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西遊記中豬八戒和沙僧本為道家的神最後成了佛家的神?

時間 2021-06-02 04:47:18

1樓:俞隱

@生辰 說的太扯了……

吳承恩嘉靖年間的人,怎麼就預言到了將近百年後的滿清?

還有拋卻肉身……修行中人最後都要拋卻肉身的……不只是佛家,道家的陽神也是拋卻肉身,修行精神。

而僧人的出家是什麼意思?簡單說就是斷絕一切社會關係。僧人已經算是無父無母之人,根本不講孝道,作者怎麼可能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批判他不孝呢?

2樓:Yaoli Yang

道家才有神位,是職稱,科級、處級、局級、部級.....

佛家那是果位,是學位,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後.....

有了職稱不能拿學位了?正局級幹部搞個研究生文憑很過分麼?

3樓:西神

這背後是作者吳承恩在諷刺自元朝以來本土道教完全打不過佛教,道士被迫削髮為僧的現實,更進一步,是諷刺明朝打不過滿清,吳三桂等眾人叛變之事

「只要你乖乖投降佛教,好處大大的呀」,於是三個道教的原神仙就倒戈加入了佛教陣營

西遊記的故事原本是戲曲創作中產生的,吳承恩對其進行了收集改編,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與觀點,當然要諷刺時政,怒斥明朝末期的腐朽無能了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唐僧到了天竺,失足掉水裡,起來一看自己的肉身隨水飄走了,自己已經超凡入聖——以古人的價值觀怎麼看?古人認為膚髮受之父母,這一場景在變著法兒地罵唐僧「你個叛徒」

當然,電視劇集改編要和諧,價值觀要光偉正,劇本上基本剔除了吳承恩的想法

4樓:ii小小孩

豬八戒是犯了戒條,神位不保後貶入人間墮落成妖,想要重回天庭幾乎不可能,除非投入人胎然後拜師重新修煉,但我們都知道從人胎出來的絕大部分都封閉了前世記憶,所以我等凡俗都不知道自己前世是啥,這種狀況的好處是輕裝上陣專注此生,壞處就是你要做什麼都得從頭再來。豬八戒也是一樣,他前世不知積了多少功德才得遇仙師,並修得正果登上天庭,這種概率比中雙色球特等獎還小,本該好好珍惜才是!

世無後悔藥不僅對凡人,也針對神仙,豬八戒投得豬身破罐破摔做起了妖精,但內心裡怎不懊悔萬分呢?怎不留戀天庭的幸福時光呢?當佛教向泥濘中的他丟擲橄欖枝時,我想任何人都會欣然抓住的。

為佛教做事,完成佛祖的任務,自然便是佛教一員了。

沙和尚的遭遇跟他相比更慘,只因犯點小錯就被打入人間的流沙河,其實跟水牢一樣,不僅暗無天日沒有任何可以充飢的食物,還要遭受七日一次的天劍穿心之刑,當觀音菩薩給他一條慈悲生路時,沙僧是真的將佛教視為再生父母的,所以西行路上也只有他對唐僧最尊敬、對取經最赤誠。

喜歡西遊記中豬八戒大於沙僧的是什麼心理?

靑銀尾戒 首先,這是封建社會的神話傳說,用今天更偏向自由人性化管理團隊的理念,當然豬更適合現代思維。沙僧的後台講真,連龍馬都不如。本就是封神或者洪荒年代,收服的妖怪,出身草莽,哪比得上天河大將的底蘊呢?人家敢調戲嫦娥,本身就是能出入月宮得主,你想想,至少豬算地主家的世代長工,而沙僧不過形同奴役一般的...

《西遊記》中,唐僧為何屢次偏向豬八戒?

胡志新 以前我回答過乙個問題,取經四人組必須開除乙個人該怎莫辦?我的回答是先開除唐僧,因為是自己人 再開除沙悟淨,因為拜師最晚,還不是自己人,倒數第二開除豬八戒,因為才能不足,但是身世浮沉有噱頭,最後開除白龍馬,因為是自己人,還是吉祥物,作用還可有可無,畢竟取經不是最高目的,而是告訴眾人 你們給老衲...

《西遊記》裡的豬八戒實力如何?

ff8zell 玉帝手下有個人,跟孫猴子差不多厲害,那個人叫楊戩,天庭第一戰力。如果你是玉帝,豬八戒戰力跟楊戩一樣,絕壁開心壞了,帝王學要點就是多頭角力 實力相當。別說所謂調戲嫦娥僅僅是摸個小手,就是親個小嘴,也就是個拘留七天 一張檢討。2021.02.18 嫌疑人清某 那我們來量化吧 首先提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