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築師馬巖松新建成使用的 樂成四合院幼兒園 ,從建築學角度來看有哪些亮點?

時間 2021-05-06 07:56:34

1樓:浮生自簡

創新點在對四合院的「圍」,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能被「圍」的四合院,首先是個假古董,否則只能遵循保護原則,因此常規的四合院更新手法只能是「補」。

其次,蒙特梭利教育模式的幼兒園,倡導不同年齡的兒童混合,對空間要求的特殊性相對傳統按照相近年齡編班的幼兒園降低。其流動融合的室內空間需要,反而可以匹配侷促的場地。這個幾乎撐滿的總平,屋頂的室外場地,是專案最標誌的印象。

最後,馬老師團隊成熟的吃場地規範法條,出色的溝通業主和行政審批部門的能力,讓思維的突破造進現實。

2樓:

有幾點我作為乙個行業人士想說的。。可能很雜。。也可能挨噴。但是我還是想說。

第一。這裡已經開學了,最低兩萬乙個月的學費。當年是皇家奶媽住的,現在嘛。。。

第二。不知道什麼時候馬總的設計都是弧形和孔洞。。。一股濃濃的星球大戰的感覺。

泡泡胡同。

雲洞圖書館。。

遠古未來。。。

當然還有這個著名的。

這一直讓我感覺到,這就是星球大戰的第五共和國。。。

馬總對盧卡斯很推崇。。。我也明白。。。人總有精神寄託的。

當然了。。

這個幼兒園是18年的專案。我一直不明白怎麼能過審的。。。

確實是給北京城塗了一抹顏色,這也只有大師才能落地的專案。

放一般設計院面對一堆的問題都過不了:

採光、建築密度、綠地率……。

當然高讚的那位真的能洗,綠化率都能洗,

也讓我想起來換首都綠化帶也可以用Golf球場替代的。。。

另外嘛我覺得新建築跟保留建築的關係並不好,太緊張突兀了。

而且我想問一下。

日本的四葉草之家。

也是MAD的力作,怎麼就不突兀呢?怎麼就那麼和諧呢?

而反觀這個專案。

給我第一感覺就是。。

可能也是當初的效果圖太出眾了吧。。。

從理想到現實啊。。。

整個裡面我最喜歡的就這一樣,讓我覺得真正的亮點。

這個是真好看。

3樓:S Talking

大屋頂應該挺好玩,雖然這個早就不算新創意。至於開敞屋頂造成的安全隱患,我相信幼兒園的收費水平可以給家長信心。存有的幾個問題已經有答案提了:

採光,特別是圍著四合院那圈建築首層;綠地率,踩著界看不出來究竟夠不夠;另外建築與周邊直接用一圈圍牆隔起來,留的走道應該剛好就是地塊的建築退線距離,這處理是不是太機械了。

4樓:Aslants

美學角度,曲線比直線柔和,而且富於變化,因稱人們對於曲線所產生的美感為曲線美。所以考慮的是造型上的形式

建築角度,各專業是否都合乎規範就不一定。所以會考慮硬性指標上的合理。

實用角度,符合規範,符合審美,但致命的是使用上不一定處處實用。

每個答主出發點不一樣,自然觀點不同,這是有趣的地方。所以要是需要投票的話,應該從不同角度各取分值。綜合來講,比較不偏。

5樓:qingfan

概念直接生成房子的感覺。小尺度的西村大院,這種概念確實人見人愛。細看首層都架空,沒有太多的上下坡道連線,沒有想象中的複雜。

等高線紅色地膠增加了視覺上的空間幾何維度,是網紅路數吧。只是紅色面積太大對孩子眼睛應該不太好。

6樓:奈落

東西方文化的結合。啟承尚新,能把現代和四合院結合起來。上班和接孩子的都結合在一起。形成區域性的小型社群。

算得上是一種創新。

就是院子的樹葉太大,清潔會不會好麻煩。

小朋友在上下兩層院子裡玩耍,還有乙個超大的滑梯。這樣的童年應該很不錯。

7樓:尤裡烏斯

建築學角度?

抱歉我不懂那個。

我只從正常老百姓角度談幾點:

1.這個造型啊,我第一感覺是辣眼睛,然而題目裡面說這個是「終於又有乙個不辣眼睛的」。

行,還終於,真的可以,是我沒文化沒見識。

2.孩子送進去了,估計被老師虐了,我們當家長的也大氣不敢出吧?

3.但是呢,我沒有錢去生孩子,也沒錢整去這種幼兒園,所以呢,你設計的再辣眼,日後再出什麼爛事情,那都跟我沒關係。

沒錯,這一波很難得居然是我一介小老百姓的勝利。

8樓:CHARLIE

亮點就是四合院。沒了。

四合院是不是適合小朋友們?如果是真的四合院,家裡有孩子的一定帶孩子參觀過各種古建築吧?自己回憶,我不說了。

說幾個要素吧……採光,分割槽,功能性,空氣,安全。

至於四合院旁邊就墩乙個現代教學樓,搭不搭我不說話。

我這人經歷多,想事情複雜了。

如果現代教學樓是幼兒園教室,而四合院是園領導辦公住宅,這就解釋的通了。

然後,幼兒園學費高一點,沒人來不要緊。然後一堵牆把園景都擱在四合院這邊,讓領導們工作之餘也賞心悅目……

這種「幼兒園」可以按工業用地還是什麼?

這四合院專案推出去,啊?

我什麼都沒說,完全胡沁的。

9樓:hollohia

設計上是有亮點的。只是四合院到活動屋面再到幼兒園主體之間的顏色過度太過生硬,這種反差讓我個人直接產生強烈排斥感與不認同感。所以從心裡層面來說光是面相這一關的印象分就差了。

10樓:趙少糠

說句實話,真一般般。

中國傳統建築尤其是四合院,傳遞出的封閉、階級、主次關係等等這些思想,很難被現代社會接受。

這和本土不本土,綠色不綠色、孩子不孩子的真沒多大關係,包裝的再好,塞得東西再多,核心不行,始終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

並不是說傳統就是好的,這真不是,當然也有特殊情況。

比如說,在惡劣的環境下,能以涼亭加拉門的組合擁抱自然,不管住的怎麼樣,這份處之淡然的心就讓人佩服。

更何況從建築角度講還不止是如此,拉門一拉,私人空間變公共場所,公私協調、相得益彰,這又吊打了所有人。

日本的傳統建築和別人的根本不在乙個層面,這一點真要深刻的去理解。

當然了,被嫉妒心沖昏了頭腦,怎麼可能想這麼多呢?任何理智的建議,都是投降派,都要被口誅筆伐。

話說,要是真按傳統來,見面是下跪行禮的,各位才子、大師,好好的想一下你們推銷的傳統文化是什麼東西吧。

捧著屎叫好只會髒了自己的手,這個道理難道不簡單嗎?

另外,馬大師這個作品在風格上其實很像2023年開園的富士幼兒園,當然在顏色上要更鮮豔,中間的綠地也換成了四合院,不知道有沒有借鑑一下人家手冢夫妻巨大玩具的設計理念。

按照正常思維,同樣的作品,八成是後來的借鑑前人,不過在五千年優良文明裡思考,我喜歡的就是我的,不管先後,有一定的主觀超脫性。

11樓:臨江城外城

從結構角度:闊行。

規規矩矩的四合院,「懸浮的」屋頂操場,有新意,而且現實中做起來對結構難度也不大,在滿足建築新穎的前提下,也對結構實際設計性沒有設定明顯的操作障礙。

綠化面積有點偏少,偌大的活動場地缺少一些自然氣息,至於其他的,在合乎規範法規的前提下,持讚賞態度。

一小家之言,不喜勿噴。

12樓:「已登出」

不是建築方面,不懂,稍微懂點規劃。說一下,現在看起來花裡胡哨的很好看。但以後出來問題很麻煩,(用地性質我現在都不知道怎麼定了)尤其是和那幾戶四合院人家發生矛盾,會亂成一團,執法麻煩,整治更麻煩。

13樓:

他沒有什麼真正的創造力,只不過運氣好一點而已。屋頂空間也是模仿,抄襲,拿來,借鑑外國的先例。

越南的耕田幼兒園,日本富士幼兒園,還有幾個人行天橋設計也是這種樣子的(忘記名字了)

之前他的夢露大廈,也是抄襲,模仿,拿來,借鑑扎哈的形式。

14樓:太歌king

我只想知道幾個問題,

1,收費單位是百,千,還是萬(北京找幾十的很難……吧?)2,所有小朋友都可以參與嗎(這可是特供呦,沒你的份)3,管夠嗎?(對不起名單以內定,你看看就好)感覺不可能滿足了,看規模。

公立私立學校的差別嘛,唉

15樓:斑主任Director.Z

作為乙個建築師,有人願意出錢讓建築師做自己想做的作品,最終也順利建成使用了,這已經功德圓滿了。

好比畫了一幅自己滿意的畫,這就好,逢人便問「你看我畫的好不好?」,這就……有點尷尬……

不過想到十多年前,無意間看到在電視節目上演唱《滄海一聲笑》的前輩,心中還是有一股敬佩之情的,不懈努力的精神確實值得學習,respect!

16樓:波波安

自從有了犀牛,弧形的建築就多了起來,感覺像是因為軟體做了建築。如果外國的幾何弧形建築總被吹成神作,我們的建築也總是弄成幾何弧形,這還是在追趕世界的設計。馬老師的幼兒園的確可以看到類似藤幼兒園的影子,新建築和四合院的相處也非常奇妙。

真的希望中國的建築可以有中國的韻味,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現代中國建築上,好像都不怎麼看得見。

17樓:涼涼了懶得說話了

唉,看了所有的回答,吹捧的占多數,這怕是花錢買的吧,商業互吹。

直接說,霍霍地皮,毫無實用性好嗎?

幼兒園,你敢讓你家小孩在這種頂樓上奔跑,玩耍?調皮一些的,整天想著要翻牆去四合院頂樓。

四合院,這房子是不能住人了吧,採光差,空間壓抑。整天小孩子吵吵鬧鬧,要是做操,放歌,怕是天天腦殼疼。

造型好看嗎,好看個屁,顏色看久了還眼花。四合院的方方正正,怎麼跟一坨爛泥搭配的,要麼都方方正正啊,結構統一,要麼讓四合院也成爛泥啊。

總結,這東西不修時,房子還挺值錢的,費大價錢修好了,反而一路貶值了,你敢信?

18樓:

就乙個問題,那個老宅子住人嗎?

我以前住幼兒園旁邊的,小孩的雜訊真的是十分大,雖然說習慣就好,但這樣圍起來,住戶會不會崩潰啊?

好傢伙,四面兒歌啊!

至於好不好,要問上學的小朋友,使用者的意見才是最重要的。

19樓:

老馬應該是個有童心的人,MAD的幾個幼兒園都很好,這個專案尤其好的一點在於,把講給大人的故事和講給小朋友的故事用好奇心和有趣串在了一起,讓兩者都能獲得滿足。

20樓:

看鳥瞰圖挺喜歡的,感覺小孩子也會喜歡,很重要的原因是鋪裝設計,結構啥的倒還好。

不過對於四合院古建的處理確實有點簡單粗暴了,這個幼兒園,把四合院扣掉換成草皮操場感覺更好(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場地既然有了古建,就應該努力發揮一下古建的作用,而不是把它包起來)

另外其他答案也提到了,幼兒園和古建築之間的空間不好利用,是比較曖昧的空間。感覺離得遠一點更好。

21樓:jojo

建築必須與環境發生關係,既然無法融合,就玩命脫離唄,越顯眼越抽離的那種。

換句話說,就是他在新老建築的關係上也沒辦法協調,索性就就乾脆誇張的割裂了

22樓:

馬老師做的這所幼兒園是教育理念,商業營銷跟建築結合的大成之作。

1.馬老師疫情期間介紹了他兩所幼兒園的建設過程。孩子吸收性心志,我們只要是有準備的環境,整個幼兒園都是教室。

教室沒有牆,自由流動,讓孩子自己決定上什麼課上多久,玩的時間也由他們自己控制,是玩一上午?一天?把時間完全交給孩子,他想搭積木宮殿需要乙個月沒問題,在角落處自己工作,讓孩子攀登自己的高峰。

(又有多少成年人能成為自己的主人?)

2.北京幼兒園數量何其多,質量何其高,公辦園何其有錢。作為投資人如何從中被家長知道了解?

空中的幼兒院,四合院的幼兒園,在知乎上還有第二家北京幼兒院有這種熱度嗎?體現設計的商業價值。這是俺在鄂爾多斯做的幼兒園,兩年滿園,三年回本,這才是設計師的價值最大化。

3.設計院的設計師跟房地產商建的幼兒園都太傲慢了,張嘴規範閉嘴法規。對後期運營還不了解,造成空間的浪費。

我們是為了孩子的教育,為了投資人的投資回報而設計建設,不是為了符合規範而做。(扶手高度夠了)

幼兒園裝修設計找我張瀚文

總是認為建築師也是室內設計師,建築師設計建築時過分關注室內設計裝飾好嗎

張啊啊 重點不在於關注室內的多少,主要是你自己定位,要做怎麼樣的設計師?那你就會分清主次關係,那麼你就不會糾結這個問題,設計嘛,無論哪一方面你都應該了解,但精力更多放在你的主要方向上 蜉蝣 能考慮這麼細更好,但是建築領域的核心問題也要處理好。有一種說法個人覺得很有道理,室內設計師設計的室內往往更細膩...

建築師如何快速提高建築素養?

美食的俘虜 個人以為最快速提高建築素養的捷徑就是 1.繼續深造,努力進入乙個對的導師的班子。2.死皮賴臉混進你憧憬,認同的建築師的工作單位當學徒。畢竟環境造就人,如果進入乙個做高周轉的跑量設計院,那麼你提高的部分就非常侷限了。建築師的責任,情懷,思想,理論基本都體現不出來。甚至你沒有自己的時間去朝著...

建築師究竟累不累?

石洹雨 就與我合作的夥伴來看,他並不累,複製貼上常規安置房建築來養家餬口,搞一下重點專案來打響名氣。在三線城市的設計師生活質量與薪酬工作量比例遠比一線城市好得多。當然,留在一線城市是為了夢想,留在三線城市是為了生活的質量,各取所需。以上僅是我所了解的設計師圈子,另外設計行業與地產行業息息相關,都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