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的弗蘭克這個人物?

時間 2021-06-05 10:53:04

1樓:木易楊

昆德拉在書中的塑造人物都是為了突出書的主題,如果說他要講的主題是論點,那麼這些人物就是論據。他們不是隨便出來打醬油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最主要的人物也就那麼四個,托馬斯,特蕾莎,薩賓娜以及弗蘭克。如果說這只是乙個爛尾言情,那麼弗蘭克就是女二號的暖男,僅此而已。但事實卻絕非如此。

「靈與肉」是昆德拉在書中塑造的精神之問,四位主角都在這兩字中各有歸屬。特蕾莎是「靈」,認為愛情至高無上;而托馬斯和薩賓娜則是「肉」,愛與欲對他們而言是分開的兩個名詞。然後就是弗蘭克了,這個與薩賓娜相遇的男人,是用「靈」掩蓋的「肉」。

一方面他有妻子,另一方面他又想永遠與薩賓娜相好。他喜歡與薩賓娜啪啪啪,又承受不住世俗的壓力,這其實就是書中末尾反覆提到的「媚俗」。可薩賓娜是不媚俗的,她無比真實,當她承受不住是選擇的是逃,不改變自己,也不影響他人。

弗蘭克做不到,他是大學教授,一邊承受世俗壓迫,一邊又被世俗所禁錮,這其實是我們中間大部分人的最真實狀態。

我們也渴求被解救,可是當真正能解救你的「薩賓娜」出現時,又會因常常壓迫我們的世俗之羈絆而猶豫。

「人永遠無法知道自己想要些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與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能夠檢驗哪種選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開始,沒有比較,不能準備。

」對我們世俗而言,媚俗這件事,雖然不喜,卻無可奈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主題思想?

你好題主,半夜醒來了隨便說兩句,昆德拉說你可以隨便編主題思想,反正他沒寫 另外我得指出你這種思維模式叫做反映論 書是吳曉東的 從卡夫卡到昆德拉 一口獠牙 我個人認為作者比較悲觀,無論是輕還是重,他都不覺得哪個會更好。輕和重的存在方式都是痛苦的,本身人生就是充滿痛苦的。但我們如果不往悲觀想,其實每個人...

如何解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真正的內涵?

幽幽逸 先占個坑吧,以後有時間肯定會再讀。什麼是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薩特的存在主義觀點認為 存在就是虛無 正因為存在即是虛無,生命才有了自由行動的基礎,人永遠不會 是 什麼,而是永遠都在 成為 什麼,在這個意義上人是自由的,自由意味著不被任何本質所限定,自然是一種輕盈的體驗。然而人是活在時間之中的...

大家讀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後怎麼理解輕與重, 有何感想?

衝默 贊同三樓玫瑰 另外補充一點吧,每次我想起這本書我都會想起張棗那句詩,每當我後悔的時候,梅花就落滿了山頭。這裡把悔恨寫的很輕,我覺得這個很難得,作為非藝術家的普通人,輕對於我來說只是一瞬間,我好難好難永恆浪漫。兩個女主代表兩種態度吧,媚俗某種意義上來說不是個好詞語,但是我想發表疑問,當我們談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