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是什麼?是否決定一篇作品的好壞?

時間 2021-06-01 07:37:59

1樓:阿羨

情感是一篇文章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如果蘊含了真正的情誼,即使沒有華麗的文字,也能表現出那一種真實樸實的感覺出來。即使沒有過分修飾的文筆的句子,也不能以此來作為決定一篇作品的好壞的標準。畢竟寫文章是為了給人看的,而不是看你的句式,你的修辭裡的句法,而是你表達的意旨所在。

2樓:蹇躬王臣

帕烏斯托夫斯基的《金薔薇》就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誰沒體味過因濃睡著的年輕女人的隱約可聞的氣息而感到的激動,那他就不懂得什麼叫溫柔。有人說讀這本書,通篇都想加黑粗體。

3樓:曉白

文筆是作者胸襟和寫作素質的一種表現。胸懷與風度不同,作者之間的文筆風格也各有差異;寫作素質不同,則作者之間的文筆優美程度存在優劣之分。

4樓:因小公尺

個人理解,好的文筆首先沒有錯別字、語病句,讀起來清楚沒有歧義,其次語言背景沒問題,最後就是準確的表達自己所寫的,特別是修飾方面的。

其實,筆者認為文筆是可以靠後天練習培養出來的。一方面要大量閱讀你所喜歡的文體,潛移默化,自然而然的進入你的潛意識;另一方面就是勇於嘗試,多練習,同時找乙個有一定的能力的小夥伴共同學習,互相找不足並加以改進;最後找一些喜歡閱讀的朋友,看看他們有什麼好的提議。

筆者認為,沒有什麼是天生的,很多東西需要靠大量的練習與不斷的重複,從量變達到質變,這其中當然需要你的堅持與努力。當然,做事也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有時候方法錯誤導致事倍功半。

5樓:冬日可愛

文筆彰顯了一定的閱歷學識,古有學富五車的讚譽名詞,現代人更喜歡以學位來評定,個人認為,文筆並不一定能取決作品好壞,但一定是作品好壞的乙個必要不充分條件。如果情感覆蓋了創作,那麼文筆就是作者自身附屬的一部分,好不好就是乙個不存在的問題了,因為那是創作已與作者自身融為一體。讀者體會到更多的是所謂情感共鳴。

6樓:gengseven

我覺得有時候文筆好壞的衡量標準是你的作品能否用最精簡工整的話讓人感同身受,然後讀者被說服,從而引發聯想與思考,最終得到回應。

7樓:五月之夏

瀉藥文筆哪來的直接定義……

以散文來說,敘述表達清楚明白,讓故事不顯紊亂,這是好文筆。

以詩詞來說,並無文筆二字,文采才是詩詞所重。

以新聞來說,直接明白的表明事件並通俗易懂,為佳。

不同的文字表達,有不同的標準。就這樣

8樓:事事

幾個答友說的我都覺得,站在他們的角度來看,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做為乙個網路作者,我覺得我們網作理解的文筆,和他們大不相同。

我承認好的文筆能將乙個故事講得更生動、畫面感更濃烈、更有濃烈的色彩,讓人讀出一種躍然紙上的感覺。

但是,我更認同網路文學裡,一些被評為「小學生文筆」(但其實因人而異,有些我不認為是這樣)的故事,沒有文筆的渲染醞釀,也擁有他自己的特色和生命力。

這就像,文明誕生時,繪在石壁上的原始畫作,或者石雕,石刻,這些藝術作品,沒有鋒利的刀具雕刻細膩微妙的表情,沒有漂亮的色彩著色衣飾珠環,沒有完整的藝術技巧理論呈現作品,但是,現代人的藝術觸覺很多很多極大地是從古老藝術的育養中誕生的。

所以,我覺得文筆只是一種工具,並不是藝術表達的核心。

藝術表達的是人類的情感,感受。而這種感受,有時候是不需要任何技巧、工具的雕飾,直白而簡單地說出來,就可以打動人心了。

如何評價一篇翻譯,是否翻譯的特別好

御言 You can translate the sens that the sentence makes,not the sentence itself. 不同的翻譯工作有不同的定位,先弄明白具體要求,然後要很好地去實現要求。弄明白具體要求也是翻譯者的責任,不過如果是複雜困難的翻譯任務,委託者也可...

你最喜歡的一篇古文(詩 詞 辭 賦等)是什麼?

懷良辰以孤往 陶潛的 歸去來兮辭 不知諸公是否留意,其觀點 視角 看法 心態 胸懷 意境,我不清楚是不是 心心有溝壑,Sunny燦然 月光下的玫瑰 賞析啥的網上多了去了,輪不到我在這裡多嘴,對我比較有感觸的就是最後狩獵的場景。傳言羽獵,銜枚無聲。正如張棗所言 我們所獵之物恰恰只是自己。求女不得的襄王...

你看過最感人的一篇記敘文是什麼?

假假音樂生 尋工記有位名人說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直被這局名言折服的我,自然也會踐行著這句話。兩年前,緊張的中考考完,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假期。身邊的同學 朋友們,有去旅遊的 有去打暑假工的,而我,還在漫長的假期裡迷茫。我要去幹啥才會讓這個假期變得有意義?我心裡想著。對了,現在都大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