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都是同樣的構造,為什麼會衍生出不同的格鬥流派與技術?

時間 2021-05-06 14:47:03

1樓:程墨Morgan

就我對格鬥的一點膚淺理解,不同的格鬥技術產生都是由規則決定的。

就拿格鬥姿勢來說,規則決定了起手式。

拳擊規則只允許拳頭對抗,不允許抱和摔,所以雖然拳擊的訓練方式很多,但是拳架都都要求護住頭,雙臂不能張開,保護肋部。

泰拳有腿法,規則也允許的摟抱動作,所以你看泰拳手雙手舉得很高,一條腿點著地面隨時抬起來踢一腳或者擋對方的踢。

散打允許抱腿,允許摔,所以雙手舉得沒有拳擊和泰拳高,隨時準備去抓對方踢過來的腿。

柔道不允許去抱腿摔,所以身體還是直立的;同樣是摔的格鬥術,自由式摔跤可以抱腿,所以都要放低重心,既防止對方抱腿也要隨時準備去抱對方的腿。

巴西柔術倒地不算輸,不許擊打,所以格鬥是下蹲抬頭雙手不護臉的鱷魚式。

MMA規則下,可以用拳用腿,倒在地上都不算輸,所以既要保持重心低,雙手也要舉起來護住正面。

規則決定了起手式,自然也決定了格鬥的方法。

2樓:柔王丸

先講原理啊,細節最後說

最基礎的原理是,因這種技術起源和發展所應對的環境不同而不同。這個就有差別了,起源在歷史上的時間不同,出現的技術就會不同。

好,我們來看幾個例子,古典式摔跤 ,相撲,為什麼沒有抱腿摔,其實很簡單,摔跤運動,在起源地,古希臘,還有中國,當時都是一種「祭神的演武」當然,最初肯定是從跟人,跟獸搏鬥中實踐發明出來的,但是,主要的技術定型期已經是有冷兵器的古代文明時代 ,所以實戰作用被降低,競技作用明顯提公升很多, 這個競技有啥作用呢,一是祭神,二是練兵。祭神是給所謂的神看,也是提公升民眾精神和士氣的,所以,這玩意要有一定的觀賞性,要表現勇武,抱腿摔呢,實用是非常實用,但是大家都往下鑽,滾成一團,這不好看啊。

再來個例子,為啥空手道和跆拳道都有一種踢法是前踢,而泰拳沒有,泰拳只有正踹或者叫正蹬,這也是因為其技術定型期,空手道是沖繩用來防身的武術,而泰拳和摔跤類一樣,競技化非常早,前踢的踢法就是要麼撩陰,要麼用腳趾跟部去刺對手腹部,這種打法都是街鬥實用,而擂台上實用度不高又不好看的。

3樓:

主要是規則和對手不一樣

就好比50公尺和馬拉松都是跑步跑步的方式方法技戰術都不一樣

所有的理論都是為了在規章下更好的發揮人的能力

4樓:

性格就不一樣

有的人喜歡大開大合,有的人喜歡小角直進

身材不一樣

有的人需要力發千鈞,有的人需要迅猛暴烈

戰術不一樣

有的人擅長長刀直入,有的人擅長防守反擊

就算是同一種流派出來的,也會有不同的拳手

這個世界沒有兩片葉子一模一樣

5樓:張強

瀉藥其實是偶然,偶然間一次用了一種方法打敗了別人,就開始這個方向的探索生成了乙個流派。

老李一拳擊倒乙個比自己高大的人認為拳頭是最好費方法老王一腳踢飛了乙個比自己高大的人,認為腿腳才是王道總有偏執的人去鑽研,等到成了體系就是流派和技術了

6樓:Jerry-汪

蟹腰...

其實很多人都回答了,因為想法不一樣...

而影響想法的因素有很多

身型、性格、體能、目的...

如果把以上的每個因素都認為是乙個未知數的話,那麼將其組合並且系統的排列就成為了N種武術...

當然,這種系統的排列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與時俱進的,也有被淘汰的能夠留存下來的武術,基本它們的戰術以及系統想法都是被認可和承認的...

7樓:Pu ZY

唯一的原因——規則(或者說環境)!

格鬥方式、格鬥流派跟訓練、思想、理論沒有半毛錢關係。訓練、技術、策略、思想、理論都是跟著規則走的,規則變所有東西都得跟著變。你讓泰拳手按照全運會散打規則打,他也得打成散打那樣。

你讓散打運動員打泰拳規則,用不了多久他用的都是泰拳技術了。

在相同規則(環境)下,所有格鬥選手採用的訓練、技術、策略、理論最終會趨於相同。

泰拳、散打、柔道、自由式摔跤這些所謂的流派,本質上是「基於某一規則(環境)下的搏擊方式「。

格鬥流派的存在是為了尋求在特定規則(環境)下,訓練、技術、策略的最優解。

8樓:

別說不同流派,就是同門,都可以有不同風格

拳,是千人千面的。

規矩都一樣,但規矩不是讓一公尺八的高個子

為了規矩屈就自己變成一公尺六的小個子

也不會讓只有一百斤的瘦人

一下子變成三百斤的大胖子

在不超越規矩的前提下,

就算是身高體重一毛一樣的雙胞胎

都可以玩出完完全全不一樣的風格

更別說生活習慣文化習俗千差萬別的人

9樓:黑崎嗣同

不同的規則衍生出了不同的技術。比如跆拳道的規則是不許踢下段,踢到護具就得分,那肯定是比誰速度快。這時候用泰式掃踢肯定踢不到人拿不到分的。

所以肯定要用跆拳道的腿法才行(反過來也是一樣)拳擊比賽裡,選手不允許用腿踢,所以拳擊手們出拳的時候前腳都會轉一下(蹬地發力)。可是在泰拳或者踢拳這種允許踢下段的比賽裡頭,腳蹬地的話就會把膝蓋後方露出來,那樣就很容易被低掃。所以一般泰拳手打拳前腳都是不轉的。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不是說哪個格鬥術更厲害,主要是規則不同才會產生不一樣的技術。

10樓:

因為格鬥理念和風格不同!

人雖然是同樣的身體構造,但是人有高矮胖瘦不說,連技擊思路都是不一樣的。

具體的如何運用,怎麼訓練等等都不會一樣。

就如你舉的例子,散打邊腿和泰拳掃踢。散打邊腿相比掃踢優點是什麼?整體速度更快,打擊精確、快出快收,穩定而又容易控制。和掃踢相比缺點是什麼?破壞力較弱,啟動速度慢。

為什麼散打不選擇掃踢這種方式呢?掃踢的啟動速度、破壞力、殺傷力不是強於散打麼?

這是因為散打是乙個體系,邊腿只是其中乙個技術動作,還要為快摔等技術服務,邊腿是這個體系內最優的選擇。如果硬是加上掃踢,散打可能就要改變站架了,因為不相容。試著用散打的格鬥式踢掃踢,和踩著三宮步踢掃踢,哪個更順暢就不必多言了。

至於你說的普通擺拳和俄式大擺,對於俄式擺拳我不知道你指的是肥多用的那種,如果是的話很簡單,俄式大擺拳勢大力沉,很適合大體型的人,加上俄式大擺落空了很容易接上夾頸摔,十分適合桑搏的體系。

多的不說,看綜合格鬥比賽就知道了,同樣練mma的,有站立為主,地面為輔的。也有地面為主,站立為輔的。

從三大內家拳破壞重心的技術來看,太極拳是引進落空,八卦是走轉落空,形意是斬截落空。自然也就發展出了不同的訓練方式和運用方法。

11樓:乳酪君Combat

具體技術的要領,取決於整體技戰術思想的安排,說白了是關係到接下來要幹嘛。

比如你說的散打和泰拳腿的區別,當然現今在自由搏擊領域差距越來越小。但是從傳統上而言,散打是打遊走,泰拳打陣地,腿當然會有區別。

再有你提到的,拳擊擺拳當然要快出快收,力量集中,因為要保證頭部保護和移動。但是俄式大擺在桑搏和綜合格鬥裡可以接箍頸和近身摔法,所以可以動作大一些。

要不要顧及接腿,需不需要做防摔,擂台有多大,對手是什麼風格…一切規則和戰術安排,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適應整體技戰術的動作就是好動作,並不存在永遠最有效的動作規範。

12樓:

在上海有緣遇到一位老師,名字就匿了,我很尊敬他。

他說武術就像一顆大樹,抓住根幹,理解了,撒手就成葉。根幹比喻武術基本的原理,葉比喻各種流派和技術。由於規則,用途,歷史環境產生的各種流派和技術,在他看來都是枝葉而已。

您可能要問根幹是什麼,我沒有學到他的全部,都是在幾次和他接觸的過程中,不斷求問他的武術思想。我目前的理解是:

根,我個人的理解是指人的動物本能。殺心,殊死搏鬥的應激反應。

用老師的話來說,拳術學到後來就像「發神經病」一樣。他沒有說根是這個,這是我的理解。

把格鬥術編的越來越複雜,和傳統武術傳播方式也有一定的關係 - 一招一式都可以收費賣錢,開宗立派都可以做宗師以牟利,制定流派和傳承的規矩以防止被搶飯碗。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題主自己判斷有沒有道理。看看現代搏擊的格鬥術,無不簡單直接。

我還是那句話- 乙個好的格鬥術系統和武術思想一定是開放的,包容的,和其他流派不牴觸的,不違反人基本運動規律的。(比如人是直立行走的動物,你非要四肢著地移動,再比如人用雙腿站立,你非要半蹲著打)

武術是開放的,思想是開放的,不必拘泥於某一種流派或技術,給自己設個套拼命往裡鑽。以上。

13樓:伽藍寺聽雨聲盼永恆

其實對這個也沒有什麼過多的專業知識,只能客觀的說一下吧

應該主要是文化不同,風格不同,環境不同,規則不同引起的

總的來說,各有所長,而且都是攻擊人體要害,只是展現方式不同罷了

14樓:南野秀翔

基於一樣的人體構造,各家的純擊技方面其實都是類似的,因為再怎麼變化也不會脫離現實的骨骼構造和肌肉分布。但在實戰過程中,各家制定了不同的規則,比如限制有些技術不能在某些部位使用,這樣就改變了實戰策略,使得各家都發展出各自的最優化套路,於是才演化出不同的格鬥流派。

15樓:Banado LEE

誰告訴你一樣了?

你跟隔壁老王身高臂長體重胸圍一樣?

怎麼弄乙個比你臂長十公分的人,這是個技術活。

只是最終都往簡單高效這個方向靠攏。

16樓:從雲子

然而不同人種的個體發育是有差異的,如果將自己的體格優勢放大的同時,儘量減少自己體格劣勢的影響。再有乙個,不同的攻擊技術,追求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比如擂台得點與KO)

17樓:以德服人你服不服

人體結構相同,但人的思維不同,沒有完美的招式,任何一招都包含了破綻,為了追求更完美,不露破綻,於是衍生出更多的花樣,萬法歸宗,其實都離不開拳打腳踢的基本套路。

18樓:色女貓飛翔鳥

因為目的不同。

站架不同

進攻節奏不同

技戰術不同

護具不同

最重要的,規則不同。

技術怎麼可能趨同?

如果不允許踢低段,不考慮擊打效果。那跆拳道的鬥雞打法還就是最有效的甚至同樣是mma規則,大布就是td+地板拳,龍太就是控制距離+追擊突進,這就是技戰術的區別。那你覺得他們二位平時的訓練內容會一樣嗎?

肯定也不會一樣。

如果是要說最初武術流派的誕生。

那麼還是因為用途不同(軍用,民用,軍民混雜),科技水平不同,生產力不同,所以武術流派的風格就不同。

多餘送您一句話,告訴你萬法歸一的,多是不懂武或沒什麼水平的人。柔道和拳擊練一輩子都歸不了一

貴乎高人多

同樣都是100 棉的,為什麼有的會起球,有的不起?

風雨兼程 一般而言,棉屬於纖維素纖維,從纖維機械效能來看,由於棉纖維的斷裂強度偏低,容易起毛,但毛球極易脫落而不會形成大片的起球現象。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一種純棉布料不易起球的感覺。但同樣為純棉布料,為什麼會有個別布料存在著較大面積起球傾向呢?我想這與組成織物纖維 工藝條件等因素有關譬如在配棉...

同樣是系列遊戲衍生出來的作品,為什麼爐石傳說比風暴英雄火的多?

二中中 上線晚,這是大頭。另外,爐石相對風暴太小巧了,方便。不過暴雪既然一直在做,相信會越來越有趣味,這幾款對戰遊戲裡,最看好的還是暴雪,暴雪的遊戲。補乙個,還有電影 奕臣 卡牌遊戲目前市面上叫的出名的就萬智牌和遊戲王,雖然有名但是玩的人始終不多,MOBA類的LOL和DOTA已經是很成熟的遊戲了,關...

人體溫度常態下是36 37 左右。。那為什麼同樣用15 水洗澡。在冬天和夏天給我們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呢?

1 體表感覺冷熱的方式是溫差,即體表的溫度和接觸的水的溫度的差決定感覺。具體見用兩隻手的手指伸進不同溫度的水裡一段時間後互換,可以感覺到兩個手指一邊冷一邊熱。不通過比較,身體無法知道氣溫是高於體溫還是低於體溫,也不知道哪個杯子裡的水的溫度更高。2 體溫,可以理解為身體內部的溫度,在37度左右。身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