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讀了多年書最後嫁人當上全職主婦?

時間 2021-05-06 04:56:07

1樓:老孟不老

首先,讀書增加了你的閱歷和眼界,這都是固化在你身上的,可以讓你的認知水平更高,看待問題更敏銳,和你工不工作沒關係。

其次,現實情況下帶孩子確實是乙個選擇,雖然可以選擇出來工作找保姆帶孩子,但,小孩在年幼時候更需要親人的陪伴,兒童心理的發展影響的一輩子的事,很多長大後悲劇的孩子追溯他的幼年童年都很有問題。

最後,建議你帶孩子的同時可以堅持不斷提公升自我,等孩子上了學之後,一定要出來做點事情。

2樓:

以前我的父親教育我說,上流社會人抬人,中流社會人防人,下流社會人害人

我不理解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夫妻本是同林鳥,現在還要分的那麼清楚,從來沒有把家庭作為乙個整體的單位看待,難怪不行。

3樓:

首先是這樣,問這個問題和答這個問題的人肯定不是上流社會或者很靠近上流社會的人,因為他們不是這個玩法,我個人作為乙個普通階層,以我的理解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英國top10研究生畢業,辭職前月薪8000,不到30歲的家庭主婦,夠有說服力嗎?首先我的書肯定沒白讀,我曾經付出的努力優化了我的成長環境,社交圈層,決定了我找的老公不是特差,現在有車有房不用我打拼,每個月給足零用錢,他也承認他的工資按法律規定有我的一半,也承認我的存在價值,思想不市儈,第二我個人是把育兒當職業的,有規劃有方法的進行,不只朝九晚五那麼簡單,真心比上班累,但是孩子智商、情商、心理健康程度、視野見識都明顯好於其他大部分孩子,個人感覺值得。

再說句題外話我感覺家庭不是爭個人價值的地方,家是乙個團隊,看的是長遠的結果,包括現在很多老人因為瑣事跟子女算得太清,分得太開,我都感覺是很不明智的做法,社會競爭壓力已經很大,如果家庭成員之間再因為不平等的價值而產生矛盾,那真的是一種自我耗損了。當然我也不會做一輩子家庭主婦,看需要吧,孩子小的時候肯定會以照顧他為主,大了的話,我為了他的心理成長也會出去工作,另外,我讀了這麼多書,見了這麼多市面,要說沒有點自己的私心,自己的理想那是不可能的,但我覺得自我價值的實現隨時都可以進行,只要有能力,30多歲從零開始也無所謂,好飯不怕晚,董明珠都從業務員做到Quattroporte呢,我們也可以是下乙個董明珠

4樓:王咩咩

我就是,但是我只贊同開始三年做全職主婦,以後不能。

生之前我和老公薪水一樣多,但從雙方性格能力和擅長來說我更適合做全職主婦,所以我辭職,他賺錢兼輔助我。

我們兩個分工合作,我負責學習育兒知識,規劃早教方向和具體實施,寶寶的日常生活。他負責做飯,擦地,刷碗,和根據我的需求帶孩子,陪孩子玩。

現在孩子兩歲半,整體來說帶的不錯。我們兩個也沒什麼矛盾,感情依然很好。

我覺得這已經是自己帶孩子很理想的狀態了,這一切歸功於我們生孩子之前就有明確目標,各自負責,有效溝通。任何一點做的不好都不行。

這兩年半的經歷對我的影響很大,先說好的方面:

帶孩子的過程其實是乙個自我認知,自我學習的過程。我在兩年多裡變化很多,自認為變得比以前更通透更平和了。也學到很多新的知識,只要關於孩子的我都刻苦努力的鑽研過,現在我身邊的媽媽,有什麼問題第乙個都會問我。

不好的方面:

我工作時也稱得上兢兢業業了,但隨著辭職的時間變長,同事漸行漸遠,只有乙個變成了很好的朋友。專業方面也因為不能時刻接觸,已經落後了。這讓我有些難過,我愛工作。

但是,我不認同很多人說的與社會脫節這件事,他們說的社會是什麼?辦公室的人際交往嗎?

全職媽媽也有自己的人際圈子,和孩子有關的所有知識也是需要交流和可以變現的。你只是脫離了你之前的圈子,換了另外乙個圈子。

是變化和社會時事嗎?

當媽媽也是有Wi-Fi的,也可以上網,也是需要購物和看展覽的啊。

專業知識的退化,市場變化的敏感度降低嗎?

技能的退化不是不可逆的,只要你想追上就可以,市場變化只要有心也可以時刻關注到。

唯一真的影響就是你三年後再就業可能因為年紀和專業的停滯有困難了。

當我正在糾結這個問題的時候,突然發現,即使上班的人也有了35歲危機、他們承受的打擊甚至比我還大很多。

我意識到這能成為乙個危機是因為畢業太多年,很多人已經失去了學習能力,因為家庭的負擔也失去了挑戰未知的勇氣和底氣。

但既然生活已經讓我必須去面對這件事,那不過是背水一戰從頭再來罷了。換個角度,人活一世有百年那麼長,從百分之三十就開始安於現狀,順風順水,仔細想想是不是也有種平淡的枉然呢。

5樓:愛啃骨頭的貓咪

讀很多書當家庭主婦,和沒讀過書當家庭主婦,看似最終都是家庭主婦的結局,但你如果把「家庭主婦」當成乙份職業,那讀過書的和沒讀過書的,做成功(如果能以此劃分的話,不能精確具體量化)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家庭主婦都得打掃房間吧。那麼如何能更省時省力的打掃完房間,是不是需要更多的智慧型?如果你說需要生活經驗,那麼讀過書的可以靠短時間內的學習獲得,而沒讀過書的只能依靠經驗慢慢積累,這個時間上就會有區分。

家庭主婦最重要的是養育孩子吧。養孩子和育孩子是不同的。撫養他,不讓他受傷,教育他,讓他少犯錯。

養育孩子是乙個大工程,讀過書和沒讀過書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是完全不一樣的。父母的眼界,很多時候會影響孩子的眼界。

當然,萬事不可絕對。上個世紀沒上過學沒讀過書的家庭主婦,一樣能把孩子養育的知書達理,上學到碩士博士成為他們眼中有用的人;而就算上過學讀過書的家庭主婦,也能養出不忠不孝頑劣最後進監獄的孩子。

但是,現在2023年,寒門難處貴子的情況越來越多,每乙個孩子在他最初的原生家庭中獲取的「財富」甚至會影響其一生。比如,乙個家庭中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上過大學乃至博士,即使母親做全職主婦,那麼她給孩子的教育也會比乙個家庭中高中是最高學歷的父母,母親沒上過什麼學的家庭主婦能給孩子的教育資源要多的多。

高學歷高知識的家庭主婦,一點都不浪費。

養育孩子,你學的知識完全不夠用。你必須時刻回爐重造,時刻保持學習狀態。才能真正的陪伴你的孩子成長。

6樓:邊城牧羊人

孩子小的時候就是累,熬吧!等孩子們上學了再考慮出去工作吧。目前該做的就是培養他們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

想資助父母那邊的錢先從自身日常消費中省點出來,也可以根據現實情況跟老公勾通一下。其實現實中養兩個孩子兩口子全上班還入不敷出的人也有不少,別說接濟父母了搭上父母幫忙帶孩子還得父母貼錢的大有人在。所以你這種情況真不算糟。

要不把父母接你家養老順便幫忙帶孩子,你出去上班掙的錢給你父母。這辦法你父母都不見得願意。自己帶孩子累點,但養育質量是高於老人和保姆的。所以加油努力吧!

為什麼讀了很多年的書,還是覺得自己腹內空空?

張豪 之前,我也是這樣的困惑,後來在一本書中,它是這麼說的 大概意思 讀書就像竹籃打水一樣,可能最後留不住,但是竹籃最終卻無比乾淨,同樣,我們內心也會變得純淨通透。因此不能只看到自己個腹內空空,卻不注意到自個心靈與境界的變化與昇華 漢服圈的傻袍子 這就像你從小到大吃的東西一樣,你可能忘記了他的味道。...

為什麼讀了那麼多年書,還是感覺自己非常沒有文化

吃一碗半月亮 我覺得你要是弄懂了這幾點你就可以自己解決你的問題 首先,你讀了這麼多年書,你是讀了一些什麼書,不是什麼書都是開卷有益,你看一輩子玄幻穿越愛情故事文,你腦子裡想的是莫欺少年窮,屌絲逆襲史,這些書,很難帶給你所謂的文化感,那些看來特別難讀的經典,自然有它流傳百世的道理,讀那些書,是真正將知...

讀了10多年書,大學畢業了,卻去廚房做學徒,每天洗碗。你們怎麼看?

愚生鎮海 讀書最大的作用是鍛鍊人的腦力,開闊眼界。有受過教育的人和沒收穫教育的人做一件事區別可能是是 沒受過教育的人可能真的當一輩子的學徒,洗一輩子碗。而受過教育的人,剛開始也是洗碗打雜,但慢慢的也會學自己廚藝,自己開飯店,連鎖店,甚至到乙個餐飲公司。書不是白讀的,能讓你養成動腦的好習慣,讓你思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