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勢頭大盛對文學發展有沒有什麼弊端?

時間 2021-05-06 18:45:34

1樓:小包子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①,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②。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③,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④,

鐵罐上鏽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⑤,

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⑥。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⑦,

漂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麼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⑧。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⑨,

看它造出個什麼世界。

2樓:全真題

不但不會有不好得影響還會促進文學的公升級與進化,流傳至今的古代名作與佳句都是上百代幾十億人精心曬下來的精中之精,都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現世文學,當時就沒有爛作嗎,不可能,有了量才有質的保證,有生命力的自然會大浪淘沙成為經典,流傳千古。網路文學和紙質文學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閱讀低成本大眾化會加速大量文學作品的生存競爭公升級,再經過萬千讀者的篩選,剩下的一定是有生命力的精品喔,我們的語言,我們的文字只是簡化了,並不是退化,那麼我們文學也沒理由不繼續前進。

3樓:藍色恐懼

以前看到喜歡的書和網文想推薦給周圍的同學看,後來才慢慢明白:一些受眾面廣的書不用你推薦,別人喜歡這些型別早晚會去看。

而一些小眾的書,或者經典名著,跟別人推薦多是聽聽就過去了。

所以對於那些閱讀量少的群體來說,網路文學能夠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近而「有可能」會去閱讀文學著作。

而對於那些一直讀名著之類的群體來說,無論最近網路文學怎麼發展,他們還是照舊讀自己喜歡讀的書。

4樓:接輿

沒什麼弊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就算粗劣的作品橫行,也掩蓋不了傑作,反而可能激發大眾對粗劣作品的審美疲勞,提高自己的審美要求,進而促進文學的發展。所以我的觀點是,儘管寫吧,寫的越多越好。

5樓:states

可能我老了,根本感受不到網路文學的發展

不過按照題主的描述

我覺得以後還是井水不犯河水吧

二者沒有交叉點,也很少有共同讀者

文學愛好者仍然愛好文學

喜歡網文的喜歡網文,互不打擾,天下太平

6樓:布知道

事物皆有兩面性,網文既衝擊著文學,又推動著文學普及大眾。

當網路文學不能滿足人們日漸縝密的文學審美和思想要求,傳統文學的大門仍然是敞開的。

盛光祖對鐵路降速的解釋有無道理?

Sirius Jin 寶蘭350降標到250,據說成本一點也沒降。而且,蘭州往西的蘭新預留350,寶雞往東的西寶 鄭西 徐鄭都是貨真價實的350,只剩中間這段憋屈。這真的是為了降標的降標。 儒風泰山 降速可以這樣解釋,但降標就不能解釋了。當時說這話的時候,大形勢是趨向於降速,但是連提速的空間都不預留...

網文界對息壤中文網怎麼看?

我從雨中來 果然,像我這種,不管到哪兒都是單機狀態,菜鳥梗著脖子強推書 混亂孤星 酷 息壤閱讀,單機好多天了,估計是因為單純寫的菜 酷 菜就菜吧,好歹來兩個人點點毛病,對不 思考 金海嬌 站在息壤的角度看,不允許有資本染指,起碼它起飛之前不行。往後誰說的準。站在作者角度看問題,作者比讀者多你們難道覺...

網文課對普通網路寫手來說有價值嗎?

行道樹 上課得分班。我對寫手的接觸來看,正常文學水平很少有人過這個坎。也就是,你教的不是表達不是技法,而該是識字。文學這個門類的基礎上,識字這個階段,教的好,估計效果不明顯。練習寫作,缺乏的是讓自己入門的教學。比如講數學先用數學史勾起興趣的大能,這種你知道你學的有什麼用,你才會幻想怎麼用,才能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