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表演中繁瑣的服飾和裝飾是否應該適當摒棄?

時間 2021-05-31 13:15:14

1樓:隱逸

摒棄不會,逐漸改良,B站有唐韻生女婿趙乃義的驅車戰將,功力很高也架不住髯口就是掉,現在都用粘的,有人說醜了,但不掉啊。而且從沒人問老髯口吃飯咋辦,雖美觀但脫離生活。

有的老戲在設計上逞能,比如龍潭鮑駱非要帶著白慢翻打,實際上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難度 ,你正常完成外行也不知道你這個多容易掉,畫多大功夫控制住,但一但掉了,那觀眾可笑了這種」逞能」還不討巧的設計是該改一改,雖然它是老戲,但傳承也要發展,京劇界吹捧絕對照搬才是傳承的人很多,這些人很多是界內權威, 但他們絕大多數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沒有認識到沒有當年徽劇前輩勇於改變哪有京劇?還有很多心裡其實也認識到,但為了加大自己老前輩的珍惜度,仗著自己權威,限制了新發展,無腦鼓吹老的才是傳統文化。

難得這些人沒去穿著樹葉罵別人不該穿衣服。

2樓:七遊曲

摒棄倒不必,改良可以有(而且戲曲服裝的改良早就有了)要是摒棄了,中國戲曲學院舞台美術系戲曲服裝設計專業就可以從教育部除名了

戲曲服裝裡講究很多的,許多的東西都是歷經千年才沉澱下來的,兼具美感,儀式和寓意。不同人物,行當,性格,性別,身份,都有其不同的服裝考慮(所謂寧穿破,不穿錯) 也許你看著覺得很繁瑣,其實這已經是考慮了美感,考慮了區分於現實服裝(明清等時代的日常著裝)的舞台服裝,且考慮了經濟實惠的

乙個配件的拆卸就可以代表不同的身份,幾套件戲服可以演無數故事,比起其他的話劇歌劇每排乙個新戲就要做全套的新衣服而言,實在是最省錢不過了好嗎

幾千年來無數大家的創新改良,無數的新生款式和紋樣和無數的篩選與淘汰才有了今天的戲曲服裝,說摒棄就摒棄,無異於捨棄了中華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絕對獨一無二的寶藏之一。

改良戲服是已經有了的,只是因為繁瑣而摒棄,實在欠缺考慮,改良是要考慮很多因素的。

比如改良後是不是還能表現人物性格和身份?

是不是還能方便演員的表演?

會不會妨礙演員唱念做打的動作?

是不是還能使舞台的美感,戲曲服裝的可舞性得到儲存?

這些統統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而且,大部分人印象中的戲曲表演實際是老戲,現在還有現代戲(樣板戲啥的也在這個範圍中)和新編歷史戲等等門類,服裝自然也是五花八門。

3樓:春日宴

瀉藥且不說流傳了幾百年,時間都沒擯棄他們

個人感覺,造型和妝容,都是文化,是值得傳承的文化如果是適當擯棄的話...建議還是改為改良...

改良成:同樣效果,但是讓演員們在做造型的過程中,少一點痛苦的個人見解,不是很懂,見諒

4樓:

對,應該摒棄,每個人都素身清唱最好,然後站成兩排鼔佬放前面。最好把什麼上口字尖團字都改過來,不方便傳播。所以這還是戲曲嗎

在家居軟裝中,全屋的裝飾畫布置和設計是否有好的設計理論和好的案例?

康振強 在家居軟裝中,裝飾畫的選擇當然非常重要,在空間裡面,最具藝術性的就是裝飾畫,畫面本身不僅具有裝飾性,更多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美學引導。所以在畫面的選擇時,要竭力避免去掛一些很俗氣的東西。傳統文化分為雅文化和俗文化,很多人被俗文化所引導,沒有體會到真正雅文化帶來的美感。作為軟裝設計師,是專業人士...

如何評價《演員的誕生》中鄭昊和歐陽娜娜的表演?

侃侃 這個綜藝是我最近最喜愛的,我覺得還算比較真實。所有答案都在寫鄭昊多麼可憐,對他不公平。我就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吧,因為我的父親母親,我其實對鄭抱有很大的期待,當得知對手是歐陽娜娜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還用演?難道鄭昊會輸給 加油,鹿小葵!可是從排練到最後呈現,我對鄭昊的表演是十分失望!打碎東西的時候哭...

西遊記中的獅駝嶺章節為何沒有成為戲曲和影視界的改編熱點?

惠風和暢 一直非常期待能把西遊記原著搬上大熒幕,看清楚,是原著,而非那種借用西遊記IP去肆意發揮編劇導演弱智想象力的電影,具體說的是那些就不用我點名了。然而西遊記裡面大部分故事太耳熟能詳了,如果電影無法給人懸疑感,一定會失敗的。所以那些已經被86版西遊拍過的西遊故事絕對不適合拍成大電影。所以適合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