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事後諸葛亮的人,能夠意識到自己事後諸葛亮嗎?

時間 2021-06-01 01:57:06

1樓:地球儀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這種現象叫做後視鏡偏見(rear mirror bias)。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認知偏差是根深蒂固的。不經過刻意訓練,很難消除,更不用說許多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存在這樣的問題。

基於普遍存在的認知偏差,專業的交易者能設計出相應的演算法,利用交易對手的認知偏差來獲取持續穩定的利潤。

2樓:不可名狀

不能,事後諸葛亮,要不是知道了不敢說,要不是有一部分計畫但是不完善,但是事情發生了以後這些和他預想的一樣,他就有底氣了,而對於那些有一部分計畫的,你聽過他們說過一部分,他完全可以裝作這跟我想的一摸一樣,他也就展示了自己,讓人不舒服的地方在於你一開始不說,現在跑出來說你是故意來顯擺的嗎?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一開始就想到了我不說你怨不了我,或者你們不按照我說的做怪我咯,反正我看出來了,我就是比你們聰明,站在他們的角度來看他們肯定覺得自己沒錯啊,但是事後諸葛亮好歹是諸葛亮,能看到事情的發展,也就是說他們是可以往「諸葛亮」發展的,或者當乙個裨將,你也不能完全否定他。

3樓:雷歐提斯

分人,也分情況。以我的觀察,經常事後諸葛亮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對自己行為的事後反思,一種是對他人行為的指責

我媽就會經常事後諸葛亮,通常都會:「誒呀,我要是這麼。。。整不就好了嘛。」她自己有時候會意識到,然後嘲笑自己事後諸葛亮。

這種屬於對自己行為的後悔,和事後感慨自己得到的教訓,通常他們都會意識到自己在「事後諸葛亮」,然而即使這類人意識不到我們也不會覺得很討厭,大多都會開玩笑似得說:那你這不是時候諸葛亮嘛哈哈哈哈。

而有些人喜歡對別人的行為指手畫腳,通常事後他們所發表的見解都是在已有正確解決方案或者是大家都已經清楚應該怎麼解決的情況下,大多是為了自己那可憐的虛榮心,他們一般都不會意識到,而且在無人阻止的情況下可能愈演愈烈。。

所以我認為對自己所做所謂的「事後諸葛亮」者往往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這類人往往佔少數。而對別人行為指手畫腳趾高氣揚的人往往意識不到,而且即使他們意識到了,也會很少改正,並且這類人在會「事後諸葛亮」的人中佔大部分

4樓:你你你你你的大熊

第一種人,敢說的,這類人是有擔當的,知道就知道。第二種人,就是那種事後諸葛亮性格的,需要他時不開口,等問題解決了,發現解決問題方法和他想的一樣,他會很興奮說,看吧看吧,我早就說了,問題是這樣的,你們不聽不信我。他以為他心裡想的別人都知道了,其實大家都不知道他說了啥。

然後他滔滔不絕,唾沫橫飛在解釋一遍,說的很認真,細節處理很到位就像真是他出的主意似的。第三種人一聽,覺得這特麼也太有才了吧,鼓掌。

5樓:高健翔

能!我就是!因為事情發生了,我怎麼說我都是對的,我就放心大膽的說啊怕啥。那我總得說些啥吧,我想說話解釋解釋,不然場面很尬啊,總得有這麼個角色吧,那就我來吧。

被當眾曲解時候怎樣不事後諸葛亮且提高自己臨時反應能力

樂阿蘭那行者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 欺我 辱我 笑我 輕我 賤我 惡我 騙我 如何處治乎?拾得雲 只是忍他 讓他 由他 避他 耐他 敬他 不要理他 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二毛er 我想說兩點。第一,敏感是好事兒,但想得更多不代表就能做得更好。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你舉出來的這件事兒,別人可能都沒有當...

魏延經常背後說諸葛亮膽怯,諸葛亮心裡怎麼想?

焦慶濤 諸葛亮其實心裡是看不起劉備的。劉備喜歡魏延,他把魏延逼死了。劉備遺訓不可重用馬謖,他公然抗旨。劉備託孤重臣李嚴,最後諸葛亮也給逼死了。這種一再公然違抗先皇遺訓的事情。換做他人早被稱作奸臣了。 歷史與哲學 首先認為諸葛亮過於謹慎的不止魏延乙個,但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並非背後幾句閒話就能夠加深或者...

生活中出現的事後諸葛 馬後炮的人的心理是怎樣的?

鄭Min 以前覺得這類人中多另人煩,後面覺得這類人許多不僅煩而且賤,有些馬後炮甚至擅長雪中送冰 反正你都要冷死了 落井下石 誰讓你掉井裡 畫蛇添足 這真是好事我也來湊個數 不弄出點煩人聲或丟人的舉動不罷休。怎麼皮就這麼厚。 我身邊的乙個研究生也是這樣,我真是醉了,一起坐計程車,他在本地很多年,我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