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鑑的書怎麼讀?

時間 2021-05-06 13:32:21

1樓:紙追

建議配合鍾秀勇的民法精講一起食用。

唯讀過《民法總則》,雖然理論深厚,體系清晰,但難以同大陸立法結合起來,且王的行文風格有些難以理解之處。鍾秀勇的教材參考了很多王澤鑑的內容,雖然體系安排有所不同,但內容都可以一一對應。且能夠結合大陸民法法條與案例,講解詳細,如果覺得課程過於冗長,直接讀教材也很好理解。

兩本書結合起來讀,便沒有這麼難讀了。「民法的搬運工」,不虛此名。

民法內容紛繁複雜,從前總是有一頭霧水之感。藉著二人的教材重新打了一下民法總論的基礎,理清了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形成權,覺得思路清晰了很多,再去看分則的內容也更容易了一些。

2樓:住不起了

以下僅是親身經歷,自認對自己提公升較大:

先看《民法總則》

備一本朱慶育《民法總論》及大陸法條(先可參照「民法典草案」)。

備一本台灣「民法」。

若有能力,備一本漢斯·布洛克斯(Hans·Brox)《德國民法總論》及德國民法典(首推台大版)。

備好紙筆或開啟word。

王老師在每節題前,必設有問題,先不看後續內容,自己琢磨,必細細琢磨後留有自己的答案後(最好有自己的書面解答),閱讀正文。一定要用自己的文本來概括王老師每段話所論述的內容,寫在紙上或打在word裡,自己形成體系後便可以把自己的打的東西整理成讀書筆記。

每看完乙個小塊的內容,必翻開朱老師的書,找到相對應的內容,將大陸的規定或者學說與王老師所論述的相比較,並在現行法中尋找法條支撐,若有,則注在所寫筆記上。然後翻開brox的書,重複以上步驟。

反覆看過幾遍《民法總則》後,後面的書,你自然會知道怎麼讀了。

在下並沒有將王老師的書讀完,花了小半年時間,為了備考華政而如此讀了王老師的幾本書,形成了約16萬字的讀書筆記,再回視從前自己的民法水平,自我感覺有了長足的長進。

3樓:Paul Zhang

王澤鑑之書,通常於每節之首提出乙個例題,於中間闡釋概念及解讀法條,於結尾解答該例題,讀者宜跟隨其思路嘗試運用法條解決例題。

初讀王澤鑑之書,覺其語言文白夾雜,讀來甚是彆扭,許多讀者由此棄之,束之高閣。但鄙人隨後漸入佳境,於其典雅之語言窺得民法之奧妙,故對其書讚不絕口。

王澤鑑之書,讀三遍尚嫌不足,初讀,覽其概要;再讀,建立體系;三讀,形成思維模式。閒時常拿來翻閱,琢磨其中的圖示,甚有好處!

選取書中片段拍照如下,僅供參考

4樓:大水罐

1.備一本相對應的大陸學者的書,看完相應章節再看王澤鑑的書,這樣讀起來有基礎會容易很多,也可以體會王澤鑑的書與其他書的區別。

2.備一本台灣民法典,在讀到對應不懂的法條可以查閱分析,如果碰到台灣法條一概跳過的話,長此以往很難繼續。

3.王澤鑑的書在我看來廢話很少,句句都是經典,所以讀的時候速度應該慢點,同時在書中做筆記,碰到案例時更要寫寫划划,在遇到難以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如此才能體會民法之奧義。

5樓:馮忠明教授

如果是原著的話,引用德國法比較多,而且基本都是繁體,讀起來會覺得晦澀難懂,但是王教授的書邏輯性很強,基本遵循了德國法的三段論,建議你在讀之前,多學一下法律邏輯學,這樣有助於你更好地理解。

6樓:Icarus鬼

不僅僅是王澤鑑,幾乎所有台灣的學者寫的東西大陸人來讀本身就有障礙的。

主要原因就是半文半白的文字…

所以不要貪量貪速度,其實除了文字理解比較困難但是邏輯是很清晰有條理的。

把乙個長句拆開,乙個詞乙個詞的讀。不難的。

實在看不進去法學專業很經典的書。比如王澤鑑的那些,覺得容易走神,而且自己能夠吸收的好少

豆王 哈哈哈,其實還是沒靜下心吧!認真看的話其實很好玩的!不過偶爾跑神看啥書都有可能吧。但是有回答說帶著問題看的效果更好,這點確實是真的,但是非常燒腦! 白翔飛 以上提到了看書的方法問題 就是寫著看,其實更準確的解釋是做讀書筆記,將一類問題的所有學說盡可能匯集到自己的筆記上 電腦做 如果你現在看不下...

如何評價王澤鑑主編《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

這套書能讓你理解為什麼說法律是一門科學。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 出版於1998年 皇皇凡八冊,得德國民法學之精髓而厚植華人社會之民事習慣與司法秉性,於內地民法學與民事法律秩序之演進成熟者,正可為直接的參照系與資源庫,於內地民法學學術風格之養成 制度研判之進展 立法更化之提公升有著不可盡數之示範與塑造之功...

《論語》這樣的書應該怎麼讀?

別焰雲 論語的每一篇各章大多是圍繞著乙個 或多個 主旨卦象以洛書導圖在統籌闡述,不認識到這一點,就不能立象以盡意。比如 大家可比對原文領會。不光論語,禮記 大學中庸 都是對易經的解讀與發揮, 羊巨集飛 第一步是配合譯文背誦出來.然後在正式學習意思之前要先看看一些電影電視劇集 春秋的孔子的等等然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