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信佛的矛盾?

時間 2021-06-03 04:57:44

1樓:我的聖光啊

那要看你在那一邊,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一切善法,方法都是佛法,沒有分別,你只需要看對你有需要的就行了,還有一些是你無法理解的,因為你沒有到那種程度

2樓:無畏光明精舍主人

應邀1、如果乙個佛教徒,用慾望的心態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肯定是去不成的!

因為,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是沒有「慾望」的。

2、真正的佛教,也不贊成「迂腐」的孝!

因為,佛教的目的是解脫六道生死輪迴。只要是能解脫生死輪迴,用什麼方法都可以!例如,密法中的「息、增、懷、誅」!

3樓:水果皮兒

普渡眾生要算是慾望,也要放下了?

我覺得「佛教讓人放下慾望」,只是表面上的理解。佛教是讓人脫離苦海,離苦得樂的。因為慾望會帶來苦,所以要放下。

如果說,想進入極樂世界是一種慾望,那麼它會產生什麼痛苦呢?

像這樣:

哎呀我都修了大半輩子了,怎麼還進不了極樂世界啊?

昨晚做夢,夢見進極樂世界得搖號,我沒搖到,嗚嗚嗚…(我想這種狀態的人,是無法進入極樂世界的。。。)不要輕信,因為我既不了解佛教,也沒讀過佛經。

4樓:阿公尺

顯然你了解到的都是道聽途說的佛教都是錯的,佛教裡可能是有那麼一部分內容能和放下慾望聯絡上,但是要麼是有限制前提要麼是指具體的一件什麼事兒不能一概而論,去極樂世界也不是佛教徒修行的終極目標。

佛教講的是什麼是苦,如何止息苦,最終目的是進入涅槃不在輪迴,達到名色法的徹底熄滅。

5樓:[已重置]

慾望,也有佛法上的清靜與非清靜的,後者導致輪迴,前者最終導致解脫。區別是後者要了還想要,一直是不滿足的欲求狀態,前者最終一樂永樂的解脫。

你老師說的不錯,傳統文化不是照搬,更不是不辨合理與否的食古不化,24孝很多已經過時與不合理了,而且24這麼具體條條框框的僵化迂腐,也不是老夫子的真正本意,清代傳統儒家文化,不能開放革新與時俱進,這是近代國家民族命運與傳統文化衰落的主因之一,當然也是共業。

6樓:罡子

放下慾望打破執著當然沒有錯,但是不可能憑空打破的吧?所以要以執破執,這不能叫自相矛盾。傳統的二十四孝就是要告訴你為人要孝,又沒要求你按他們這樣做。

贊同二十四孝是對的,按照這樣做是蠢的。

7樓:江先生

慾望不等於客觀需求,世尊也是要吃飯的,如果把慾望直接理解成需求,就很容易覺得所有的主動行為都是慾望,佛教中經常提到貪婪嗔恨愚痴三者,乙個人如果非常貪婪,假如有個人他有天去吃豪華自助餐,他看著琳琅滿目的美食,他開心極了,不斷的吃,肚子已經吃飽了,但是他還要吃,他不僅要本吃回來,還要多占些便宜,那麼當他走出餐廳,他會怎樣呢?我想一定是極其難受的,很可能出來就吐了,這就是貪婪的後果,因此這樣的行為我們應不應該戒除呢?又比如神鵰俠侶中的李莫愁,因為陸展元的拋棄,她心懷怨恨,殺了無數人,成了赤練仙子李莫愁,還殺了陸展元全家,最後死在火海,當乙個人心裡充滿嗔恨時,是開心還是痛苦的呢?

因此這樣的行為應不應該戒除呢?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擁有不說富裕的生活,可是也算衣食不愁的生活,可是很多人依然充滿焦慮痛苦,好像怎麼也逃不脫離不開,這就是習性的力量,我們每個人的行為都會形成習慣並且影響你的思維,成為一種習性,如此佛教就是要教導眾生遠離以上行為脫離行為慣性思維慣性的方法

8樓:慧明

你所謂的了解,都是道聽途說。

什麼是耳根最利,就是娑婆眾生,聽到好的壞的八卦的,他就全記住了…………

所謂信佛,

信因,信果,信自,信佛,信理,

這五個,

我敢說至少大部分人都不合格。

關於家庭矛盾的問題?

隨風 離吧!看你的描述,就知道你開始討厭你妻子了,對你來說,你父母比你妻子更重要。你們不齊心,是很難走到最後的。而且,我作為乙個女人,我是不太認同你的做法的,估計沒乙個女人不會因為你這種態度而感到心寒的。在你家,你妻子是被孤立的,當她來找你訴苦時,你不僅沒有好好安慰她 撫平她的情緒,反而是責怪她,可...

信佛的達官貴人真心信佛嗎?

石頭 我尊重宗教 但並沒有信仰任何宗教。生活中認識幾個信佛的,說實話,如果對於佛教缺少了解的話,那麼這些人會讓我們對佛教產生很大的誤解。我想一些人信仰佛教,或者是覺得,她供奉了佛祖,那麼她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作惡而不必擔心報應,同時期望滿足她的貪念,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懷著不安的吧! 羅先森 說個笑話 少林...

關於強情節戲和人物戲的矛盾。?

小龍蝦 從專業理論來說 首先強情節 人物戲等詞語並不屬於專業詞彙,或者說是不規範 不全面,看上去言簡意賅 一眼就能看懂,但其實沒有專門的定義,反而是混淆視聽 一知半解。在戲劇的專業領域,這個詞是戲劇性,戲劇性的定義是 在特定的情景下,特定的人物的狀態發生了特定的變化 你會發現比之前概括的詞語更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