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手工業者是什麼社會地位,他們屬於下九流行業嗎?

時間 2021-06-02 22:02:43

1樓:「已登出」

中國奴隸社會的手工業已有「百工」之稱。但是, 手工業者是奴隸, 他們連起碼的人身自由都沒有, 更遑論經濟權利和技術追求的自由了。

封建時代, 工匠多屬於匠籍, 「世襲永充而不能脫籍」。

明代成化末年, 隨著商品經濟發展、手工業商品化的趨勢日益加劇, 「班匠銀」出現, 工匠可「以銀代役」, 至清順治二年 (1645) 匠籍制度正式廢除。

匠籍制度以戶籍作為徵發徭役的主要依據, 便利了官府徭役的徵發和管理, 保證了封建王朝的需要。但是與奴隸時代相比, 工匠的社會境遇有了很大改善, 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 編入匠籍的工匠可以參加科舉考試,這反映了匠籍管理的鬆動, 和匠人社會地位的提高。

其二, 工匠群體中不乏得到統治者賞識而得到重用的。據《大明會典》載:嘉靖十年 (1531) 規定「匠官公升級, 悉照見行例支與半俸, 奏擾者治罪。

」可見, 工匠即使晉級加官, 也未必能得到相應的待遇。

其三, 工匠有了更多的人身自由, 有了一定的生產資料可供自己支配, 有條件進行個體化手工業勞作以提高技藝, 改善生活。例如輪班匠人在不當班時就可以自己安排時間, 從事個人的手工業生產和經營活動。

總體而言,雖然秦漢時對手工業有大力扶持, 但其餘各朝代都不約而同地抑制工商業。中國傳統社會中儒家精神佔絕對地位, 重道輕器、重義輕利是強大的習慣勢力。工匠被視為社會末流, 其技藝被視作奇技淫巧, 無補於世。

參考文獻

翟志強;王其全.技藝與道義中國古代工匠的社會境遇與工匠精神的當代弘揚[J].新美術,2018,v.39,30-35.

楊鎮毓.中西本末觀中手工業地位差異的比較分析[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v.27;No.126,63-68.

手工業者光靠大量睡眠是否可以補充精力?

不好意思,在題主提問兩年後路過,忽然很想答一發。睡眠可以補充精力,但有很多影響因素及輔助條件,題主母親是單純的勞動力,和你建議的 每天運動 是不一樣的兩種身體疲勞,前者是長時間保持坐姿站姿或手動的壓迫力造成身體區域性勞累,這種勞累是需要活動受壓迫部位讓區域性血液加速流通,所謂 通則不痛 而運動則是加...

是資本就一定有剝削,如果乙個手工業者把一塊木頭變為乙個工藝品並由此獲利,是否能看作是對大自然的剝削?

綠影藍刀 剝削這個問題,別的答主說得多了 我跟你說說資本 資本的政治經濟學解釋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也就是說作為資本的價值 生產資料或一般等價物 在自身沒有發生所有權轉移的情況下,使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剩餘價值發生了轉移,從勞動者轉移給了資本所有者。為什麼政治經濟學裡不認為個體生產者是資本家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