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讀好一本書。?

時間 2021-06-03 09:08:07

1樓:

建議你看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

該書強調閱讀是一種主動的活動。閱讀一般分做三種目的:娛樂消遣、獲取資訊、增進理解力。只有最後一種目的的閱讀能幫助閱讀者增長心智,不斷成長。

第一層次的閱讀,稱之為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都指出乙個人只要熟練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擺脫了文盲的狀態,至少已經開始認字了。在熟練這個層次的過程中,乙個人可以學習到閱讀的基本藝術,接受基礎的閱讀訓練,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

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要問讀者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說什麼?"。

第二個層次的閱讀,稱之為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通常是很短,而且總是(就定義上說)過短,很難掌握一本書所有重點。也可以稱之為略讀或預讀。

這個層次要問的典型問題就是:"這本書在談什麼?"。

第三種層次的閱讀,稱之為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或是說優質的閱讀-讀者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方式。如果說檢視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那麼分析閱讀就是在無限的時間裡,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

分析閱讀就是要咀嚼與消化一本書。如果讀者的目標只是獲得資訊或消遣,就完全沒有必要用到分析閱讀。分析閱讀就是特別在追尋理解的。

第四種,也是最高層次的閱讀,稱之為主題閱讀(syntopical reading)。在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並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相關之處,提出乙個所有的書都談到的主題。但只是書本字裡行間的比較還不夠。

主題閱讀涉及的遠不止此。借助所閱讀的書籍,主題閱讀者要能夠架構出乙個可能在哪一本書裡都沒提過的主題分析。因此,很顯然的,主題閱讀是最主動、也最花力氣的一種閱讀。

除了介紹四個層次的閱讀方法外,作者也介紹了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包括實用型的書、想象文學、故事、戲劇與詩、歷史書、科學與數學、哲學書、社會科學等。

在書本的最後一章,作者指出了閱讀與心智成長之間的關係。"好的閱讀,也就是主動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對我們的工作或事業有幫助,更能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

2樓:丁懷超

想要讀好一本書,大體上至少需要讀三遍,第一遍瀏覽,知道其大意;第二遍通讀,了解其整體;第三遍重點閱讀,抓住其關鍵。我退休以後,就是這樣讀書的。

3樓:Catherine

看你想讀什麼樣的書了。

但是,這些世界名著翻譯成中文後,會失去原味,所以,有些名著讀起來,形同嚼蠟,比如《霍亂時期的愛情》(喜歡這本書的童鞋,請不要罵我,滿滿的求生欲,哈哈哈。)

後來發現,還是咱們本土的作家好。5年前入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媽耶,看完之後,覺得自己已經被這個社會玷汙的好久好久:學會撒謊,信手拈來;學會耍心機,美名其曰是別人有錯在先,耍點小手段是為了保護自己。

因此,早已失去了小時候的淳樸與自然;最純潔的心靈,早已不見,於是開始反思自己,重新設立自己的原則與底線。要求自己大善大愛。

3年前入手了《明朝那些事兒》,心靈受到極大的傷害,《平凡的世界》洗禮後成為的傻白甜,發現自己是真的傻,而且不白,更不甜。要求自己大善大愛,真誠待人,但是社會上不缺乏得寸進尺的小人,因此,想要在這個社會立足,還必須有點本事(手段)。

讀一本書好?還是聽一本書的講解有用?

稚餘笙 一本書不是每乙個人都能百分之百的看完的,讀書中遇到比較難理解的時候,耗費的時間更久。而在聽講解的時候,能更好的熟悉書中的內容,對較難理解的詞語也能更好的理解。相比較而言兩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好處,更重要的還是看個人的選擇。 水心子 讀完一本書需要很長的時間,有的人需要幾天或者幾個月甚至一年,並不...

怎樣讀好一本書,有什麼好的閱讀方法?

我的方法,也許對你有幫助。高效率讀書方法 漫步者的文章 知乎 https zhuanlan p 30586863 看山不是山 心理學上有乙個概念叫做錨定效應,下面是它的定義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 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

讀一本書需要讀序言嗎,一本書為什麼要邀請那麼多人來寫序?

第一,是否有必要讀序言,看書的品質。好書,內容經典,字字珠璣,不可錯過。其他書,讀完序言可能就算把這本書讀完了。第二,那麼多人寫序言,這個是經濟學問題。 風之細語 讀序言不是必要的,但是我建議看看。一般來說,序言有自序和他序,內容不一定與書相關。比如推薦序往往是與書的內容有關的,就像四大名著的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