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的看待宋江的招安行為?

時間 2021-05-06 09:06:27

1樓:光亮

宋江是乙個奇人,做事情有原則不是總從利益出發,能力很強格局很大,就像晁天王明顯就是格局不夠,只適合當乙個山寨之主,其他的梁山好漢沒有宋江的風度能力格局,頂多是殺人越貨而已。能夠不被輕視的招安,又立下汗馬功勞,實在是大不易,最後能不惜一死成就忠義,實在不是凡人啦。

2樓:

進,不能稱王稱霸;退,不能解散了各找各媽;什麼都不做,梁山這一畝三分地兒能守多少年?

個人英雄主義上,宋江是個投降派;如果是為梁山找個好結局,公明還是個不錯的領導人。

不能太用現在的眼光苛求宋江,在他那時候,能夠想到的梁山結局,這可能是最好的。

3樓:「已登出」

1.宋江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注定他成不了方臘。

2.宋江拉好漢入夥的時候承諾過大家要招安。比如盧俊義,呼延灼等人世代為官,自己落草為寇,對不起祖宗啊

3.第二點提到的那些官家恰好是梁山泊的高層。梁山泊是官本位,好漢相互之間的稱呼可見一斑,比如林教頭,武都頭。。。。

梁山泊是乙個比官僚階級還要官僚的組織,它的血液成分就注定了結局。

4樓:渭水泱泱

雖說有些投降主義。但是對當時的宋江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別看梁山軍那麼囂張,攻打縣城,攻打大名府,但是自此至終,攻占縣城容易,但是真正占領縣城,卻沒有這樣的本事。

如果說他們占領縣城,只會變有利為不利,面對的,將是源源不斷的朝廷大軍的攻打和圍剿。由破襲戰轉為過城戰,別看梁山軍那麼多,也不夠消耗。

而歷次攻打縣城之後,及時撤回到梁山水泊,借有利的地勢,以守代攻,也這是他們面對朝廷的圍剿,勝利的原因。

但是,他們本身不事生產,或者說,生活所得的收入,比不上自己的消耗,畢竟梁山數萬大軍,人吃馬嚼的,消耗極大的。他們可以攻打周邊的縣城以獲得後勤資源,但是這樣的玩法可以持續多久,等圍邊的縣城都搶完了,那下來搶誰的?

他們雖有一時之血勇,但是說白了,只是落草的賊寇。

所以,他們想要活下去,甚至封妻萌子,只能以打促和,最終和朝廷談和,走招安這一條路線。

哪怕有一大部分的梁山軍會因此失去自己的性命,甚至一百零八將會殞落大半,但是只是有部分人活著,那就是勝利。

這就是外部的因素。再說內部因素,,一百零八將都是什麼人,大多數都是當官的,或者來自軍中,他們對自己的身份是不滿的,哪怕自己當個賊寇,但是後代呢,他們不為自己考慮,也要考慮自己的後人,總不能世世代代頂著賊寇的名聲吧。所以,招安在內部,也是有極大的市場的。

再三,宋朝本身也有把落草為寇的強人,以及受災群眾編為廂軍的可能,所以他們的招安,還是有成功的可能的。

總之,雖說好多觀眾不理解宋江等人的招安行動,但是對於梁山來說,這在當時,是他們的最優解,也是符合大部分梁山群眾的迫切希望的。從戰略意義上來說,也是長遠的。。

只是,他們還是太過幼稚,忽略了部分官僚的無恥罷了。

你只要一時是賊寇,一輩子都是,哪怕你穿上官衣,成了自己人,也不被人家所信任。

這也是宋江,盧俊義等梁山首領必死的原因之一。

5樓:SPQR

首先說,招安就一定壞嗎?不是,同樣是綠林出身的十節度,招安到了朝廷就混到了節度使的位置。

原來這十路軍馬,都是曾經訓練精兵,【更兼這十節度使,舊日都是綠林叢中出身,後來受了招安,直做到許大官職】,都是精銳勇猛之人,非是一時建了些少功名。

然後再說梁山原屬於朝廷一系的武將,多少是被朝廷逼上梁山的?真沒有幾個,主要也就是乙個林沖……像魯智深武松楊志不是自己殺人就是失職,關勝呼延灼秦明董平等等這些都是被俘後投降的梁山,其餘的還有徐寧這種被騙上梁山的,花榮戴宗這類因為跟宋江的關係才上了梁山,梁山那幫子出身朝廷,真沒幾個是朝廷對不住他們的。

這種情況下,你說這些人有機會重新當官你說他們樂不樂意?我覺得是樂意的。再說宋江這個人,當真是為了自己不顧山寨前程的麼,真不是,宋江不是吳用,兄弟死了他是真傷心

宋江點本部將佐,折了三個偏將,都是亂軍中被箭射死,馬踏身亡。那三個:乙個是「雲裡金剛」宋萬,乙個是「沒面目」焦挺,乙個是「九尾龜」陶宗旺,宋江見折了三將,心中煩惱,怏怏不樂。

吳用勸道:「生死人之分定,雖折了三個兄弟,且喜得了江南第乙個險隘州郡,何故煩惱,有傷玉體?要與國家幹功,且請理論大事。

」這種情節出現了不止一次,兄弟陣亡,宋江難受,吳用表示雖然死了人,但立了功,不算事兒。再說徵方臘,在電視劇集和語文課外讀本裡,都說朝廷借方臘之手消耗梁山力量,其實徵方臘是宋江、吳用毛遂自薦,梁山人人歡喜的事情……

吳用見說,心中大喜,來對宋先鋒說知江南方臘造反,朝廷已遣張招討領兵。宋江聽了道:「我等諸將軍馬,閒居在此,甚是不宜。

不若使人去告知宿太尉,令其於天子前保奏,我等情願起兵,前去徵進。」【當時會集諸將商議,盡皆歡喜】。

當然要說梁山招安有沒有欠考慮的問題,那也是顯然的。梁山三敗高太尉兩贏童貫,晁蓋七人組當初劫了蔡京的生辰綱,再有攻城殺了高廉,打了蔡九知府的城池,殺了童貫嫡系的程萬里,基本上把蔡京高俅童貫得罪了個徹底,結果宋江也好,吳用也好完全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不知算不算利令智昏。

6樓:我是菌菇

招安就是水滸傳,不招安就是蕩寇志。你今年可以說是一百單八將,十年後呢?總會有人生老病死,戰鬥力下降。

招安洗白後,戰死的人被封烈士,恩澤子女,活著的人重新做人,不用東奔西跑征戰南北。最後除去兩個首領被朝廷剿滅,其餘人大都善終,除了李逵是被宋江坑的,畢竟造反就前功盡棄。

7樓:喻德武

與其說宋江骨子裡就是投降派,不如說不招安梁山早晚得出事。

頭頭們遲早淪為新地主,下面的人跟大宋朝廷裡應外合,給梁山一鍋端了,死的更慘。

這一點,宋江比誰都看的更清楚。

8樓:仇公子

不招安,水滸如何結尾?

不招安,水滸如何收場?

不招安,如何提現忠義二字?

不招安,你難道讓那些好漢都在水泊梁山壽終正寢,個個善終?

9樓:濤哥哥

梁山不但有一百單八將,還有十萬大軍啊。十萬人要吃多少糧食,要住多少房子。先打祝家莊,然後曾頭市,然後大名府,打的地方越來越大,搶的糧食越來越多。

王倫時期,搶個過路的商客就夠了。晁蓋時期,有生辰綱的十萬貫也夠了。宋江來了,從清風寨帶了一批人,從江州帶來一批人,還有那麼多朝廷投降的軍官,這麼多人強過路的商客不夠了,搶乙個村不夠了,搶曾頭市也不夠了,要搶大名府這種軍事重鎮了,還有人不斷上梁山,那只有搶東京汴梁才夠梁山吃的。

梁山打的過大宋嗎?梁山打祝家莊,曾頭市都是有來有回的,大宋有多少曾頭市,祝家莊。還有只出現過名字的小種經略相公,魯智深只是他的乙個提轄,王進去投靠他了,他出手怎麼辦,梁山幾次打敗官軍,是有八百里水泊的地理優勢,離開梁山水泊,梁山軍的戰力要打幾折。

世上哪有強盜見白頭。梁山好漢幾個是有老婆的,有幾個有家室。都娶老婆都有家室,怎麼當強盜啊。

現在兄弟們都是當打之年,過幾年呢,五六十歲的好漢下山去搶劫嗎?再招新人上梁山,那老人怎麼辦。梁山只有這麼大,難道要蓋樓房,大家都上樓嗎?

柴進,李應,穆弘都是當地土豪,關勝,呼延灼,花容,秦明都是國家的軍官,李俊,張順都是地頭蛇惡霸,他們現在梁山的日子比得上上梁山之前的日子嗎?

梁山的出路,只有兩條,要麼造反,要麼詔安。造反這條路可以走嗎?首先梁山好漢都不是沒飯才上梁山的,大家不上梁山還有活路。

大宋也沒有到遍地農民起義的地步。你宋江造反當皇帝了,下面那些小兵怎麼辦,本來人家當強盜就是混口飯吃,現在要人家造反,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啊,他們都有堅定的革命意志嗎?方臘,王慶,田虎都有和宋江匹敵的實力,他們造反成功了嗎?

宋江如果不是有朝廷背後撐腰,能打的過他們嗎?

詔安之後,除了戰死的,活下來的那個不受封賞,戰死的還是烈士,封妻蔭子。阮小七是自己作死。除了宋江盧俊義有人被朝廷害死嗎?

活下來的都可以娶妻生子,當官,不比在梁山好嗎?梁山真那麼好,那幹嘛說逼上梁山呢?底下那些小嘍囉不都是成功洗白重新進入社會了嗎?

詔安是犧牲一部分人,換來大部分人的幸福。一百單八將,就有一百單八條心,詔安是宋江自己決定的,如果不能滿足底下人的心,王倫就是下場。晁蓋不想詔安,晁蓋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宋江不想詔安,最多再出一次以外,還有盧俊義上,盧俊義不想詔安,那就再出一次以外,林沖上。總是會有聰明人贊成詔安的。

10樓:小Y

其實沒辦法理性的看。按照水滸傳的描述,宋江招安這件事本身就不是很理性。只能說合理。

合理的依據是:宋朝厚養士人,且富於發達。從北宋滅亡到南宋建立無數農民起義都是拉起大旗掩護趙宋。很少有叛國幫金的。宋江對於趙宋有一定的情感基礎這無容置疑。

其次其手下也多數都抱有這種感情。真正想宰了皇帝老兒的人恐怕不多。

當然理性一點的話是不該這麼做的。至少晚個幾年的話北宋也就翻車了。到時候在招安,雪中送炭。怕不是岳家軍第二。

如何理性看待報復行為的意義?

平凡自由成人 首先報復是一種本能,別人傷害我的一定要還回去,不能彌補已經產生的傷害,但是能夠警示他人自己不是好惹的。報復與其說是一種對報復感的追求,還不如說是一種生存策略。在自然界中,掠食者和被掠食者之間的報復也是存在的,但是並不強烈,這低於生存的本能,這也可以理解為強者群體和弱者群體不同的觀念。強...

如果宋江受招安的時候突然發難攻入京城,以清君側名義控制徽宗除四賊,有沒有機會演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俞木易 不好意思,絕無可能。歷史上幹任何一票大事,都倚賴天時 地利 人和,佔一樣也行。只說天時,也就是時勢,要求順勢而為。乙個人能力再大,也無法跟潮流作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順了什麼時勢呢?最關鍵一點,是漢天子的落魄。當時漢獻帝被董卓脅迫,遷都長安 爾後董卓被誅,李傕 郭汜又亂長安,漢獻帝兵荒馬亂...

如何看待宋江的結局?

無知 宋江的結局是高俅 楊戩二賊 將御酒內放了慢藥在裡面 被毒死了。這結局看似很悲慘。但寓意明顯,皇帝把宋江毒死了,也把大宋江山斷送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皇帝派出的天使是 高俅 楊戩二賊手下心腹之輩 皇帝荒淫無恥,朝綱敗壞弛紊。上皇終被四賊曲為掩飾,不加其罪。當即喝退高俅 楊戩,便教追要原齎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