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中那些具有抽象概念的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時間 2021-06-01 13:39:38

1樓:紙人Q派

「道」「哲」不存在假借,是一種引申

「道」:會意字,由「首」(腦袋)「辶」(行走之意)組成,會成「道路」之意,後引申為方法等意思——老子還把「道」字使用為自己思想的核心「大道」讓他更為玄妙

「哲」:哲,知也——說文;哲,智也——爾雅(「知」「智」本同源,後來才分開所以才會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資料顯示「哲」為形聲字,但既然它與「知(智)」轉注固然與「知(智)」有一定關係,

「知」會意字:由「矢」「口」組成,會出「言辭如箭雨一般敏捷」之意,之後再由口才好(那思維一定也很不錯啊)引申出聰慧等意思

由此看來「哲」原本也應該是和能說會道脫不了干係了——所以它是乙個以「口」為偏旁的形聲字

另外:「折」為會意字,由「斤」(象形斧頭)和上下兩個很想「十」的符號組成為斷木之意——合起來會成「斧頭批木」之意,即「折斷」

所以,「哲」有沒有才思敏捷能言善辯足以把對手駁倒的意思呢?(僅提供參考)

「哲」就是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也只有「有智慧型」跟「有智慧型的人」兩種意思

至於「哲學」…是乙個舶來品:希臘文原意為「熱愛智慧型」後變化為今天的意思(西方這種現象極為常見,就不展開講了)

總之,引申往往已經足夠用於表示各種意思(外國還大部分使用的是這種方式;當然還有直接拼寫的方法同化外來語的——這個漢語也做得到)即「用有一定聯絡的字進行假借(完全沒有必要給毫無關聯的字注入新的意思)」包括翻譯的時候也一定遵循可以包含一定意譯成分的音譯實現更完美的翻譯:古代常常更注重意譯(除了人名;當然除了當代,就是近現代翻譯人名也可以盡可能地翻譯成帶中國姓氏,讓人一下子分不出來是不是中國名字)玄奘翻譯佛典時除了個別名字咒語等(也是在盡量意譯的前提下)就是專有名詞也採用的是大量的意譯;而現代由於廣東人開的頭(不像上海人一樣洋文說得都很流利,說的半吊子的洋文愣是給手寫成各種有音譯特點的本地化)當然也有一定的詞彙太多的緣故,都以音譯為主,到現在甚至要在書寫中放棄拉丁字母都不太可能了

實在找不到對應的字,賦予乙個新讀音完成乙個新詞意的轉化(發明乙個新字都是極少見的情況:只有「佛」"僧"等個別字)如「禪」…… 但其實大量的意譯翻譯也只是極個別的時候產生引申出來的新意思,因為它們之間必然有一定聯絡

關於假借:假借的主要意圖並不是新出現乙個事物無法表達而去表示它(我們完全有必要找乙個有一定關聯的詞來表示它,而不是假借給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意思讓字元變成乙個空殼)

,而是偷懶!乙個常用字寫起來麻煩是假借的主要原因——

拿否定詞(極常出現)來舉例子:「非」甲骨文左右有連起來為翅膀之意,引申為「違背」有否定的意思;「弗」繩子綁住的乙個是「箭」乙個是「矯正箭的工具」為矯正之意,引申為否定;(前面兩個還算是有一定聯絡的,所以也只能算引申)「莫」日出沒於草木之間為黃昏(你問為什麼不是早晨?日出沒於草木之間與月同輝才是早晨,即「朝」字)後假借為否定,而原意由「暮」來代替(注意:

假借常常會伴隨著原意加上與之相關的標點符號重新出現,十分常見,雖不作為決定性標準但常常可以靠這一點來判斷);「不」為土地下錯綜複雜的根,因為寫法簡單假借為否定,原意加上「月(肉的變形)字旁」成為「胚」來代替……

總而言之,再虛的意思也可以找到與之形象的實在意思相關聯~

假借在造字過程中本就很畸形ヽ(ー_ー )ノ

最後補上一句最龐大的假借字集團:「四」盤嗎?(不知道~甲骨文用「四橫」表示)「五」象形-縱橫交錯之意「六」象形-房屋之意「七」指事-「丨」添一橫,表刀切斷木棒之象,得將棍棒切斷之意「八」指事-背離之象分別之意「九」指事-象形地加了一小撇,有了胳膊肘之意(注意「十」表示有刻度的木棍-本義就是「十」)「百」「千」「萬」就更不用說了:

這都不能說是偷懶了2333要是和都是「一」「二」「三」「四」一樣的指事字的話,我估計姓「萬」的考試只用寫名字了( ̄_ ̄ )

2樓:宅茲中國

通假很多都是這樣

有個已經造出的表示具體實物的同音字,直接拿來用就行了。

比如「然」,本來是「燃」的意思,假借為他用,就只好再造乙個「燃」字「而」,本來是鬍子的意思,假借用於虛詞。

如何在c 中抽象這段邏輯

moocx well,there is still a quick and dirty one struct view,this this this active this this this void active int idx 按vc說的濫用模板的風格寫了一段 include template...

漢字中真的有聖經中的故事嗎?

這種說法,要麼是傳教的話術,要麼就是借漢字來闡發教義。就是個民間字源,無非穿鑿附會而已。套路就是絲毫不顧造字法隨意亂解,船字好好乙個形聲非要解釋成會意,生字好好的乙個象形居然能拆成三個部分隨意闡發。這也只能當成故事看了。 pyf asapyf 漢字裡奇妙的羊 尊祂為大就美。以祂為首,行祂之言就善。祂...

科學家是如何得出那些抽象而複雜的物理公式的?

蕭半楊 舉乙個例子,借用東北大學趙寶華老師的ppt。這幾張ppt的內容作為上世紀初的成就在今天看來已經非常古樸和基礎,但是可以比較切題的給出物理學家的思維習慣和工作習慣。 鍋與爐之歌 是因為數學。人只能想象出自己見過的事物,早期物理的模型往往直觀簡單,但隨著物理的發展,一些違背主觀直覺的實驗現象相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