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在小時候讀,和長大了讀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5-06 11:28:34

1樓:李唐

書不具有共通性,拿大家基本都看過的動畫舉例吧。

《鐵甲小寶》中,小時候覺得田德莉娜(粉色機械人)才是女神,長大才知道除了她其他女主女配都是女神。

《迪迦奧特曼》裡,小時候最想成為奧特曼,狂扁小怪獸。後來發現小怪獸也有自己苦衷,而我們想成為的和喜歡的其實是大古和麗娜。

小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別人引導我們看的世界。

長大後,我們學會了思考,可以選擇看到更多不同的東西。

所以,就一本書而言,小時候我們初心尚在,可以看到作者讓我們看的內容。長大後,我們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內容,而排斥其他。

如果你書讀多了,也善於思考。那麼以上問題都將不復存在。

2樓:

小時候讀《西遊記》,讀的是熱鬧,長大了讀的是團隊合作與管理小時候讀《小王子》,讀的是童話,長大了讀的是人生的得與失小時候讀《紅樓夢》,讀的是寶黛釵的愛情,長大了讀的是命運的離合起伏小時候讀《唐詩三百首》,讀的是文字,長大了讀的是意境小時候讀《三國演義》,讀的是忠義,長大了讀的是陰謀和陽謀小時候讀《水滸傳》,讀的是善惡江湖,長大了讀的是社會與個體小時候讀《海的女兒》,讀的是付出與眼淚,長大了讀的是同情與幻滅總之,小時候讀的是新奇與知識,長大了讀的是閱歷與共鳴

3樓:NeverThink

小時候看《魯濱孫漂流記》,是年輕人的勇於冒險,不甘平凡,是乙個冒險故事。

大學無意回頭再看一次,瑪德,以歐洲人為中心的販賣非洲黑人的血腥資本積累。而且把這些販賣作為很自然的事情,小學生啥也不懂,也就沒在意。感覺一下子差很遠了。

歷史果然重要。簡直是黑人血淚史,不知道為啥還是中小學推薦閱讀書籍。

「船後面經常跟著一群鯊魚,吃被扔下去的生病或死的的黑奴」

跑到別人的地盤上,反而把別人(野人)當入侵者,利用槍枝優勢幹野人,抓了當奴隸。所作所為簡直是英國等歐洲國家殖民美洲大陸的縮影。

不覺得傷害別人是錯的犯罪人,才是最可怕的。

怎樣讀好一本書。?

建議你看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 該書強調閱讀是一種主動的活動。閱讀一般分做三種目的 娛樂消遣 獲取資訊 增進理解力。只有最後一種目的的閱讀能幫助閱讀者增長心智,不斷成長。第一層次的閱讀,稱之為基礎閱讀 elementary reading 都指出乙個人只要熟練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擺脫了文盲的狀態,至少...

讀一本書需要讀序言嗎,一本書為什麼要邀請那麼多人來寫序?

第一,是否有必要讀序言,看書的品質。好書,內容經典,字字珠璣,不可錯過。其他書,讀完序言可能就算把這本書讀完了。第二,那麼多人寫序言,這個是經濟學問題。 風之細語 讀序言不是必要的,但是我建議看看。一般來說,序言有自序和他序,內容不一定與書相關。比如推薦序往往是與書的內容有關的,就像四大名著的推薦序...

讀一本書好?還是聽一本書的講解有用?

稚餘笙 一本書不是每乙個人都能百分之百的看完的,讀書中遇到比較難理解的時候,耗費的時間更久。而在聽講解的時候,能更好的熟悉書中的內容,對較難理解的詞語也能更好的理解。相比較而言兩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好處,更重要的還是看個人的選擇。 水心子 讀完一本書需要很長的時間,有的人需要幾天或者幾個月甚至一年,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