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這麼多年語文,你覺得哪句詩最美?

時間 2021-05-06 16:51:51

1樓:一抹文藝-小文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

細雨點灑在花前。

2樓:卑微涵涵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試問閒愁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3樓:風蕭蕭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普字見色,詞美,情更美。

最深的情不是朝朝暮暮,也不是同生共死,而是陰陽兩隔,我依然愛你。蘇軾為悼念亡妻所做的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中國版的《人鬼情未了》,千百年來,讓多少痴男怨女淚流滿面。

這首詞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初識那年,蘇軾18歲,王弗15歲。少年書生和老師的女兒,以文會友,喜結連理,讓多少人羨慕嫉妒恨。

王弗知書達理、溫柔賢惠,不僅是蘇軾的妻子,更是他精神上的知音,可惜,年僅27歲就不幸逝世,恩愛夫妻從此天人永隔。

詞的上片寫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蘇軾說,不知不覺間你已經死了十年,我並沒有刻意每天去想你,卻從來無法忘記你。我才剛剛40歲,可在你孤零零的墳前,覺得自己如此蒼老,滿面煙塵,兩鬢斑白。這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刻骨相思,用平白質樸的語言表述出來,更流露出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下片才入了題開始「記夢」,夢到風華正茂的妻子正在梳妝打扮,兩人面對面卻唯有淚千行,這裡的「無言」,勝過萬語千言。最後三句撇開自己不提,料想長眠地下的愛侶,明月夜思慕人世、難捨親人,該是多麼的柔腸寸斷啊。

蘇軾這首詞,多採用白描手法,用語平實樸素不事雕琢。但傳遞的那種纏綿悱惻,柔腸百結的痴戀之苦,真不輸於白居易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蘇軾詩、詞、散文、書、畫皆精通,是「北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他留給我們的詞更多是直抒胸臆,痛快淋漓的佳句。像,「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在以清新豪邁著稱的蘇詞中,如《江城子》這樣兒女情長的文字並不多見。唯其如此,更顯珍貴。

4樓:愛古風的某人

與其說是學習語文,不如說是玩味詩歌。對於熱愛詩詞的人來說,要找出乙個「最」來是很難的。因為如果從某一首詩中獲得了感悟,你就會覺得這首詩真是驚為天人,會想究竟是怎樣乙個人他經歷了什麼才能寫出這種句子來。

讀李白詩,讓人驚嘆於他的浪漫想象,彷彿世上真有西王母一般;

讀六朝詩,會陷於其中華麗的詞藻;

讀宋詩,會感受到詩裡的筋骨;

讀《詩經》,一唱三歎也別有韻味。

5樓:憑躍

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此句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素稱千古絕唱。記得高中剛拿到課本習慣性的翻看內容時,就被這篇古文所吸引,當時學完一篇古文,老師會根據考試要求布置一些篇目的背誦,大多數時候是不太願意去背的,總感覺是負擔,但是偏偏這篇文章,還沒講到我就立馬決定要把它背下來,這也足以體現王勃這穿越千年的文字功力,也不愧是初唐四傑之首。

那這句詩究竟好在哪?結合當時老師的講解還有這些年自己的理解,認為是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色彩美。夕陽之下,晚霞絢爛耀眼,而鶩的羽毛是深色的,加上是逆光,所以孤鶩近乎乙個暗影,而晚霞不可能遮布西邊半個天空,尚在碧空顯露,碧空相對於落霞光度稍遜,但相對於孤鶩來說卻較亮,它們——孤鶩、落霞、碧空——就成了明暗的對比——孤鶩的影子更加深暗,晚霞和碧空則更加燦爛。孤鶩的顏色以綠、褐、紫等為主,屬於冷色,而且它們之間是補色關係。

晚霞的背景是晴空,它是藍寶石色的,和晚霞的顏色也是互補色的。我們知道,當互為補色的兩種顏色相鄰時,能構成最強的對比,在效果上,能使雙方達到最大的鮮明度。王勃巧妙地運用了這一對比,使整個圖案顯得格外地鮮明而美麗。

其次是動態美。孤鶩是在「飛」的,雲霞是在「落」的,只有天空是凝然不動的。秋水雖然平靜,但並不是冬天的止水,水面上不會死氣沉沉。

微風過處,秋水上會不斷地泛起漣漪,漣漪過處,平滑如鏡的水面上倒映著的景物會被蕩開,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水草、乃至魚蝦等等。這分明是一幅流動著的美麗圖畫。

其三是虛實美。碧空高深無比,紅霞稍低些,而孤鶩又更低,這就有了三個層次,而它們下邊又有秋水。秋天的水是寧靜的,當「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時,天上的畫卷自然地映在水中,所謂「天光雲影共徘徊」,水中又有了三個層次。

而且,在天上越高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就越深。這就構成了實景與虛景的對比。況且微風過處,秋水泛起漣漪,平滑如鏡的水面上倒映著的景物會被蕩開,依稀透出水下的景物:

水草、乃至魚蝦等等,這和水面上的映像同樣構成了一種虛實之美。

其四是立體空間美。「秋水共長天一色」,在天邊,天空和水面地面這兩個本來並不相交的平面經過持續的變形相交了,這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並能使人感到整個畫面具有三維立體空間的真實感。不僅如此,「秋水共長天一色」把人們的視線引到水天相接之處,這是人們視線所能達到的最遠的地方。

而「落霞與孤鶩齊飛」又把人們的視線引到天頂,這是人們視野中最高之處。這一景象又映在秋水中,使具有最大高度的景物又有了最大的深度。有遠有高有深,境界開闊,給人一種強烈的立體美。

最後是引人遐思的想象之美。此句中,鳥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雲霞則是無生命的,這裡,後者成了前者活動的背景,而前者則是後者中乙個有情感、有意志的動點,令人想到有生和無生;晚霞長空亙古常存,而孤鶩則只是乙個匆匆過客,給人一種永恆和短暫的感觸;「孤」鶩與「落」霞齊飛,乙隻「孤」鶩,緣何而孤,飛向那裡……令人頓生情思;「秋水共長天一色」,遠方水天相接之處,茫茫緲緲,那裡是王勃的心緒所在?那裡景色又如何……給人以無窮的遐想。

6樓:古塘有魚

我覺得很多詩都很美,都很有意境,比如: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高處不勝寒等等。

7樓:no colour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8樓:東風不在

並非是一句詩,但是還是想說一下

「一生的時間足夠短,你無法預知那天會悄然離去

一生的時間又足夠長,長到可以體驗世間所有的悲歡離合」

9樓:六二六

大概是李商隱的《錦瑟》吧

每句都很美

時常會自己默念起

它也寫出了我此生最怕的事

錦瑟[ 唐 ]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QQ桌布一直都是這個

10樓:味微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其實沒有「最」字一說,只有「更」,在不同時候,說不定就突然讓你想起來某一句詩,讓你無法表達…

11樓:琴科chenko

太多了憑感覺來一句

寫愛情的,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寫人文的,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寫景色的,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等等等等

好多好多

12樓:寒盡不知年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讀了很多的詩,覺得它們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點,但它們都是由漢字構成的。

漢字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畫面感,很多的漢語中的字和詞,它本身就是美的。

所以有的詩句美的很有畫面感。

漢字擅抒情,畫面總能勾連起人內心深處的情感,震撼人心。

所以好的詩句,千百年來長盛不衰。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偏好和認同的

對我來說,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句詩不是最深刻的,不是最偏好的,也不是最能共情的。

但是它給了我一種長久而緩慢的震撼。

是陳釀的酒。

只會在記憶裡越來越清晰。

13樓:趣非在達

文無第一,美的詩句太多,但沒有那句詩是最美的。追求最美的某句話會讓人走入牛角尖。

時間的推移,涉獵作品的擴充套件,會讓人看到越來越多美的詩句。

你覺得哪句詩或詞最虐心?

黑色的一切一切都是黑色 沉色看不見摸得著 黑色代表四 黑色代表四方 沒有黑色的時候,長長地嘆出一口氣 合上眼睛 真好這下,連黑色都不再是黑色,黑色只是黑色的象徵 舉手摘星辰 贈衛八處士 唐代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

你覺得哪句詩最能代表李白?

懷荊 其實這種東西沒有必要後人來選,他自己已經選好了。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余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翼。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這是他的絕筆,當然就現有資料研究,可能在作了這首詩之後還堅持了一段時間才去世,這一段時間是否有其他作品暫且不論,至少這一首詩確實是當做絕筆來寫的。他有大...

語文課這麼多年,最記憶猶新的是哪句話,為什麼?

水清 哪句話我忘了,現在想來真的很喜歡語文課本中的文章 記得有個是很多小朋友一起去郊遊黃油餅乾掰兩半,把大的那一半分給了小夥伴,那個挺印象深刻的。還有我為你驕傲那篇課文 神的孩子全跳舞 又不許我走動,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我頑皮,要告訴我的母親去了。像你似的小孩子,長毛也要擄的,擄去做小長毛。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