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麼看《風險社會學》和《風險社會》這兩本書

時間 2021-06-03 20:24:17

1樓:嘉天

兩本書都是西方的思路,他們理解下的社會結構、社會矛盾,都和國內有比較大的區別。

國內有很多社會學家也在關注風險,比如清華大學的孫立平教授,十幾年時間都在提,他這樣的學者的觀點,可能更值得我們思考。

目前第一位的事情,是將風險重新進行定義。不要將風險作為壞事看待,而是回歸本源,看清它的本質是什麼。

風險是不確定性對於目標的影響。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損失和概率的乘積。

2樓:「已登出」

建議題主有時間可以通讀兩本書,更有助於思考,這裡簡單說兩句。

第一,「風險社會」最初是貝克提出的,但是貝克更多偏向於資料和案例的呈現,他大致描繪出了「風險社會」的輪廓。但是從理論性上來說,貝克著作還需要完善。盧曼的著作則是比較成熟完整的理論呈現。

第二,貝克在《風險社會》中呈現出的研究視角和方向,傾向於從行為和結構的互動性角度闡述風險社會的形成和發展,存在著「結構化理論」的影子,這一點在後來吉登斯與貝克合著的小冊子中有所體現。盧曼則明顯是從巨集觀的系統理論來論述的。

關於未來社會看能力大家怎麼看?

淨淨 在我出去的這半年裡我明白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職場如戰場高考是我們最後一次最公平的競爭也不要相信什麼讀書無用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讀書是我們唯一的捷徑正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出了社會之後你會發現沒有學歷沒有技術真的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拿著兩三千的工資住著集體宿舍吃著並不怎麼好的飯菜你就會很懷念學...

大家覺得我選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哪個比較好?

adiospepe 雖然這位同學取關了,但還不得不說一下。同學,你猶豫選擇社會學或者是社工,其實不是這兩項選擇哪個更合適,或者更好。可能是心裡缺乏安全感。這個安全感來自你對你可能獲得的知識 能力,以及你選擇乙個專業你將面臨的職業路徑的未知,這些未知讓你感到焦慮和不安了。專業都是正常專業,我們猶豫,是...

社會學修士畢業的大家都在從事什麼工作?

黃豆豆 日本這邊招畢業生不是像國內一樣問你會啥,我們XX部門招人。就是統招,招進來培訓 輪崗之類 然後再跟你面談把你配去你想去又缺人的部門。所以文科做it也很多,做銷售也有。 吆西學長 跟其他答主持有一樣的觀點,文科生就職不怎麼看專業的,日企看日語 學校排名,外企看英語 部分 日語 學校排名。不過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