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 為何簡化成 講 而非 訁勾 ?

時間 2021-05-31 09:36:15

1樓:陽光院景仁

「言井」是民國時期就有的俗體,屬於純粹的略字(筆劃或部首省略),與形聲無關(「井」是「冓」的上半部)。而「溝購構」等應該是文改會自創的「新擬形聲字」。

2樓:吃老虎餃子機

來自文改委的權威解釋是:

來自《第一次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檔案匯編》的《關於漢字簡化工作的報告》(2023年)

「講」簡化為「講」採用的是「減省原字聲旁筆畫」的方法,並不是什麼新形聲字。

另外,不必對「系統性」有過於浪漫化的想象,也不用為此打圓場,因為這份報告也明確說了:

3樓:陳風暴烈酒

最初很大一部分支援簡化字的人其實是希望借漢字簡化之名行廢除漢字之實,通過大量合併字與筆畫簡化把漢字表意能力消滅掉,然後慢慢把注音符號融入進去,經過一段時間過渡徹底拼音化、拉丁化。

簡化本無錯,可惜負責簡化的人要麼喜歡拍腦袋決策,要麼夾帶私貨,要麼就是學識不夠或是政治掛帥了。

4樓:軒轅羽

時→時,去掉右上角,減3筆。

際→際,去掉右上角,減6筆。

標→標,去掉右上角,減6筆。

講→講,去掉右下角,減6筆(不算左邊的「訁」)。

個人感覺「講」字簡化得比前面三個字好多了(從不破壞聲符這一點上來說)。

5樓:譚樊馬克

抖個機靈,雖然說是普通話尖團合流了,可以說井是猩猩派聲符,或者是參考贛語梗攝讀 iang……但,確實,井聲有讀團音的耕(畊)。

至於不用勾,可能是避免有人讀錯吧。

6樓:

@王文徽 :「簡化字裡槽點多得是,當年壓根兒就是拍腦袋弄出來的,沒有成體系地簡化」(見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68075016/answer/259407957),誠然,一部分簡化字的確是胡亂簡化,但「講」不是胡亂簡化的。圖上這個字是「講」的異體字,出自古籍《漢隸字源·上聲·講韻·講字》(引據為〈執金吾丞武榮碑〉)。

再放兩張圖:

有哪些講自己傷害別人而非被人傷害的情歌?

喜喜亻尔 那一夜你沒有拒絕我 那一夜我傷害了你 那一夜你滿臉淚水 那一夜你為我喝醉 那一夜我與你分手 那一夜我傷害了你 那一夜我舉起酒杯 那一夜我不堪回味 那一夜你沒有拒絕我 那一夜我傷害了你 那一夜你滿臉淚水 那一夜你為我喝醉 那一夜我與你分手 那一夜我傷害了你 那一夜我舉起酒杯 那一夜我心兒已碎...

大學裡講創業課的老師為何不自己創業?

安全屋 根本而言 創業是學不會的 創業屬於實踐性工作,而不是理論性工作 士兵突擊 中著名台詞,想到 和 得到 之間還有兩個字 做到 大學老師屬於想到或知道型別,但不屬於做到的型別創業更多的是要做到 知道或想到都沒有用 很多老闆都是借用或採用別人的想法,老闆做大的能力就是把別人的想法變為現實 很多創業...

為何傷寒152條講十棗湯,可以先解表再驅逐水飲

松年 魚菜共生踐行者 前面的苓桂劑去水是溫和的方法,而且大多也都是汗解或尿解。十棗湯是吐下法去水,非常厲害的藥,不先解表肯定不行啊。有表證用大下法後果很嚴重的 俞雲 不行,首先十棗湯的由芫花 甘遂 大戟 大棗組成。芫花 甘遂 大戟三味藥物藥性峻烈,善攻水飲,過於峻烈而用大棗煮湯緩和藥性。這是乙個急性...