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名號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不是已經把佛法都表達了?

時間 2021-06-04 23:00:06

1樓:華藏淨流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第一諦,法身佛。

如來者乘如實道而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舍兜率,降王宮,示先八相成道,如實來,應化來,是名如來。世俗諦,報身佛化身佛。

佛法無言無說,卻有三藏十二部。說不完,離說自然就完了。很妙吧!

南無阿彌陀佛!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2樓:本來無一物

我感覺有好多語句都把佛法給表達了,例如;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無生法忍。

等等。其實佛法是簡單的,他用來直指真相,只不過人們被自己主觀認知所迷住,看不到聽不懂,即使聽懂了,由於迷的慣性實在是巨大無比,分分鐘把正法給遮擋住。

3樓:禪心語茶

「若見諸相非相,則可見如來」。並不是哪個佛的「名號」叫如來。

換個大白話說:

悟得最終極奧義,即為「見如來」。

如來者,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最終奧義也可說「如來」,悟得最終奧義的,也可叫「如來」。佛法的最終奧義是「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的。悟得最終奧義的,也是「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的。

那麼《金剛經》中說:

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為什麼這裡的「如來」又專指世尊呢?

因為這個時候,和舍利弗對話的佛陀,只有乙個釋迦牟尼。

4樓:德遵普賢

稱「如來」的時候,就是要從理上去講,稱「佛」的時候,從事相上說,讓你明白道理。

世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倶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今現在說法,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到這裡這是一段。

世尊告言,這時候釋迦牟尼佛回答阿難尊者,也是告訴他答案,告訴他提出的這個問題,這個答案,「彼佛如來」,「彼」就是指極樂世界,「佛」就是指阿彌陀佛,後面加了乙個「如來」「彼佛如來」,也就是說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如來,提到如來的時候,講到如來這個名詞的時候,就是要從理上去講,像《金剛經》,從理上去說的時候,稱「如來」,稱「佛」的時候,從事相上說,讓你明白道理。稱如來,讓你明白你的真如本性是什麼,事實真相是什麼,明白你生活的現在的這個世界,這世界給你現出來的相是什麼相,都是虛妄的,有成住壞空,有生老病死,給你說清楚,那不是你真如本性裡面的,佛來把這給你說清楚,真如本性才是真的,裡面沒有三心,三心不可得,世間凡夫用的那個心,那都不是真如本性裡面的,他有四相有四見,這些你要離開,他有三心,世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四個字四個比喻,擔心你聽不懂接著再給你說,「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如你看到那早晨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很快沒有了,如露,亦如電,就像空中的閃電,一閃即逝,留不住,為什麼?那是妄心成就的,妄心用上了,也就是用錯了心。

不用自性,造的都是六道輪迴的業,種的都是六道輪迴的種子,什麼是業?有數有量的,不能超越時空的那都是業,眾生共同的業力成就這個世界的嘛,」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給你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然後給你講要無住生心,你要明白這些道理。

說佛的時候,從事相上講,怎麼講?讓你會用會借假修真,讓你空有兩邊都不住,所以稱佛的時候是講這些事相,可是讓你與自性相應,會借假修真,會用,因為我們現在還生活在,有成住壞空,有生老病死的,這個環境之中,可是暫時你有這個時間,你有這個條件,可是你又有自性,佛在經中給我們說出來了,你明白了,你就用上,幫助別人得到幫助別人用上,你的命運就能改變,你種那個種子就與自性相應了,就是純淨純善的了,那你那個心就用對了,生出的是與自性相應的清淨心,你覺而不迷,正而不邪了,皈依了佛,皈依了法了,皈依了佛,明理了,覺而不迷了嘛,然後你就會用了,正而不邪了,清淨心現前了,不造六道輪迴的業了,這是皈依自性三寶:佛法僧,可是阿難尊者問這個問題,他問的是法藏菩薩成佛了,是過去佛是現在佛,還是示現在他方世界的佛呢?

佛用四個字對他講:彼佛如來,彼就是指,四十八大願成就的極樂世界,不是我們這個世界,是極樂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是,眾生共同那個業力,違背自性,種的那些種子,結的那些緣成就的,都被數量所束縛著,所以有生老病死,成住壞空,可是四十八大願成就的極樂世界呢,四十八大願是自性裡面全部,純淨純善的能力,那所成就的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了,也就是阿彌陀佛住的那個世界,可是又加個如來,彼佛如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如來,這就從理上要給你講了,阿彌陀佛從哪來的?「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

這從理上給你講,那很多人從來沒去想過這樁事,很多人也沒聽過,可能對這幾句話會很生疏,什麼是來無所來,去無所去,那是指自性,沒有來,就根本都沒有離開過你,它不生不滅啊,無生無滅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不生不滅

沒離開過你無生無滅,所以說哪有過去現在未來,非過現未來,「過」是過去 「現」是現在 「未」是未來,自性裡面沒這些,可是凡夫就迷到過去現在未來,迷到這裡面,思憶過去,想過去。你想過去有什麼用啊?我想我上小學的時候,你還想你上幼兒園的時候呢,有什麼用啊,你再想,想不回來了,你今年多大了?

我今年六十八,你光想你十八歲的時候,你還能想回來嗎?想也沒用,過去的你拉不回來。那想我現, 現在你留得住嗎?

你想青春常在, 在這世間可能嗎?留不住,年輕的時候很帥,現在還帥不帥了?我年輕的時候也很帥,現在一點也不帥了,成老頭子了,所以留不住啊。

那沒有來到的呢,你現在你能把它拉過來嗎?只是想,這未來未來,可是想那個未來,沒有來到的,在這世間你想想又有什麼用,過去的你都拉不回來,現在的你又留不住,這未來的沒來到,就是來到了,又過去了,你還是個留不住,所以說,佛在《金剛經》中說得很清楚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三心不可得。可是眾生就迷戀到這三心裡面,在裡面轉圈圈啊,阿彌陀佛如來,成佛,那佛的境界是什麼?這些很明白,凡夫那心裡面有過去現在未來,佛心裡面沒有,所以佛沒有障礙,住常寂光裡面哪有這三心呢,成佛了沒有。

凡夫有凡夫用那凡夫心去問,阿彌陀佛是過去佛啊,是未來佛,還是現在示現在他方世界的佛呢?所以佛不能,按他的那一種凡夫的那一種見解

去給他說凡夫的話,不可能,佛就從理上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前面給你先加乙個如來,如來,這是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 非過現未來的。

摘自史順德老師宣講《無量壽經》講義

5樓:心道

如來這個名號,在一定層次表達了佛法。

就像觀自在表達修行佛法的門徑一樣。

佛法教育中把人分上中下三個層次,這一點兒和論語是相同的。

人群確實有不同的層次,這是客觀規律。

佛法的核心是無有不空,是超越一切矛盾的乙個觀念。

是可說不可說的。

是悟有所得而無得。

是能自修而不能傳的。

就這些了。

6樓:黃帝後裔

四維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者,外無其外,內無其內!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

因此,佛觀一粒公尺,大如須彌山;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

佛者,宇宙!

宇宙有其永恆性,如來說為智慧型德性!

宇宙有其迴圈性,如來說為因果性!

宇宙有其動態性,如來說為無常性!

宇宙有萬法,皆為佛法!

你有過一無所有去流浪的經歷嗎?

97年的我,7歲父親就去世了,08年爺爺也跟著走了。小學時期成績還是班前列的,到了初中開始接觸網咖,沉入網癮打遊戲,成績一落千丈,從此自甘墮落,一蹶不振。中考沒考上理想的高中,就是去撿漏的普通高中讀書,開始混混僵僵地讀完三年。高考後成績連大專線都過不了,高三復讀過也才考到大專,大專讀到今年20年才剛...

27歲的女生一無所有該結婚去嗎?

喻玲 如果結婚可以改變一無所有的狀態,令前途光明,無疑婚姻是必須的。如果結婚是從乙個坑跳到另乙個坑,為什麼還要大費周章去結婚呢? 白白的白 這要看你怎麼想啦。如果你不想努力了,你可以經過家裡的各方面介紹去認識那些剩下來的不想努力尋找愛情 向生活妥協的相對優質男,當然啦,大樹底下好乘涼但不一定很舒服哈...

十萬落地的車,顏值過得去 動力無所謂,隔音同級別不錯 音響不錯,最好合資,有哪些推薦?

蘿蔔配人參 合資,10萬落地?別的不說,隔音沒好的,音響你要是真的有追求,你可以後期自己改裝,想改多好都可以,何必在這追求。我給你出個主意,你拿出來8萬買個合資車。能買到啥我就不知道了,然後一萬改裝隔音,關鍵地方多點隔音棉,一萬改一套音響,雖然不會給你特別nb的,但一萬也夠你聽的了。關鍵是,8萬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