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動過出家的念想

時間 2021-05-31 21:37:53

1樓:宗教古建園林

我在20前頓悟,人生無常,很多東西從小就很透,在一種很好的狀態之下決定了大學畢業後工作幾年安頓好長輩就出家,是指不是因為任何外在原因而產生出家念頭。大學開始就很鐵的和最好的朋友也是室友說我以後要出家的,你不要意外。結果,有的事情,當你離得遠一點你會很想去,離得近了反而不需要誰勸你就不想去了。

想清靜無為,與世無爭,一心修行,整體來說傳統意義上的出家,就是說去寺廟宮觀,其實大部分是無法達到的。你以為進入了淨土,最後才發現到了乙個新的江湖。要看出家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如果是為了修心修行,那麼傳統的宗教場所不見得是好的歸宿。

2樓:人間孤隱

若只是想自由自在,隱居安樂,

不必出家,若出家還惹教界因果,未必輕鬆。

若想隱居,並非不可,但不要只看到浪漫,要看到辛苦處、難處和可能存在的風險,做好準備,陶冶身心,俗世生活也要過個幾年,磨鍊自己,因為隱居生活多是要靠自己的,很多東西要自給自足

3樓:咿呀咿呀喲

有,從前年開始有這個想法的,因為我對自己沒信心,看不到自己未來的希望,一次一次的打擊,讓我對自己失去希望。人生真的很難。

4樓:

有。學佛前就有點虛無主義傾向,不知道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迴避很多世俗問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剛開始學佛特別想出家,想要脫離輪迴,不可否認這其中有很大的逃避世俗的成份在。現在坦然很多,覺得自己心性還不夠格出家。目前最重要的是,真的要好好修行,好好修正自己心念,改變不良習氣,學會無條件的奉獻與愛。

未來會不會出家,一切看機緣,沒那麼執著了。

5樓:

想不到竟然有人看,那就再說個事吧。

我戒兄前幾年去朝山,三步一拜,路上的人見到他的樣子,很受感動,總有人對他表達想要出家的意願。

我戒兄都勸他們不要出家,說出家會讓他們失望的。

我對他的做法也表示贊同。

見到僧人相好光明而想出家,見到道場清淨莊嚴而想出家,羨慕出家人看起來的安閒自在而想出家,這都不是正確的發心。

佛教在這個世界的緣起,是因為悉達多王子見眾生疾苦而不忍,方才發起大心,捨俗求道,最終夜睹明星而大徹大悟。

佛法本就是要破除眾生對於世間種種外相的執著,出家的發心若是因貪著種種外相而生,那從根子裡就歪了,這樣的出家,也不得長久,解脫不成,徒耗信施,披毛戴角也難報。

出家人都是從俗人而來的,所以僧團裡的人免不了有種種習氣。當你看到僧團裡的種種不好的現象,當你發現『眾生易度人難度』,當你被世俗的眼光所質疑,當你遇到磨難遭受冤屈,當你名氣大了供養多了讚嘆多了,當你出家日子久了地位高了沒人管了,你還能保持初心嗎?

—————原答案—————

我就出家啦,三年前八月份準備開學了,突然覺得有更想做的事,於是就辦了退學,跟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一一道別,十月份就上了山。

然後去年觀音誕剃度,今年受了三壇大戒。

話說在前頭:如果不能嚴守清規戒律,還勸你一句,努力掙錢,好好做個在家的好人,過自己爽的日子吧。

世人常說『遁入空門』,但是以我在南方某近三百僧眾大叢林裡出家的出家經驗,我覺得,『遁』是長久不了的,更多的,我所見的出家人,是『趣入空門』。

五濁惡世裡,不是空門就是淨土,出家人也是從世間人裡來的,世間的風氣如何,整個佛教界的風氣也會受到薰染。

如果不是出於救度眾生的使命感,如果不是出於渴望脫離三界火宅的出離心,那我真的不建議這樣的人出家,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三寶的不負責。

有沒有人試圖回憶過出生前的記憶?

樹莓味的馬卡龍 我我我!先說點無關的吧。我還記得我人生記憶最開始的時候,是從夢裡醒來的,那個夢是我昨天看的皮影戲。明明做夢之前還沒有自我意識,但我就是知道我昨天看了。然後我醒了。那是介於春夏之間的時候。我好奇的看著我面前的老人。我好奇的看著他,知道這個人是我的爺爺,但是我不知道我為什麼知道他是我爺爺...

有沒有不剃度的出家人?

般若鋒兮金剛焰 回到根本上來,得看這個問題中的 出家 到底指身出家還是心出家。大乘佛教中,將僧寶分為凡夫僧與勝義僧。凡夫僧謂一切出家剃髮 身披僧服之三乘比丘比丘尼,尚未見道 證悟明心 者,俱名凡夫僧。勝義僧則謂一切於大乘法中見道不退之人,不論其身為出家相抑或在家相,亦不論其身為人身 天身 傍生身,俱...

有沒有一首歌觸動過你的靈魂?

第一首,聽到就哭的不行的歌 神犬小七 插曲 人類呀愛我吧 這簡直是,一邊聽一邊在腦海裡有各種狗狗的畫面 再後來就是花花的歌了,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 一句 我知道你很糾結,但總要學會自我和解 感覺就是唱給自己聽的還有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 安靜的時候聽越能聽到靈魂處 附上最喜歡的這段歌詞,願一切都值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