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赫伯特 馬爾庫塞所說的「技術的合理性已經變成政治的合理性?」?

時間 2021-06-01 06:28:50

1樓:子默道

半夜你還在打遊戲,然後餓了,叫了外賣,吃得心滿意足,然後繼續……這個生活狀態就是技術的合理性決定的,即你的慾望就是被技術規定了的。

2樓:cao2001516

將亞里斯多德的著作跟中國同時期的先秦著作放在一起閱讀,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兩種文明源頭上的巨大差異。 古希臘大哲們思考的是:人類怎樣才能擁有德性,以及怎樣的公共生活才是正義和友愛的; 古中國大哲們思考的是:

實施王權極權的統治者,該如何奴役人民才能既舒適又穩妥安全

3樓:解放

我從意識形態作為切入點不嚴謹地解釋一下。

為什麼1+1=2?你可能會說1個蘋果和1個蘋果放在一起是2個蘋果,所以1+1=2。這是你自己嘗試過的,所以你知道1加1一定等於2。

那為什麼?如果你數學不好,不會算這乙個極限,你就只能靠別人告訴你,然後你背下來,並不斷告訴自己這個公式是正確的。

在第二種情況下,你就受到了意識形態的統治。

意識形態告訴你,某些東西是一定正確的,例如1+1=2、世間萬物是由上帝創造的、人都是自私的、社會主義好之類的觀念。意識形態的作用是,當你無力親自證明一些觀念是正確的時候,這時意識形態告訴你——這些一定是正確的!

接下來是我個人的理解,與馬爾庫塞的原意有出入。

馬克思認為,乙個階級的意識形態,會把這個階級的利益扭曲成整個社會的利益。如果你認同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你也會認同統治的合理。也就是說,意識形態就是「政治的合理性」。

而在一些哲學家看來,意識形態是針對幻象的幻想,而科學才是針對真正的現實提出的問題。不確切地說,意識形態是「壞的」,而科學是「好的」。意識形態是和科學對立的。

諷刺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科學竟然成為了意識形態。

工具理性(技術理性)就是一種意識形態,它告訴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就是只談做蛋糕,不提分蛋糕。

你可能會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很對啊,我覺得沒問題啊。這個時候,你就已經是意識形態的奴隸了。

舉個例子,十個人合力做了乙個小蛋糕,你只分到了1%;然後生產力提高,十個人合力做了乙個大蛋糕,你仍然只分到了1%。這時你會由衷感慨「多虧了科技,讓我們做出大蛋糕,讓我分到的蛋糕比以前多了」。但你從沒想過,這1%是你應得的嗎?

這種分配方式是合理的嗎?

工具理性會告訴你,這很合理,只有我們做大了蛋糕,你分到的蛋糕才能變多。它刻意無視了分配,以保障你會繼續做蛋糕,甚至讓你心懷感激。

生產力的發展無法改變生產關係的畸形,但卻能掩蓋這種畸形。

統治者告訴你——儘管我們的社會有著這樣那樣的一堆很嚴重的問題,但我們已經很努力地提高生產力了,你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提高,所以你們不要老是想著造反,老老實實地接受我們的統治吧。

在我看來,這就是馬爾庫塞所言「技術的合理性已經變成政治的合理性。」

從邏輯上說,工具理性就是教人如何高效率地使用工具。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被物化,人變成了物,這時工具理性就會讓統治者們高效率地統治人(已經淪為物的人)。

4樓:道門棄徒

凡是符合技術進步的就是政治正確的,或者說技術統治代替了政治統治。強大的技術進步,物質豐富會彌合社會矛盾,人們逐漸喪失了質疑社會制度的意識和能力。不一定是某些制度有多好,而是物質滿足同化了那些可能質疑或反抗社會的人。

無論是經濟制度、政治制度還是科學、工藝、藝術或哲學和日常思維,都趨向乙個維度、乙個色調、一種聲音。什麼聲音?看今天就知道了,錢+泛娛樂。

即使部分人還在關心政治,也大多停留在娛樂的層面,停留在情緒宣洩的層面。

5樓:望道爭馳

因為人群為了生存更注重「利益」,尤其是可見的短期利益,技術這種雖然有長期利益但可能損害短期利益的東西必須讓位於「群體」的「現時」利益考量,嚴重的就燒死餓死。這就是「合理性」。

6樓:theone

技術和政治是統一的,我們用兩個詞替換它們。物質和精神。

我們常說一句話,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展。換句話說,技術和政治也是共同發展的。

技術會帶來新的詞彙,比如電視機,手機。你可以想象在有電視機之前,在人類的日常談話中出現電視機這個詞彙嗎?不可能。

有一句話很形象,當你在乙個新技術中得到了便捷,你也就被它綁架了。智慧型手機是乙個技術,它占用了你的生活大部分,沒有它你會痛苦。你安心於智慧型手機,社會也穩定了。

政治選擇也必須選擇圍繞著智慧型手機展開。

政治在圍繞著許多類似於智慧型手機的技術展開。

政治還控制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方向。

如何理解赫伯特 西蒙的 滿意即可 ,不要 最優化 ?

靈眸 我們老師舉的乙個例子。說有乙個男生要在他所在的大學找乙個最好的女朋友,可能嗎?不可能,因為這樣他要去了解每乙個女生,她們的方方面面起碼得知道吧,再次他也沒有那麼多資金,與女生總要錢。所以他只能找乙個相對滿意的。 咚咚波 看到這個題目,突然想到了以前管理學老師經常說的那句話,實際上人們尋找的永遠...

如何理解馬爾科夫過程的主方程的推導過程?

簡單來說,主方程就是流入減去流出。拿前面的藍色藝林回答的第10式 即主方程 來說,最後第一項就是從別的引數的流入過程,第二項是流出過程。為什麼加上不變的?因為p是概率,不是概率流。打個比方說,你本來有10塊錢,你每隔1秒鐘給m個人1分錢,另有n個人,每隔1秒鐘給你2塊錢。你下一秒的錢數應該等於,別人...

如何理解村上春樹,馬爾克斯,雨果,托爾斯泰的文學層次性

幽遊淺吟 先自己讀一讀他們的代表作,再自己做判斷 閱讀之前先了解寫作的時代背景 別只看獲得的獎項,單說博爾赫斯沒有獲得諾獎,我就覺得諾獎沒譜。 我真的覺得題主可以劃掉村上春樹,或者把剩下三位 雖然也沒太多可比性,但至少還有話聊 撤了,換成太宰治 東野圭吾 韓寒之流陪著村上先生。 取名字好麻煩 雖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