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流傳的道德經和帛書的有多少區別?

時間 2021-06-02 03:12:56

1樓:爰方啟行

為了容易檢索,下面根據通行本(河上公本)章序談談與帛書本的不同之處:

道可道章。①常,帛書作「恆」,避漢文帝諱。②天地之始,帛書作「萬物之始」(王弼注以及《史記》引文和帛書相同),後邊三十七章中的「天地將自正」,楚簡本也作「萬物」。

③以觀其徼,帛書「其」字下有「所」字(敦煌P2584「其」字作「所」)。④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帛書作「兩者同出,異名同謂」,沒有表示「同謂之玄」的意思。

天下皆知章。①皆知善之為善,帛書作「皆知善」,無「之為善」三字。②先後相隨,帛書後邊有「恆也」二字(楚簡本無)。

不尚賢章。①使心不亂,帛書作「使民不亂」。②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帛書作「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天地不仁章。①多言數窮,帛書作「多聞數窮」(《文子》引文同帛書)。

上善若水章。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帛書作「水善利萬物,而又爭居眾人之所惡」(此段斷句在下已發小文)。

②與善仁,帛乙作「予善天」,帛甲脫「天言信」三字。【上善若水,帛甲作「上善治水」,整合讀「治」為「似」,在網路幾個交流的地方也經常看到認為「治」字比較好的意見。】

寵辱若驚章,此章異文頗複雜。

視之不見章。①夷、微,二字帛書作互置。②執古之道,帛書作「執今之道」。

古之善為士者章。①士,帛書作「道」。②孰能二句,帛書無「孰能」二字。

致虛極章。①夫物,帛書作「天物」。②歸根曰靜,帛書無「歸根」二字。③不知常,妄作兇。帛書作「不知常,妄;妄作,兇」。

大道廢章。①帛書「大道廢」前有「故」字,和上章為同一章。【帛書有「案/安」字,訓為「乃」,意思和通行本沒有變化】

絕學無憂章。①不可不畏,帛書後邊有「人」字。②我獨頑似鄙,「似」字帛書作「以」,訓為「且」。

曲則全章。①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式,「式」字帛書作「牧」。

希言自然章。①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帛書作「同於德者,道亦德之;同於失者,道亦失之」。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帛書無此字。

2樓:詣心之煮茶品老子

遣詞造句存在差異。

帛書和通行本雖然由於傳承不同、時代不同而出現表述上的差異,或者不同的版本會把同一事物採用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但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因此,每個版本可以互相參照,這樣我們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經義,避免被單一某個版本的行文所誤導。

帛書版道德經是怎樣的?

帛書版自己可以看看! 蔡明寶 德道經 是 德經 在前 道經 在後的順序,道德經 則相反。世傳老子文以 道德經 為多,而其肇始蓋始於西漢河上公注老子文的 河上公章句 而後的學者 皇帝也都傳承為 道德經 王弼注本也是。德道經 則以帛書甲乙本為代表,且是最早最完整的老子文版本。東漢嚴遵的 老子指歸 也是 ...

道德經帛書與傳世的道德經有很大不同,為何我們仍在看傳世的道德經?

晦明 很大不同?九成以上都相同好吧。大同而小異。不同的地方,也不甚影響理解老子的主旨。老子的主旨,王弼 我也同意他的見解 已經說了 崇本息末。五千字都是對這個主旨的展開,反覆申說。 於鬻菊 因為區別真的不大。安利一本中華書局的 帛書老子校注 不是搞文學研究的,真的不用 摳字眼 不會因為幾處細枝末節的...

古來流傳的《老子》(道德經)和出土的先秦文獻有哪些有意思的差異?

solon 有人用郭店老子原文中沒有反仁義的語句來說明老子並不反對儒家仁義甚至是支援儒家的,這個論證已經被古文化界泰斗李零教授推翻了。實際情況是 墓主是個儒生,他根本沒有把反儒的語句收錄進去,哪來的反仁義思想?你們是把因果倒置了。如若不信有圖為證 般若波羅蜜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每個人都有對一切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