在一起就不太好,他們的內容取向是不太一樣的 對於青年文摘,依我看來,滴水藏海欄目的文章確實很雞湯,但有些紀實類的內容還是不錯的 小...

《讀者》這本雜誌上有哪些令你影響深刻的文章或散文

阿啾 可能我看 讀者 時已經過了所謂文藝的年紀,印象裡有很多乍看或溫暖或深刻或傷感的文章,細讀大部分是為了乙個中心思想生硬造出來的故事。有篇文章名字忘了,關於犯錯之後一錯再錯,希望彌補的故事。末句是小男孩站在河邊不停撈啊撈,他說 我在撈心。 巴甫洛夫的狗 小時候,媽媽特別討厭我看書,即使是名著這一類...

如何看待未讀這篇吐槽讀者給差評的文章?

zking 看了一些回答之後 1 實名反對對於那些覺得這樣的裝幀是浪費的人。如果這樣的話為什麼不看電子書,反正看的只是內容。對於乙個學習美術史的學生來說,當我想買一些專業的畫論書的時候,就會發現書的封面設計奇醜無比,或者說根本沒有設計過。裡面的紙真的很差勁。買書為了閱讀之外,還有一定的目的是收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