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宣帝劉詢名氣不如漢光武帝劉秀啊?

時間 2021-06-03 13:15:53

1樓:棯鋠

漢宣帝時代內政也達到巔峰,使得這個時代成為兩漢間政治最清明、經濟最富足、軍事最強盛、良吏最多、疆土最廣等集多項歷史之最的盛世。漢宣帝親政以後,實行整飭吏治、整頓工商、輕徭薄賦、文化改革、設立常平倉等一系列的內政措施,這使得漢朝實力膨脹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並以這種強大的國力支撐對外戰爭。

漢宣帝非凡的武功和謀略之道,在歷史帝王中堪稱罕見,其為人追求事當務實,深知「兵者,凶器也」的道理。更明白,要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必先強其國,所以,漢宣帝首重文治,次興武力,把外交謀略與軍事經濟實力運用到了極致。

而漢宣帝的一生也頗為傳奇,由於巫蠱之禍的影響,宣帝剛一出生便成為死囚,之後因大赦而流落至民間,又因為歷史的偶然,回到宮中,榮登大位。即位之初,他有名無實,如同傀儡,後通過一系列鬥爭奪回大權,並開創出千古霸業,留名青史。從「死囚」到「千古一帝」,這樣的人生經歷,讓人嘆為觀止。

對於愛情,漢宣帝表現出帝王史上難得的堅定不渝。宣帝流落民間時,娶民女許平君為妻,兩人相敬如賓。待他登基為帝後,並沒有拋棄糟糠之妻,反而念念不忘在民間的妻子,下了一道中國歷史上最浪漫的詔書:

「尋故劍」,讓許平君進宮為後。這是帝王戀愛史中的千古絕唱,故劍情深的典故由此而來。

在為人方面,宣帝也表現出正直和大度的一面。當他遭到臣子反對時,不會盲目的因為憤怒而加以責罰,而是抑制住個人感情因素,客觀的看待問題。如在廟樂之爭時,遭到夏侯勝的激烈反對,漢宣帝感嘆他的耿直,不但不對此事惱怒,反而慶幸自己得到位賢臣;當西域莎車國發生叛變時,馮奉世為了救急,矯詔借取西域諸國上萬兵馬抗敵,回國後,宣帝不但未加責罰,反而加官進爵;趙充國平西羌時,數次上書與宣帝爭論,指責宣帝戰略上的錯誤,並駁回皇帝諭令,拒絕執行。

宣帝先是憤怒,後冷靜下來,察覺到自己戰略的確有誤,他立刻下令褒獎趙充國這位敢於直言的忠心大臣。這種開闊的胸襟,使得不少傑出人才甘心為他效命,也使得這一時代人才輩出。

縱觀整個漢宣帝時代,無論是軍事實力,國家經濟,還是政治文化都達到了漢王朝之最。這一時期的成就值得我們去探索和思考,但可惜的是,迄今為止,還未有一本全面描述漢宣帝時代的專著書籍,史書往往以「昭宣中興」和「霍光輔政」將其概括,如此籠統的描寫,是無法讓人全面的理解到這位傳奇的帝王,更無法看清這個偉大的時代。

如果繼續讓這位文武雙全的帝王被掩埋在歷史的廢墟之中,豈不讓人感到惋惜。

如何評價漢宣帝劉詢 劉病已?

不信歷史虛無主義 為什麼總有人說劉詢生長於民間呢,劉詢六歲就被接回宮了,是在宮中長大的,照顧他的掖廷令張賀就是衛太子門下的。他所謂的流落民間是指在魯國的祖母史家呆了不到兩年,而史家也並非尋常百姓人家,史家除了史良娣嫁給太子外,還有一女嫁給魯王是魯國的王后,後代也是魯王,史良娣的哥哥史恭是中郎將和涼州...

漢宣帝為何給自己祖父劉據上諡號為「戾」?

楓無諺 因為他不能給自己祖父平反,宣帝能繼位的法統因素並不是因為他的祖父,而是過繼給了劉弗陵當孫子。而且當時霍光掌握朝政,大家都是巫蠱之亂的受益者和漢武帝政治的繼承者,給劉據平反意味著要推翻漢武帝,也就要跟霍光起齟齬。劉詢必須要裝慫,只能捨棄平反這個念頭了。有人提到關於上官後的尊號問題。我覺得皇太后...

同為權臣的霍光和司馬懿,為什麼霍家被漢宣帝滅族,司馬家卻能在司馬炎時取代魏國

九歌 這是霍光的狗崽子 以霍禹為大司馬,冠小冠,亡印綬 罷其屯兵官屬,特使禹官名與光俱大司馬者。霍顯及禹 山 雲自見日侵削,數相對啼泣自怨 禹 山 雲驚曰 如是,何不早告禹等!縣官離散 斥逐諸婿,用是故也。此大事,誅罰不小,奈何?謀令太后為博平君置酒,召丞相 平恩侯以下,使范明友 鄧廣漢承太后制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