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中華傳統文化,是不是孔子的思想只能說不能真的做,而商鞅李斯的思想只能做不能說?

時間 2021-05-31 23:13:36

1樓:方瞳

儒家與法家,本質上是一片葉子的兩面,看起來是相反的,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離開儒家的理念談法家的手段,那是劍走偏鋒;離開法家的手段談儒家的理念,那是自廢武功。

永遠不要相信那些所謂儒家代表人物的言論,那都是後人整理編排的,孔子當政的時候,手段很法家。諸葛亮算是真正上道的大儒了,他的手段也不是後世人理解的那種儒家。

大儒要能見天地之心,養渾然之氣,本質上與道家沒有區別。

空談仁義為下下之儒,仁者不取。

2樓:救世主

李斯的老師荀子是儒家,師承上李斯也是儒家。商鞅傳承了李克的法經,按傳承路數那麼商鞅也是儒家,因為李克的老師是曾參之子曾申。做不做、說不說,那都是後代的誤導了!

3樓:曉方

只說不做,那叫喇叭;只做不說,那叫棒槌。

還是鄧大人說的最好: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叫實幹家。

你覺得孔子的東西只能拿來說,那你就從中吸取「說」的本領。

你覺得法家的東西只能用來做,那你就從中吸收「做」的本領。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短期內誰也無法改變。

能改變思想的東西,叫實踐。

在你做事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原來孔子的有些東西也可以拿來幹,不用人勸你,見了甜頭,你自然會產生改變。

在你說話的過程中,你又發現,原來法家的一些玩意也可以用來說,不用人教你,得了好處,你必定會大說特說。

咳!「看了中華傳統文化」,同學,你這話有點兒大!

先秦諸子所留下的文字,只是開啟傳統文化大門的鑰匙,真正的文化在那扇大門的後面,

而你,還連門縫都沒有推開呢。

所以,先別太急著做評價!

4樓:冤經失傳的哲學

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傳統都認為帝皇都是某某家輔佐朝政思想,比如:商鞅李斯法家輔佐秦,然後誰誰什麼家輔佐某某帝皇!難道帝皇本身一點「本身」的思想都沒有嗎?

如今所謂的中華傳統文化只是帝統文化之下的隸屬文化。孔子思想更是什麼都不是。

5樓:見如不見鄭一濤

嚴格說孔子是教育,對人如何成君子的教化,李斯是被老師荀況逐出師門的儒家敗類,害死同門韓非子,商鞅與韓非屬法家,但後者更人性,有老子思想在。所以要區別,孔子是對人的教化為重,後者是輔助統治階級為重。這也是為什麼孔子成喪家之犬的原因。

6樓:

當然不是,具體要看是哪個思想,也不知道您講的孔子的思想代表孔門的哪一類,請您先舉個例子。李斯也算是師承儒家的,但普遍認為他是法家,商鞅也是,同樣不知道您問的具體是什麼。不好意思,您的問題沒看懂,麻煩先把問題講明白一點。

看了一些評論,說穿漢服等於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不知道該如何理解?

阿蕎 見不得這種穿漢服就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zz言論 以下這張圖簡直說出了我的心聲 喜歡就穿,而且是在適合的場合穿,整的像高人一等還他喵自奉有傳承漢文化的功勞就挺不必要的,漢服黨們你要別人尊重你你也得尊重別人 目前為止我沒見過誰歧視漢服,只見過漢服黨自認為高人一等 天天說穿漢服受歧視,想問問是不是要...

如何評價拼音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

韌者 拼音不利於識字,我比較反感拼音,學習拼音讓我們太關注於音,而沒有關注字,傳統的識字方法,以字為音,利用反切相互支撐,字與音不彼此脫離,而且繼續學習字韻,對字韻熟悉,詩詞歌賦表達起來更簡單。 算是文化入侵。胡適 魯迅等新文化運動這波狗,最初的目的就是廢除漢字,舔拉丁文。但廢除漢字阻力太大,他們便...

哪個特別有中華傳統文化美感的地方(比如古鎮),讓你有再去旅遊一次的衝動?

1 大理劍川的沙溪古鎮,真正的古韻小鎮,喜歡它的質樸。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一站,還能看到曾經馬幫的影子。2 大理雲龍的諾鄧。這個地方很清淨,若不是節假日只有很少遊客會去,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諾鄧火腿那個地方啦!村口你還可以看到紀錄片中那對父子,以及他們開的飯店。3 麗江寧蒗瀘沽湖,就是那個男不娶女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